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市場營銷專業「十二五」規划教材之一。本書在市場營銷學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教育部工商管理類核心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編寫而成,涵蓋了市場營銷的產生與發展、顧客價值與顧客滿意、營銷戰略規划、市場調研、市場競爭分析與相關營銷戰略、市場營銷組合策略以及市場營銷的組織與控制等內容。同時,它還緊密結合我國企業的營銷實際,引入了體驗營銷、水平營銷、4V』s營銷組合、品牌資產、博弈營銷和戰略聯盟等新的營銷理念,探討了營銷實踐中治理竄貨的對策。本書堅持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前瞻性等特點。

  每章包含本章要點、導入案例、關鍵詞、思考題和案例分析討論,既便於讀者學習,也有利於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第2版更換導入案例和課后案例分析29則,根據教材的需要新增資料鏈接38個、小案例51則。力求資料鏈接翔實且具有學術價值,案例新穎且具有趣味性、可讀性和代表性。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工商管理類其他專業以及經濟類各專業本、專科層次「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用書,同時也可作為研究生教學的參考用書,還可作為企業經營管理人員的在職培訓讀本。
 

目錄

前言
致謝
第1章 工具和儀器
 1.1工具和設備
 1.1.1鉗子
 1.1.2熔絲拔鉗
 1.1.3螺釘旋具
 1.1.4扳手
 1.1.5焊接設備
 1.1.6鑽孔設備
 1.1.7刀以及其他剝線工具
 1.1.8電量表和探頭
 1.1.9工具箱
 1.2壓力儀表
 1.2.1壓力表
 1.2.2壓力表的選擇
 1.2.3管線壓力
 1.2.4溫度對壓力表性能的影響
 1.2.5壓力表的維護
 1.2.6壓力表的校准
 1.3溫度計
 1.3.1便攜式溫度計
 1.3.2雙金屬溫度計
 1.3.3熱電偶溫度計
 1.3.4電阻溫度計
 1.3.5過熱溫度計
 1.4過熱測量儀器
 1.5鹵素檢漏儀
 1.5.1安裝
 1.5.2點燃
 1.5.3安裝檢漏
 1.5.4調整火焰
 1.5.5檢漏
 1.5.6儀器維護
 1.6電工儀表
 1.6.1電流表
 1.6.2電壓表
 1.6.3電阻表
 1.6.4萬用表
 1.6.5瓦特表
 1.7其他儀器
 1.7.1空氣過濾器效率檢測儀
 1.7.2空氣參數測量儀
 1.7.3濕度測量儀
 1.7.4通風干濕球溫度計
 1.7.5濕度分析儀
 1.7.6熱量表
 1.7.7振動儀和聲級計
 1.8維修工具
 1.9專用工具
 1.10真空泵
 1.10.1真空泵維護
 1.10.2真空泵潤滑油問題
 1.10.3操作說明
 1.10.4系統排空
 1.11制冷劑充注瓶
 1.12充油
 1.13換油
 1.14移動式充注台
 1.15管道
 1.15.1軟銅管
 1.15.2冷拉銅管
 1.15.3銅管的切割
 1.15.4銅管的擴口
 1.15.5銅管的收縮
 1.15.6銅管的脹管連接
 1.15.7冷媒管的成形
 1.15.8毛細管壓合接頭
 1.16焊接
 1.16.1軟焊接
 1.16.2銀焊或釺焊
 1.17泄漏測試
 1.18清潔和脫脂溶劑
 1.19新舊工具
第2章 熱空氣爐和熱泵
 2.1熱空氣爐
 2.2燃氣爐操作
 2.3基本電加熱系統
 2.4梯形圖
 2.5廠商提供的示意圖
 2.6現場接線
 2.7低電壓線路
 2.7.1溫控器的位置
 2.7.2印刷電路板控制中心
 2.8熱泵
 2.8.1運行
 2.8.2熱泵系統的特殊要求
 2.8.3熱泵組合
 2.9高效爐
 2.9.1運行
