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意義

焦慮的意義
定價:222
NT $ 193
  • 作者:[美]羅洛‧梅(Rollo May)
  • 原文作者:Rollo May
  • 譯者:朱侃如
  • 出版日期:2010-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9500630
  • ISBN13:9787549500635
  • 裝訂:平裝 / 33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代心理學大師羅洛‧梅的代表作,系針對當代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問題——焦慮而寫。作者檢視了不同的焦慮理論,從哲學、生物學、心理學、文化學等多角度分析了焦慮發生的心理本質及其積極意義。作者挑戰“精神健康就是沒有焦慮”的流行觀念,發現了適切的焦慮與人的活力、與創造性成就的內在關聯。作者進而根據未婚媽媽等大量的臨床案例,指出了管理焦慮的方法和途徑。本書對當代深陷焦慮之中的各界人士極有參考價值。


羅洛‧梅(RolloMay)美國存在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也是存在心理治療的代表人物之一。1909年生,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長期擔任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教授,並曾擔任懷特學院的主任分析師。與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Adler)、蘇利文(HarryStackSullivan)、弗洛姆(ErichFromm)、存在主義神學家田立克(PaulTillich)等交往過密。羅洛‧梅曾獲得過美國心理學會的臨床心理學科學和職業杰出貢獻獎、美國心理學基金會心理學終身成就獎章。出版著作有《人的自我尋求》、《愛與意志》、《焦慮的意義》、《權力與無知︰尋求暴力的根源》、《創造的勇氣》、《自由與命運》、《存在之發現》和《哭喊神話》等二十余部。《焦慮的意義》為其代表作之一。
 

目錄

Ⅰ焦慮的現代詮釋
1 二十世紀中葉的焦慮
文學
社會研究
政治場景
哲學與神學
心理學
本書意旨
2 焦慮的哲學詮釋
斯賓諾莎:理性克服恐懼
帕斯卡:理性的偏失
克爾愷郭爾:十九世紀的焦慮
3 焦慮的生物學詮釋
驚嚇模式
焦慮與災難反應
焦慮的神經學與生理學面向
巫毒死亡
焦慮的身心面向
文化與疾病的意義
4 焦慮的心理學詮釋
動物會焦慮嗎?
孩童恐懼的研究
關于壓力與焦慮
晚近的焦慮研究
焦慮與學習理論
我的評論
5 心理治療師的焦慮詮釋
弗洛伊德的焦慮進化論
蘭克:焦慮與個體化
阿德勒:焦慮和自卑感
榮格:焦慮與非理性的威脅
霍妮:焦慮與敵意
蘇利文:焦慮即是被否定的不安
6 焦慮的文化詮釋
歷史面向的重要性
文藝復興時期的個人主義
工作與財富中的競爭性個人主義
弗洛姆:當代文化中的個體孤立
卡迪納:西方人的成長模式
7 焦慮理論的摘要綜合
焦慮的本質
正常的焦慮和神經性焦慮
焦慮的起源
焦慮能力的成熟
焦慮與恐懼
焦慮與沖突
焦慮與敵意
文化與社群
Ⅱ臨床分析與焦慮
8 焦慮個案研究
我們想找的答案是什麼
哈洛‧布朗:潛藏在重度焦慮下的沖突
結論
9 未婚媽媽的研究
研究方法
海倫:運用理智抵抗焦慮
南西:期望與真實之戰
愛格妮絲:敵意與侵略性所帶來的焦慮
露薏絲:受排斥卻不焦慮
貝西:被父母排斥卻無焦慮
桃樂絲:嚴重威脅下的焦慮型恐慌
菲麗絲:人格貧瘠而不焦慮
法蘭西絲:壓縮V.S.創造性沖動
夏洛特:以精神病逃避焦慮
海絲特:焦慮、反抗與叛逆
莎拉與愛達:兩位黑人女性的焦慮
愛琳:焦慮、過度謹慎和害羞
10 案例研究拾遺
潛藏在恐懼下的焦慮
沖突:焦慮的來源
雙親的排斥與焦慮
期望與現實的落差
神經性焦慮與中產階級
Ⅲ焦慮的管理
11 處理焦慮的方法
極端的處境
毀滅性方式
建設性方式
12 焦慮與自我發展
焦慮和人格貧乏
創造力,智力與焦慮
自我的實現
參考書目
焦慮檢驗清
 

