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邁克爾‧畢利希的修辭研究思路曾經是社會科學中的話語轉向的關鍵環節。他的書睿智風趣,創見迭出,考察了人類行為中的論辯及其在心理學意義上的重要性,並回溯了古代修辭學觀念與現代社會心理學之間的關聯。它也為當代的社會心理學議題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思路。

《論辯與思考》應當是十年來最具重要意義的社會心理學作品之一。這部作品別具—格,從論辯角度構建人性模型,廣為搜羅諸多未受學界重視的材料。本書將成為我個人藏書中的一部經典之作。


邁克爾‧畢利希(Michael Billig),英國拉夫堡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曾在泰弗爾(HenriTajfel)指導下接受實驗社會心理學訓練,參與奠立泰弗爾社會認同理論的實驗設計。後逐漸轉向質性思路,融匯其他社會科學,探索批判社會心理學。著述宏富多元,理論方法並重。
 

目錄

第一章 序介︰稽古心理學
修辭學與社會心理學理論
第二章 規則、角色與論辯
生活如演劇
生活如競戲
會話如競戲
規則與論辯
第三章 普羅塔哥拉與修辭學之緣起
智者派與修辭學的緣起
普羅塔哥拉的才華
邏各斯(logoi)與反邏各斯(anti-logoi)
對話的重要意義
第四章 說服的科學
修辭學與心理學
修辭學的區分
修辭規則
社會心理學與說服
社會心理學的特殊性限度
不確定性與社會心理學
作為對話的社會心理學
第五章 智辯之技藝
談話與論辯
論辯的背景
意義與合理性
攤手與握拳
行動中的智辯
尋求定論
修辭與思考
第六章 範疇化與特殊化
範疇化與認知社會心理學
偏見思維與科層思維
範疇化與特殊化
確定本質所在
爭論特殊項
爭論範疇
爭論論辯
第七章 辯稱與態度
協調一致之形象
消解不協調一致
擱置矛盾
態度的修辭性
態度與論辯
第八章 共感之兩難
演說者與听眾
修辭之共位
關于共感的對立論題
社會兩難與共感
針對共感的論辯
第九章 對立之精神
態度之範圍
修辭之情境
認同與對立
立場易位
認同與立場易位
未竟之事業
參考文獻
中外人名索引
中外術語索引
譯者說明
 

再思考、再論辯

著書立說的學人很難抗拒自己的書再版的誘惑。這不僅是因為預見到會有更多的讀者,而且撰寫新序也是不容錯過的良機。他們可以裝模作樣地搞些小修小補,略作潤飾澄清,同時算一算舊賬,結一結宿怨,煞一煞批評者的氣焰,挫挫對手們的威風。最妙的是,可以為作者最新的作品做做廣告。不錯,這東西我是幾年前寫的……當然,現在仍然值得一讀,不過你們也應當看看,我同時還做了些什麼……

話說回來,《論辯與思考》的第二版自有它特殊的問題。此書倡導的就是論辯精神(argumentative spirit)。異議被視為思想之源而得到稱頌。持有這種觀點的作者在試圖撰寫新序時,就面臨兩難困境(di-lemma)。為了支持此書所傳遞的意旨,也就是傳承其對立精神(spirit of contradiction),我應當反駁自己十年前寫下的東西。可如果我現在表示異議,那麼就是在贊同自己年輕時的自我;而如果我現在表示贊同,那麼就是在表示異議。一種不可能釋解的悖論(paradox)在向我們招手,那正是智者派(sophists)鐘愛的調調。

理想狀況下,撰寫新序不應當只是開列贊同與異議的清單。早先的邏各斯(logos)已經發過了言,現在要求應答。應當把初版看成一位友善的論辯對手,仿佛年輕的自我與年長的自我能夠穿越時光進行交談。可以指責早先的作者未能細讀文本,而這些文本現在已經消化成熟。可以讓年輕的自我了解到日後的發展,並告訴它對于這些發展有什麼樣的看法。同時也可以勉強對往昔時日或曾擁有的充沛干勁略表景仰,但不幸的是,在這場時間性的(diachronic)辯論中,年輕的自我必然始終沉默不語。

思考論辯

乍看起來,《論辯與思考》所傳遞出的意旨似乎直截了當。副標題確定了場景︰此書提供了一種“修辭研究思路下的社會心理學”。作者要讓修辭學的古代傳統受到現代社會心理學家的關注。這樣一來,他自己就很有用了。因為照他的說法,那些古代修辭學家們對于論辯的重要性知曉一二,所以我們今天完全應當認真考慮這些。如果我們關注社會生活的論辯維度,許多心理學話題就會得到清楚的闡釋。思考就是一種效仿外在對話的內在論辯;態度就是在爭議( controversy)事項上的修辭立場;辯護(justification)與批評就是關鍵性的修辭活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因此,作者似乎是在為發展當今社會心理學的事業助一臂之力。

根據副標題的廣告宣傳,這種思路意味著一套有關意義(meaning)的修辭研究理論。態度不是從假定態度持有者內在心理學的角度來理解的,而是具有外在的、修辭性的意義。因為所謂持有某種態度,也就是在爭議事項上采取某種立場。立場的意義既源于受支持的東西,也源于遭拒斥的東西。比如說,某人宣布自己支持保留死刑,並不單單是在就自己或就處死重案犯做出宣示,而是針對廢除死刑論的宣示。這一點可以進一步概化。支持爭議事項的一種論辯,也是反對反方觀點(counter-views)的一種論辯。任何縝密有據的論辯,都力求排除或勸退(persuade against)反方論辯(counter-arguments)觀點。由此,肯定(affirmation)與否定(negation)相互纏繞,因為話語的邏各斯(logoi)也是反邏各斯(anti-logoi),要結合爭議的情境來理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