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會(修訂本)

詩詞賞會(修訂本)
定價:216
NT $ 188
  • 作者:周汝昌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日期:2011-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101078222
  • ISBN13:9787101078220
  • 裝訂:311頁 /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周汝昌先生《讀詞雜記》《「贏得青樓薄幸名」正解》《一篇(錦瑟>解入難》《陸放翁詩漫舉》《關於古典詩詞的鑒賞》等近四十篇講論詩詞的文字,既有漫談式的隨筆、演講,也有比較專門的論述、辨疑。加上此前出版的《詩詞賞會二集》《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這三部作品熔鑄著作者多年的心得體會,集中體現了作者在古典詩詞方面的研究收獲,可為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指點門徑,也可供相關研究者參考借鑒。


周汝昌,字玉言,別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學中文系研究院畢業。曾任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文學出版社古典部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資深紅學家,古典詩詞研究家。著有《紅樓夢新證》《書法藝術答問》《曹雪芹小傳》《獻芹集》《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紅樓小講》等多部學術論著、隨筆集,主編《紅樓夢辭典》,並編注《楊萬里選集》《范成大詩選》等。
 

目錄

自序
讀詞雜記
《楚辭》中的「予」
旁聽詩話
「詩律細」以外的「細」
陸機《文賦》「緣情綺靡」本義辨
潘四農論詩之一節
由楝亭詩談到雪芹詩
定庵詩境證紅樓
《文心雕龍·隱秀》篇舊疑新議
「贏得青樓薄幸名」正解
一篇《錦瑟》解人難
南宋詩人楊誠齋
南宋詩人范石湖
輻放翁詩漫舉
 

我向來的主張是:凡治一門學問,最好應當是既懂得分科,又懂得綜合。比如拿學京劇來作例,其雖名曰「表演藝術」,實際上還必須是既懂得文場的胡琴、月琴,也懂得武場的「鑼鼓經」;既懂得表演程式,又懂得隨機應變、靈活運用。至於唱、念、做、打等等方面,都得明白它們的相互關系,缺一不可。

因此,我講詩詞學也是主張至少要有五個方面的功夫兼顧而互補。哪五個方面?一日:閱讀領會。二曰:字句箋注。三曰:理論研究。四曰:講解宣義。五曰:親自創作。若不如此,總難達到一個令人有所獲得、有所賞會的美學享受。我講詩詞學,大道理是一致的。已印行的《千秋一寸心》已經成為常銷書,多次加印,甚受歡迎;其實那里面也包含了多方面的研究實習、多方面的功夫,不是一個簡單的表面文詞的事情。我在詩詞理論方面的論文,至今也沒有收集全面、編整成冊的機會,這里貢獻給讀者的只是一個初步而未能滿意的專冊,供愛好者參考切磋。舉幾個值得一提的例子,作為自我的介紹引言吧:

晉代陸機所著《文賦》開篇是這樣說的:「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於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他首先把人的精神活動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情」,一個是「志」。從今天的一般理解來講,「情」就是感情,比如說中國的詩以抒情詩為主。至於「志」呢,從古以來「志」和詩是那麽緊緊地連在一起,不可分離,最簡單的一句就是「詩言志」。由此可見,我們古代文學理論大師陸機作這篇《文賦》時,已然把文學的來源定為雙源並流。他說的「遵四時以嘆逝」者,是感情方面的事情;而「瞻萬物而思紛」者,則是理智的事情了。這種分別如此清晰,來源已久,似乎用不著再作重復講解了,但你看下文不久他又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以瀏亮┅┅」,這兒問題就發生了:上文剛剛說過「詩言志」是從古以來直到孔聖門下,這是一條文學定規;而大文論家陸機卻偏偏說詩是緣情的,不與言志相關┅┅你看,這就麻煩了。我們後人如何來解決這個看似簡單,而實在關系重大的中華文化文藝的根本問題呢?

本書有一篇《陸機「緣情綺靡」本義辨》,是我嘗試這個重大問題的一篇存稿,希望讀者盡先留意一下,看看我所引證的舊時名家,對於「緣情」的誤讀誤解已經到了何等驚人的地步!然後,請你判斷一下:拙解拙講是否還有其道理?是否擊中若干誤讀誤解的要害?如果你認為這所關非同小可,那麽你會繼續把我論思的若干拙見給以相當的關注而加以思索,從這兒又引發了我們中華語文上的「情」,到底應當在今天的語言學的科學解釋中給它重新定一個怎樣的「定義」。這個問題不但同樣重要,而且由它所引發的也許會涉及更多更深層面的文化大問題。

陸機對「情」的提出和理解略述如上。至於我個人,在此只舉一個小小例子。我二十多歲時不幸正值華北淪陷而失業失學,唯一一件使我精神生活略微解脫些許的辦法就是學習書法,真、草、隸、篆,無所不習。篆書以《石鼓文》為標本,苦學苦練┅┅我在其開篇就看到一個「寺」字,見它的結構組成上半像是一個「土」字,而其第一橫兩邊彎曲向上,並非「土」字;下面是一個「寸」字,這人人皆知,它代表的是右手。那麽我馬上悟到,是右手拿著一個不知何物的裝飾品——意思表明的是今天文字里的那個「持」字。我恍然大悟:這個「寺」是本字,它加上不同的偏旁就發生不同的用法、涵義。那麽,為什麽古書對「詩」的解說卻是「詩者,持也」呢?十分清楚,我們中華詩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神韻,神韻是一種無盡而永存的審美感受,詩讀完了,它的神韻卻繼續延伸作用著,並不立刻停止——這就是「持」,「持」就是持續。換言之,你拿著一個東西不放下,這個「持」的神情意態長此不斷,這就是中華詩歌最重神韻的根本道理。如果還不明白,我再加上一例:古書說我們的詩歌如同射箭者「引而不發,躍如也」,讓我告訴你,用這句話來注解「寺」、「持」、「詩」,就一切豁然貫通了。

至於我說的那個右手所持的「土」,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呢?原來它的第一橫左右彎曲向上,表示是姿態優美的物件,在「鼓」字的左上邊、「聱」字的左上邊,都是兩面卷起的姿勢優美之物,它和樂器緊緊相聯。因此,這個「寺」右手里拿著的就是中華音樂上的標志圖案。

我講的十分簡略,但我相信聰慧的讀者對於中華「詩」與「樂」不可分割的關系和神韻的本來意義到底何在,也就可以思過半矣。

在寫此序時,我仍然深深感到平生治學中留下的最大遺憾,就是我對《文心雕龍》下的功夫最大,而寫出來的論文卻以這方面的最少。如今,年過九旬,還有補作的可能嗎?這就是老驥伏櫪、壯心不已的事情了。正如《隱秀》一篇發表後,已為「龍學」不少專家接受了。我希望自己還有幸能再寫三五篇同樣的試作文字,記在這里作為一個奮斗的目標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