 2.9.2電氣控制
 2.9.3操作順序
 2.9.4燃燒過程
 2.10Lennox Pulse爐的故障排除
第3章 通風要求
 3.1空氣滲漏
 3.2自然通風
 3.2.1風壓
 3.2.2熱壓
 3.2.3風壓和熱壓共同作用
 3.2.4屋頂通風器
 3.2.5通風器性能
 3.3新風量
 3.4機械通風
 3.4.1通風量
 3.4.2風管系統阻力
 3.5空氣過濾
 3.5.1粉塵對健康的影響
 3.5.2粉塵來源
 3.6空氣過濾器的分類
 3.6.1干式過濾器
 3.6.2黏滯過濾器
 3.7過濾器的安裝
 3.8濕度控制方法
 3.9加濕器
 3.9.1噴水室
 3.9.2盤式蒸發加濕器
 3.9.3電動加濕器
 3.9.4氣動加濕器
 3.10除濕器
 3.10.1電除濕
 3.10.2控制機構
 3.10.3吸附除濕機
 3.11風管系統
 3.11.1風管得熱
 3.11.2風管系統阻力損失
 3.12風機
 3.12.1處理風量
 3.12.2功率(馬力)
 3.12.3驅動方式
 3.12.4風機的選擇
 3.12.5風機的應用
 3.12.6風機的運行
 3.12.7閣樓風機的安裝
 3.12.8閣樓風機的運行
第4章 制冷
 4.1發展歷史
 4.2物質結構
 4.2.1元素
 4.2.2原子
 4.3物質的特性
 4.4壓強
 4.4.1壓強指示裝置
 4.4.2液體和氣體壓強
 4.4.3大氣壓
 4.4.4表壓力
 4.4.5絕對壓力
 4.4.6壓縮比
 4.5溫度和熱
 4.5.1比熱
 4.5.2含熱量
 4.5.3其他熱源
 4.6制冷系統
 4.6.1蒸發冷卻(開式系統)
 4.6.2基本制冷循環
 4.6.3制冷能力
 4.6.4制冷劑
 4.6.5制冷劑替代與大氣環境
第5章 制冷劑:新型和傳統型
 5.1制冷劑分類
 5.2氟利昂制冷劑
 5.2.1分子量
 5.2.2可燃性
 5.2.3毒性
 5.2.4對皮膚的影響
 5.2.5口服毒性
 5.2.6中樞神經系統( CNS )效應
 5.2.7心臟致敏
 5.2.8熱分解
 5.3氟利昂制冷劑的應用
 5.4氟利昂對制冷系統中各種材料的反應
 5.4.1金屬
 5.4.2塑料
 5.5制冷劑性質
 5.5.1壓力
 5.5.2溫度
 5.5.3比體積
 5.5.4密度
 5.5.5比焓
 5.5.6可燃性
 5.5.7溶油性
 5.5.8水分與制冷劑
 5.5.9氣味
 5.5.10毒性
 5.5.11泄漏傾向
 5.6檢漏
 5.6.1二氧化硫
 5.6.2二氧化碳
 5.6.3氨
 5.6.4氯甲烷
 5.7禁止生產和進口破壞臭氧層的制冷劑
 5.8氫氯氟烴(包括R22)的禁用時間表
 5.8.1R22的可用期限
 5.8.2R22的成本
 5.8.3R22的替代物
 5.8.4現有設備的維護
 5.8.5新設備的安裝
 5.8.6系統維護
 5.8.7選購新型系統
 5.9采用鹵代烷的空調
 5.10泄漏維修
 5.10.1觸發率
 5.10.2需要額外時間
 5.10.3免於設備改造/報廢
 5.10.4系統封存
 5.11美國環保署認證的制冷劑回收機構
 5.12新型制冷劑
 5.13氟利昂制冷劑分類及性質
 5.13.1分類
 5.13.2氟利昂的性質
 5.14制冷劑的特性
 5.14.1臨界溫度
 5.14.2汽化潛熱
 5.14.3比熱
 5.14.4功耗
 5.14.5液體循環量
 5.15制冷劑的處理
 5.16潤滑油
 5.17R?134a
 5.18R?12系統的一般考慮
 5.18.1R?12中高溫制冷(>0?蒸發)
 5.18.2R?12低溫制冷( 5.18.3R?401B
 5.18.4R?402A
 5.18.5R?402B
 5.19常見問題
 5.20泵的常見問題
 5.21熒光泄漏掃描儀的常見問題
 5.22帶熱敏傳感器的AccuProbe檢漏儀
 5.23技術比較——熱敏傳感器與負電暈
 5.23.1熱敏傳感器檢漏儀
 5.23.2負電暈檢漏儀
 5.24檢測系統泄漏的注意事項
 5.25新的可燃氣體檢漏儀(采用長壽命的超靈敏傳感器)
