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類型》是榮格歷經二十年探索而鑄就的一部巔峰之作。它從心理學視角出發,從人類思想文化的長河中,選擇宗教、哲學、文學、美學等領域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作品展開創造性的分析和評判,總結概括出內傾和外傾兩種最根本的心理類型,並詳盡闡明了兩種類型在感覺、直覺、思維、情感四種心理機能方面的不同的體現,及其所造就的迥然不同的人生命運。在該書最後的“定義”一章,榮格系統全面地對心理學的幾乎所有基本概念做出了自己獨特的界定和闡述,堪稱榮格思想的縮影。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動力心理學的鼻祖之一。畢生致力于人類心靈奧秘的探索。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創立的集體無意識理論不僅在心理治療中成為獨樹一幟的學派,而且對哲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文學、藝術、宗教、倫理學、教育等諸多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目錄

英譯者序
前言
導論
第一章 古典和中世紀思想史中的類型問題
一、古典時期的心理學︰諾斯替派、德爾圖良和俄利根
二、古代教會的神學爭論
三、聖餐變體論問題
四、唯名論和實在論
(一)古典時期的共相問題
(二)經院哲學中的共相問題
(三)阿伯拉爾的調和企圖
五、路德和茨溫利之間的聖餐禮爭論
第二章 席勒的類型觀
一、關于《審美教育書簡》
(一)優勢機能和劣勢機能
(二)關于基本本能
二、關于素樸詩和傷感詩的討論
(一) 素樸態度
(二) 傷感態度
(三) 理想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
第三章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第四章 人格差異中的類型問題
一、喬丹類型理論概述
二、喬丹類型理論︰內容及相關評析
(一)內傾型女性(富有激情的女性)
(二)外傾型女性(缺乏激情的女性)
(三)外傾型男性
(四)內傾型男性
第五章 卡爾‧斯比特勒的《普羅米修斯和厄毗米修斯》
詩歌中的類型問題
一、斯比特勒類型描述述評
二、斯比特勒的普羅米修斯與
歌德的普羅米修斯之比較
三、調和象征的意義
(一)婆羅門教關于對立問題的觀點
(二)婆羅門教關于調和象征的觀念
(三)作為能動調節原則的調和象征
(四)中國哲學中的調和象征
四、象征的相對性
(一)女性崇拜與靈魂崇拜
(二)邁斯特‧艾克哈特的上帝理念的相對性
五、斯比特勒調和象征的本質
第六章 精神病學中的類型問題
第七章 美學中的類型問題
第八章 現代哲學中的類型問題
一、威廉‧詹姆士的類型理論
二、詹姆士類型理論中有代表性的對立範疇
(一)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二)唯理智論與感覺論
(三)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
(四)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
(五)宗教與非宗教
(六)非決定論與決定論
(七)一元論與多元論
(八)教條主義與懷疑論
三、對詹姆士概念的總體評判
第九章 傳記中的類型問題
第十章 心理類型綜論
一、引論
二、外傾型
(一)意識的一般態度
(二)無意識態度
(三)外傾型態度的基本心理機能之特性
三、內傾型
(一)意識的一般態度
(二)無意識態度
(三)內傾型態度的基本心理機能之特性
第十一章 定義
結 語
譯後記
參考文獻
 

在將菜格的這部顛峰之作呈現給英語讀者之際,我想對作者的思想脈絡進行一番簡要的勾勒。因為,就像所有來源于現實的東西一樣,榮格的觀點也表現出一條清晰的發展線路,而我下面要進行的這些說明將有助于從這一方面增進讀者的理解。

我很想避開亂無頭緒的爭論,但是在提到榮格觀點發展歷程的同時似乎又難以避免同弗洛伊德的觀點進行對比。這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在同一名稱之下的這兩個不同學派之間經常性的接觸又證明了這項工作是必要的。到現在為止,一般人還都很難對這兩種相互對照的觀點做出明確的區分。

毋庸置疑,弗洛伊德(Freud)是一個精于分析的天才。只要讀了他有關 病病因學的早期著作,人們就會被他那細致的推理技巧所觸動。正是這種極其敏銳的直覺能力揭示出了 病綜合征的隱含意義。因為,它開拓出了一條通向無意識這個全新概念的道路,而且還導致了對夢的再發現︰夢同樣是無意識活動的意味深長的產物,而 病的表現則是這種無意識活動的軀體表達。