焦慮之謎及其隱含的意義 羅洛‧梅

自從本書初版于一九五○年問世以來,有關焦慮的研究大量出現,對于焦慮也十分關注。與一九五○年以前相較,當時只有兩本論述焦慮的書出版,而在過去的二十五年間,就有二十本相關的書籍上市。在一九五○年以前,探討這個主題的論文只有六篇,而一九五○年以後,焦慮和相關主題的研究與博士論文,則估計至少有六千篇。焦慮無疑已經走出專業人士燈光微弱的辦公室,來到商業市場的耀眼明燈之下。我很高興,本書初版為這方面的關懷增添波瀾。

但是,盡管齊聚了天才們的投人奉獻,我知道沒有人可以宣稱,焦慮之謎已經解答。我們的知識增加了,但是還沒有學會如何處理焦慮。雖然本書第一版中提出的正常焦慮概念,在理論上已經普遍被接受,但是我們還沒有能夠面對焦慮隱含的意義。我們仍舊執著不合理的信念,認為“心理健康就是指生活中沒有焦慮”。我們似乎沒有覺察到,在生活沒有焦慮的這個幻念中,顯露出對真實的嚴重誤解;對于當前的原子彈輻射與氫彈時代而言,這點已是昭然若揭。

焦慮是有意義的。盡管這層意義可能有毀滅性的部分,但是也另有建設性的部分。我們的生存之道已是老生常談,就是面對焦慮。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說過,原始人最初的焦慮體驗,是來自野生動物的尖齒厲爪的威脅警示。在人類祖先發展思考能力,以及運用象征與工具來拓展保護範圍方面,焦慮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到了現代,我們仍舊認為主要的威脅來自具體敵人的尖牙和厲爪,可是它們實際上大多是來自心理或更廣義的靈性層面;換言之,它們主要是無意義的問題。我們不再是老虎和手r齒象的獵物,但是卻受、害于自己的自尊,被自己的族群孤立,或在競爭中受到失利的威脅。焦慮的形式已經改變,但是焦慮經驗依然大體相同。

焦慮是人類的基本處境。在此舉一個我個人的例子,盡管我已身經百戰,但是我在每次演講之前都會感到焦慮。有一天,我決定不再忍受這種看似無必要的緊張,在意志堅定的情況下,我終于能讓自己不再焦慮。那天晚上當我上台時,我非常放松,而且完全不會緊張。但是那場演講很糟糕。張力、處于挑戰的感受,以及如賽馬在門欄前等候沖刺的熱力全不見了;而那些是正常焦慮表達時的身心狀態。

面對焦慮能夠(注意是能,而不是會)使我們不再無聊,使我們的心智敏銳,而且使我們確知這份張力的存在是人類生存的保障。有焦慮便有活力。就像發燒一樣,焦慮表示人格內正在激戰。只要我們持續爭戰,建設性的解決方案便有可能。當焦慮不再,爭戰結束,憂郁可能就會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克爾愷郭爾主張,焦慮是我們的“良師”。他指出,只要當新的可能性浮現時,焦慮就會在那兒。這些思考點出一個當代研究幾乎沒有踫觸的主題,那就是焦慮與創造力、原創性和智識的關系。盡管本書第三部分只是簡要地處理了這些議題,但卻是為了第二版全新重寫的。

我相信大膽提出一個含納正常與神經性焦慮,以及文學、藝術與哲學的焦慮理論,是有必要的。這個理論必然是以最高形式的抽象呈現。我提議必須以下列這個定義為基礎,亦即焦慮是存有肯認自己以對抗非存有的經驗。後者是減損或毀滅存有之物,如侵略性、疲累、無聊以及終極的死亡。我重新改寫本書,寄望其出版有助于焦慮理論的形成。

我很高興地在此向鼓勵我改寫本書的研究生與同事致謝,工作的回報遠超過我原先的期待。我要特別感謝與我協同研究的庫柏博士(Dr.Joanne Cooper),她在主題圖書資料搜尋和提供有力建議上,對我助益良多。

提柏隆,加州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