中西絲路文化史

中西絲路文化史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李志夫 @編/著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543053
  • ISBN13:9787802543058
  • 裝訂:平裝 / 48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寧波姚江邊著名古渡口——青林渡北岸,坐落著千年古剎寶慶寺。北宋太宗端拱年時,僧宗定始創。南宋嘉定宋寧宗賜名『寶慶講寺』。一代大儒、《三字經》作者、禮部尚書王應麟和另一類儒黃震都曾在此留下墨寶。寺周碧流環繞,綠樹如蔭,寺內殿堂重輝,玉佛莊嚴。
 

目錄

總序

自序
編撰凡例
第一章 中國北方草原部族在中西(印)文化交流上之歷史地位
引言
一、神話具有歷史之陳跡
二、西域民族之興起與族源
三、東部族族源
四、探討
五、西亞印歐民族為什麼沒有大量移民中亞
結論
第二章 現代西域民族之溯源
引言
一、元、明時期
二、清朝前期(上)
三、清朝前期(下)
結語
第三章 中印史前先民交通初探
前言
一、從人類學來探討
二、從社會史來探討
三、從宗教來探討
結論
第四章 月氏在中印文化交流上之影響
一、第一部傳入漢地之佛教經典
二、大月氏接受佛教、傳入中原
三、大月氏歷代之遷徙
四、大夏之立國
五、貴霜與大月氏
六、大月氏文化與佛教傳播
七、貴霜王朝盛極而衰
八、關于閻膏珍以後王系問題
九、大月氏對中印文化交流之貢獻
第五章 匈奴在中西(印)文化上之影響
第六章 中印在佛教上之傳承
第七章 中印在佛教上之承傳
第八章 突厥在中西(印)文化交流上之影響
第九章 回紇在中西(印)文化交流上之影響
第十章 中亞在東西(印)文化上之傳播
第十一章 印度與中國文學
第十二章 結論
附錄
一、我們還能為法顯大師作些什麼
二、試還原法顯大師在中國歷史上之地位
三、圖1—2
四、西域歷史地圖
五、同一人、地、事而異名之對照表
六、中原與西域、印度交往大事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寶慶講寺叢書》已出書目
 

“西域”是中國古代新疆以及中亞地區的統稱。這塊地方面積廣大,自古就是東西方商貿要道,更是宗教文化交流通道,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從漢代起,中國內地就與西域有了密切交通往來,當時西域有三十六國,水草豐茂,牛羊遍地,駿馬歡騰,商旅不絕。從古代的《山海經》到後來的《漢書》等諸多古籍都記載了西域的山川地理與風土人情,至今讀起來仍然感人,令我們向往。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驅趕了匈奴,保衛了邊疆的穩定。蘇武牧羊十八年,心向漢地矢志不渝,催人淚下。“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作為古代中外商貿文化交流的孔道——西域,它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底蘊卻是如此深厚。古代中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中外文化的交流,主要就是依靠西域這條古道完成的。在這條古道上,先後走過來佛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世界各大宗教,特別是佛教早在2000年前就沿著西域走入中國,不久就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在這一地區先後出現過多個民族,隨著日月的流失,這些民族與漢民族交往融和,促進了民族團結,乃至最後融入了漢族大家庭。

絲綢之路存在千余年時間,之後由于種種原因,漸漸不再發揮作用,然而這一千年是中國歷史文化建設最有豐采的時代,曾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時值今日,這一地區仍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已經成為世界學術界囑意研究對象。近代以來,西域文化一直引起學者的眼球,從最早瑞典斯坦因和後來的俄、英、日、法等國的學者,都曾經對西域的文化遺存做過破壞性的掠奪,他們的學術成果就是建立在這些遺存文物上的。20世紀的相當一段時間里,西域學在國外,這種局面激勵我們要去迎頭趕上。近幾十年來,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經我國學者的努力,特別是新疆學者的重視,我國在西域學方面已經取得不少成果,西域考古新發現,使我國學者研究在這方面發揮了優勢,尤其是在資料的整理與新成果的展示方面尤其突出,為繁榮我國的西域學研究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台灣學術界人士也在不斷關心西域學研究。台灣法鼓山中華佛教研究所前所長李志夫教授牽頭,組成研究西域文化團隊,多次前往新疆等地考察,搜集材料。最近志夫教授將他編撰的西域學方面的著作出版,可喜可賀。

志夫教授的著作,史料豐富,尤其是利用了佛教的資料。該書所撰寫歷史時限長久,從史前到清代皆有涉及。其內容又涵括了民族與宗教,重點是在佛教與伊斯蘭教,對曾經流傳在西域的各民族歷史作了梳理,對佛教的高僧資料作了整理與介紹,特別是著意于對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與印度關系的溯源,從此可以看出西域宗教的源流變化,也較好地說明了中外歷史、宗教與文化交流的盛況。本書的出版,有助于我們對西域歷史文化整體的認識與把握,對我國的西域學研究也必將有一個推進。

日動月移,星斗升降,西域是衰落了,昔日沃野千里的草地成為戈壁沙漠,當年繁華喧囂的都市只剩下殘垣斷壁,然而歷史不能忘懷的,大漠深處始終充滿著昔日的雄風,壁畫斷瓦始終綻放出生命的活力。今天當我們踏上這塊曾經充滿記憶的荒漠,仍然能夠感受到商隊的駝鈴聲不絕于耳,我們佇思在布滿壁畫的洞窟,仿佛正在與先賢們作心的交流。撫古惜已今,我們不能不有所感慨,發思古之悠情,樹今人之立論矣!

志夫教授是我多年朋友,也是同行。他曾經在印度學研究方面出版過專著。囑我寫序。恭敬不如從命,只好提筆應試,權充續貂。

黃心川
2010年2月13日(除夕)于北京潘家園寓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