弗洛伊德就像是一位大師級的偵探,探索到無意識中負罪的情結,而他的同事布羅伊爾(Breuer)則滿是于通過催眠狀態下的精神發泄來驅除被抑制的因素。

在醫學中,我們可以發現人們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和態度,在對待治療問題上,他們呈現出鮮明的差異。一種人的主要興趣在于人類的福利和對病人的治療;另一種人的興趣則專注于病人癥狀所呈現出來的病理學問題,而較少關注對病人的治療方法。一種人試圖在理解問題之前就發現治療方法;另一種人則變得完全沉浸在問題當中,以至于常常忽視了最初的目標,即對人的治療。

我們並沒有發現那些最偉大的人物存在這些缺陷,但是,對這樣一些典型傾向進行概述並不算出格。因為,正像一種人對“科學”獨有的熱情給完美的人性造成了瑕疵一樣,另一種人效果難測的善行和模稜兩可的理解也遠非科學所需。

因此,當布羅伊爾似乎滿足于催眠狀態下精神發泄的效果時,弗洛伊德卻發現這種方法對于進一步探索被發泄的東西借以展現的那些途徑來說,只不過是一個起點。而且他頗為直率地承認,他比任何人都更驚詫地發現︰對病人隱秘活動的這種更深人的探索產生了非常有價值的治療效果。當然,某些最為有益的治療方法正是通過這種方式被發現的,可以說,這就像是科學探索過程中的副產品一樣;但是,出于比較的目的,我們一定要強調的是,弗洛伊德的方法明顯是一種以經驗為根據的研究方法,因為正是在他的這種方法中,我們發現了他作為一個心理學家的長處和不足。後面我們展開更充分的描述時,會重新回到這個主題上來。

當弗洛伊德正在維也納承受心理學先驅們的抨擊之時,萊格則在蘇黎世從不同的角度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語詞聯想試驗先前曾被高爾頓(Galton)和馮特(Wundt)為其他目的利用過,通過對此試驗的進一步發揮運用,萊格成功地完成了為無意識情結的認知制定客觀標準這一最為棘手的任務。對與富有激情的表象相關的延遲反應時間、持續言語等的發現,使他對情結做出了意義重大的闡述,由此他對于壓抑問題進行了同樣重要的闡發。而這一點弗洛伊德則是通過臨床方法完成的。因此,兩位先驅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而且萊格在弗洛伊德巧妙的分析方法中發現了進入無意識過程的康莊大道。

純粹就方法問題而言,弗洛伊德和榮格是一致的,但是對心理過程的研究決不能只局限于方法問題;它遲早要使研究者形成一種哲學觀點。正是在這里,一種基本的心理學差異表現了出來。弗洛伊德這個經驗主義者想要把他的,〔,理學原則限制在經驗可以確認的事實範圍之內。依據傳統的科學決定論,他更偏向一種完全因果性和還原性的心理說明。另一方面,萊格則更贊同這樣的事實︰人不只是變化的紊亂的客體,他還是自我造就的主體。他主張,因果解釋不能被看作是心理學問題的唯一解釋,因為目的性解釋在人類經驗中具有同樣的正當性。他開始覺得,一成不變的性解釋,這個被廣泛濫用的術語,對于激情的表現和人類靈魂明顯多樣的目的來說太過貧乏了。因此,與羅伯特‧邁爾(Robert Mayer)在物理學領域中的概念相一致,他發展了關于力比多的能量概念,由此把整個主體從片面的、純粹經驗的立場提升到普遍觀念的層次上來,在這里,科學和哲學能夠相互理解。

在關于母親意象這一問題上,兩種觀點之間的分歧是值得注意的。眾所周知,弗洛伊德對夢中母親意象的解釋只和現實母親或者替代母親有關。萊格主張,父母意象的神秘影響對人生的整個過程都具有一種動態效應,它不僅以秘密的、不可見的方式塑造人的行為、思想以及他與世界的關系,而且還創造了父親和母親在他的宗教和幻想生活中的神性形象,這在嬰兒期或者青春期經驗的現實事件中是找不到最終解釋的。弗洛伊德承認這種困境,但是,認可遺傳的種族經驗作為心理歷程的組成要素就人場地向一種險亞的處境——使得他精心設計出來並準備用以說明世界的解釋體系陷于危險的境地——所以他假裝看不到這種漫無邊際的原始邊疆體的潛在價值。他只打算解釋抽象的、個別的心理,而榮格的集體無意識概念則打開了一扇通往叢林地帶和原始森林中的未名事物的門戶︰他引入了一個具有未知自然力的世界,這個世界一定要無條件地被排除在科學體系之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