 5.26固定監測系統的常見問題
第6章 螺線管和繼電器
 6.1永磁體
 6.2暫時磁體
 6.3電磁理論
 6.3.1磁導率
 6.3.2磁鐵的形狀
 6.3.3磁極
 6.3.4線圈的磁性
 6.3.5電磁鐵
 6.3.6電磁的應用
 6.4螺線管
 6.4.1功率繼電器
 6.4.2電磁閥
 6.4.3工作原理
 6.4.4應用
 6.4.5高溫應用
第7章 電動機
 7.1電動機
 7.1.1反轉性
 7.1.2應用
 7.1.3分相電動機
 7.1.4推斥起動感應電動機
 7.1.5電容起動電動機
 7.1.6固定分相電容電動機
 7.1.7電容起動電容運行電動機
 7.1.8三相電動機
 7.2電容器規格
 7.3起動電容器和分泄電阻器
 7.4電動機保護器
 7.5壓縮機電動機繼電器
 7.5.1電流繼電器
 7.5.2電壓繼電器
 7.6選擇導線尺寸
 7.6.1電壓損失的限制
 7.6.2最小導線尺寸
 7.6.3導線選擇
 7.7導線尺寸和低電壓
 7.8電壓變化對交流電動機的影響
 7.9選擇合適的導線尺寸
 7.10不能接受的電動機電壓
 7.11計算起動電流和浪涌電壓降
 7.11.1單相電流
 7.11.2三相電路
 7.11.3浪涌電壓降
 7.12導線電流的標准限制
 7.13導線內部的發熱
 7.14電路保護
 7.15熔絲
 7.15.1一次性單元熔絲
 7.15.2延時雙元熔絲
 7.15.3熔絲的類型
 7.16溫控器
 7.16.1溫控器作為控制開關
 7.16.2維修人員第8章 冷凝器
 8.1冷凝器
 8.1.1風冷式冷凝器
 8.1.2水冷式冷凝器
 8.2冷水機組
 8.2.1制冷循環
 8.2.2電動機冷卻循環
 8.2.3干燥器循環
 8.2.4潤滑油循環
 8.3控制機構
 8.4冷卻塔
 8.4.1冷卻塔系統術語
 8.4.2冷卻塔設計
 8.5蒸發式冷凝器
 8.6新進展
 8.7溫度轉換
 8.8冷卻塔類型
 8.8.1橫流塔
 8.8.2流體冷卻器第9章 壓縮機
 9.1冷凝器
 9.1.1風冷冷凝器
 9.1.2水冷冷凝器
 9.2全封閉壓縮機
 9.3新型號的命名與編號
 9.4全封閉壓縮機的電動機類型
 9.4.1電阻起動異步運行電動機
 9.4.2電容起動異步運行電動機
 9.4.3電容起動運行電動機
 9.4.4固定分相電容電動機
 9.5壓縮機電動機繼電器
 9.5.1電流繼電器
 9.5.2電壓繼電器
 9.6壓縮機接線柱
 9.6.1組合接線柱
 9.6.2玻璃快速接線柱
 9.7電動機底座
 9.8曲軸箱加熱器
 9.9壓縮機電動機的電氣系統
 9.9.1帶有電流繼電器的正常起動轉矩電動機
 9.9.2帶有電流繼電器的高起動轉矩電動機
 9.9.3帶有雙端外部過載保護和遠程電位繼電器的高起動轉矩電動機
 9.9.4帶有三端過載保護和遠程繼電器的高起動轉矩電動機
 9.9.5帶有雙端外部過載保護和運行電容的PSC電動機
 9.9.6帶有內部過載保護(線路斷路器)的PSC電動機
 9.9.7帶有起動元件和內部過載保護(線路斷路器)的CSR或PSC電動機
 9.9.8帶有內部溫控器、運行電容和輔助外部過載保護的壓縮機
 9.9.9帶有起動元件、內部溫控器和輔助外部過載保護的CSR或PSC電動機
 9.10壓縮機接管
 9.10.1封尾管
 9.10.2其他壓縮機的制造商
 9.11旋轉壓縮機
 9.11.1滾動轉子壓縮機
 9.11.2旋轉葉片壓縮機
 9.12螺桿式壓縮機
 9.12.1單螺桿壓縮機
 9.12.2雙螺桿壓縮機
 9.13轉子的制造
 9.14渦旋壓縮機
 9.14.1渦旋壓縮過程
 9.14.2運行
 9.14.3渦旋壓縮機型號第10章 蒸發器
 10.1盤管式蒸發器
 10.2氨蒸發器熱氣除霜控件的應用
 10.2.1直接膨脹式系統
 10.2.2直接膨脹式系統的閥門
 10.2.3冷卻循環
 10.2.4除霜循環
 10.3頂部供氣的直接膨脹蒸發器
 10.4底部供氣的直接膨脹蒸發器
 10.5滿液式系統
 10.5.1滿液式?氣體支管關閉系統(底部供熱氣)
 10.5.2滿液式?吊頂蒸發器?液體支管關閉系統(底部供熱氣)
