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韻律框架及其詞語整合效應

漢語韻律框架及其詞語整合效應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吳為善
  • 出版社:學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8601093
  • ISBN13:9787548601098
  • 裝訂:平裝 / 17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論述漢語韻律框架整合效應的研究性著作,在漢語研究中具有開拓性價值。本課題的研究得到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科研項目、上海市哲學科學規劃項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項目的資助,具備相當的學術水平。

本書主要讀者為在讀的語言學類專業的研究生,以及各高校從事語言教學研究的教師群體。
 

目錄

第一章 概念整合與意義創新
第一節 概念整合的認知機制
一、概念整合的理論創建
二、概念特征與整合要素
三、心理空間與整合框架
第二節 概念整合與意義建構
一、詞語整合的普遍性
二、意義建構的規約性
第三節 詞語整合的內在動因
一、詞語整合的構成方式
二、詞語整合的層級分布
第二章 節律特征與韻律框架
第一節 漢語節律的自然特征
一、音步長度的確認及其類型
二、音步組合的松緊及其規律
三、律動要素的選擇及其位置
第二節韻律單位與層級序列
一、漢語韻律的層級系統
二、韻律單位的特征差異
第三節 漢語的基本韻律框架
一、基本韻律框架的整合類型
二、詞語整合效應的考察範圍
第三章 雙音化與認知範疇層次
第一節 語音簡化與詞語雙音化
一、詞匯雙音化的傾向
二、詞匯雙音化的動因
第二節 雙音化與漢語語法化
一、雙音化後果之一︰融合
二、雙音化後果之二︰分化
三、融合與分化的並行發展
第三節 單雙音節與範疇化層次
一、自然語言的概念層級
二、範疇層次與韻律形式
三、詞語組配的優選規則
第四章 1+1的黏合與詞化效應
第一節 兩字組的屬性與韻律詞的界定
一、兩字組的構式同一性
二、漢語韻律詞的界定
三、確認韻律詞的意義
第二節 VN述賓式(1+1)的整合度分析
一、鑒別依據與考察範圍
二、整合度高低及層級分布
三、考察結論
第三節 W動結式(1+1)的整合度分析
一、鑒別依據與考察範圍
二、整合度高低及層級分布
三、考察結論
第五章 輕重音模式與辨義效應
第一節 漢語節律的後重原則
一、節律要素選擇與定位
二、詩詞格律的後重原則
第二節 漢語兩字組的重音模式
一、音位學定位︰二元對立
二、正常重音模式︰中重型
三、變異重音模式︰重輕型
第三節 重輕型兩字組的辨義功能
一、整合效應之一︰語義分化
二、整合效應之二︰功能轉化
第六章 1+2&2+1與互補效應
第一節 1+2與2+1的韻律句法對立
一、三音節音段的組合規律
二、三音節現象的句法解釋
第二節 2+1的整合及其復合化趨勢
一、“V雙+N單”的整合效應
二、2+1框架的復合化趨勢
第三節1+2的整合及其熟語化傾向
一、“V單+N雙”的整合效應
二、“有+N雙”的個案分析
第七章 詞綴的成型與派生效應
第一節 實詞虛化與詞綴成型
一、前綴成型的實例分析
二、後綴成型的實例分析
第二節 派生形式的整合效應
一、功能弱化的等級序列
二、功能弱化的認知解釋
第三節 後置派生標記的發展
一、後置派生標記的優勢
二、後置派生標記的特征
第八章 2+2的慣性與意合效應
第一節 雙音詞整合的慣性及其理據
一、四字構式的優選性
二、2+2框架的強制性
第二節 黏合定中整合與認知模式
一、分析依據和鑒別標準
二、整合度高低及層級分布
三、考察結論
第三節 述賓換序整合與功能轉化
一、黏合定中結構NV的來源
二、NV與VN的功能差異
三、考察結論
第九章 類固定短語與習語化效應
第一節 類固定短語的構式語模
一、類固定短語的研究概述
二、類固定短語的框架標記
三、類固定短語的概念整合
第二節 “沒X沒Y”構式解析
一、“沒X沒Y”構式的整合度分析
二、考察結論
第三節 “X前x後”構式解析
一、“X前X後”構式的整合度分析
二、考察結論
參考文獻
課題組成果
主要工具書
後記
 

《漢語韻律框架及其詞語整含效應》這本書是省部級科研課題的成果,也算是命題作文,寫完了才想到該寫個“序”,所以這放在最前面的內容卻是最後寫的。我想寫書的大概都如此,只有寫完了心里才明白該如何“開宗明義”。

詞語整合產生創新意義,其實是很平常的事,也是人類的“本能”。記得2009年夏天在香港參加一個學術會議,我報告的論文題目就是“黏合定中結構N雙十N雙的整合度高低及其層級分布”,里面提到“愛情漩渦、皮包公司”之類的整合實例。會後中國社科院語言所的沈家 老師與筆者溝通,表示同意我的觀點,並給我說起一個網絡新名詞“心靈雞湯”,就是典型的概念整合實例。當時我還沒有听說這個新詞語,但是第一次听到立刻就心領神會。我想,“心靈”通常轉指“精神”(如“心靈美”),而“雞湯”營養豐富,可以轉指“滋補品”;兩者一整合,就能表示“精神慰藉”、“精神激勵”之類的新意義。後來到網上一查,才知道《心靈雞“湯》是一本書的書名,分為21個章節,共有211個小故事,內容和主題這屬于一類的。比如其中一個小故事是說-一個女孩得了腫瘤,手術後康復了,可一頭美麗的金發也掉了。于是她媽媽為她買了頂可愛的帽子,第二天上學去了。但到了教室門口,她遲遲沒有進去,只見全班同學個個都戴著帽子。原來班主任老師在前一天得知了這個消息後,便對班里的同學說︰“從明天開始我們要學習關于帽子的知識,所以請大家戴上自己最喜歡的帽子來。”這個故事確實很感人,小姑娘的帽子里裝滿了媽媽的愛,而同學們的帽子里盛滿了無盡的友情和愛的鼓勵。對小女孩來說,這就是一份極佳的“心靈雞湯”。

20世紀末,隨著國外認知語言學的興起與發展,Fauconnier Gilles和Mark Turner等學者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論。“整合”強調“整體大于部分之和”,是對長期以來科學研究中“分析”的一種反思,已成為當代科學研究的新動向,概念整合理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在語言學研究中的體現。所謂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指的是對兩個來自不同認知域的概念有選擇地提取部分意義整合起來,進而形成一個復合概念結構的過程。概念整合理論認為,語言成分的整合效應依賴于兩個因素︰工個是整合的“框架”,“框架”是綜合性的,比如各類句式是一種結構框架,論元結構是一種語義框架,節律模式是一種韻律框架;另二個是輸人的“元素”,即參與整合的語言成分,包括各類語素、詞、短語。在“框架”的作用下“元素”產生整合效應,浮現新的意義(emergent meanmg)。“框架”和“元素”是一種內因和外因的關系,具有句法、語義、韻律特征的框架的“規定性”,能激活輸人元素的某些潛在的“語義因子”,兩者互動產生整合效應,形成創新意義。這就好比適宜的環境(溫度和時間)能使雞蛋孵出小雞,卻無法使石頭產生同樣的效應。

2006年夏天,筆者在上海復旦大學望道論壇上,有幸聆听了沈家 老師的專題學術報告,題目是“概念整合和浮現意義”,沈家 老師的報告深人淺出,尤其立足漢語語法研究提出了很多精闢的見解。這是我第一次比較詳盡地了解了概念整合理論的背景、理念、方法,以及對漢語語法研究的借鑒價值,由此產生了興趣,申報了課題,才有了這本書。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王正元教授出版了《概念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研究》的專著,這是國內第一本全面介紹概念整合理論的專著,本書的理論部分就引用了他的一些研究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