 10.5.3滿液式?吊頂蒸發器?液體支管關閉系統(頂部供熱氣)
 10.5.4滿液式?吊頂風機系統(頂部供熱氣)
 10.5.5滿液式?吊頂風機系統(熱氣通過貯液筒供給)
 10.5.6滿液式?地板風機系統(氣體支管和液體支管關閉)
 10.5.7滿液式?地板風機系統(氣體支管關閉)
 10.6液體再循環式系統
 10.6.1滿液式循環器(底部供氣)
 10.6.2滿液式循環器(頂部供氣)
 10.6.3低溫吊頂風機
 10.7全年自動恆液壓控制系統
 10.8高低壓調節器
 10.9氨蒸發器熱氣除霜的閥門和控件
 10.10背壓調節器的應用
 10.10.1制冷劑驅動補償型導閥
 10.10.2空氣補償型背壓調節器
 10.10.3電動補償型背壓調節器
 10.11閥門的故障排除
第11章 制冷劑的控制:閥門、管路和過濾器
 11.1節流機構
 11.1.1手動膨脹閥
 11.1.2自動膨脹閥
 11.1.3熱力膨脹閥
 11.1.4毛細管
 11.1.5浮球節流閥
 11.2零配件
 11.2.1銅管
 11.2.2管路
 11.2.3焊料
 11.2.4吸氣管上的P形存液彎
 11.2.5壓縮機閥門
 11.2.6管道閥
 11.3干燥器、管道網式除污器和
 過濾器
 11.3.1干燥器
 11.3.2管道除污器和過濾器
 11.4液體指示器
 11.4.1結構
 11.4.2安裝
 11.4.3旁通管安裝
 11.4.4過剩油與指示器
 11.4.5酒精
 11.4.6檢漏儀
 11.4.7液態水
 11.4.8封閉式電動機燒壞
 11.4.9零配件
 11.5熱力膨脹閥(TEV )
 11.5.1閥體位置
 11.5.2感溫包位置
 11.5.3外平衡管
 11.5.4現場維修
 11.6曲軸箱調壓閥
 11.6.1閥門操作
 11.6.2閥門位置
 11.6.3網式過濾器
 11.6.4釺焊工序
 11.6.5測試和運行壓力
 11.6.6壓力調節
 11.6.7檢修
 11.7蒸發壓力調節閥
 11.7.1操作
 11.7.2系統類型
 11.7.3閥門位置
 11.7.4測試和運行壓力
 11.7.5檢修
 11.8高壓控制閥
 11.8.1ORI閥的操作
 11.8.2ORO閥的操作
 11.8.3ORD閥的操作
 11.8.4安裝
 11.8.5釺焊工序
 11.8.6測試和運行壓力
 11.8.7檢修
 11.8.8不可調節ORO/ORD系統的操作
 11.9排氣旁通閥
 11.9.1操作
 11.9.2應用
 11.9.3外平衡旁通閥
 11.9.4旁通到沒有分液器的蒸發器入口
 11.9.5安裝
 11.9.6特殊考慮
 11.9.7測試和運行壓力
 11.9.8熱氣
 11.9.9故障
 11.10液位控制閥
 11.10.1毛細管
 11.10.2浮球閥
 11.11LMC液位控制
 11.11.1安裝
 11.11.2電氣連接
 11.11.3手動閥
 11.11.4回油
 11.11.5油?氨系統
 11.11.6油?鹵烴系統
 11.11.7結論
 11.12其他類型的閥門
 11.12.1封閉式機組的檢修閥
 11.12.2水閥
 11.12.3止回閥
 11.12.4貯液器閥
 11.13分液貯存器
 11.13.1目的
 11.13.2額定數據
 11.13.3最低蒸發溫度和分液貯存器最低吸氣溫度
 11.13.4分液貯存器的安裝
第12章 遵守第608條款—制冷劑回收規定
 12.1綜述
 12.2禁止排放令
 12.3監管要求
 12.4設備認證
 12.5設備追溯
 12.6制冷劑泄漏
 12.7技術人員認證
 12.8制冷劑銷售限制
 12.9再利用和回收設備所有者的證明
 12.10回收者認證
 12.11類MVAC設備
 12.12安全棄置要求
 12.13主要記錄要求
 12.14危險廢物處理
 12.15實施
 12.16未來的計划和行動
 12.17獲得更多信息
第13章 可編程溫控器
第14章 控制裝置
 14.1功率繼電器
 14.1.1電動機起動繼電器
 14.1.2帶有多個觸點的繼電器
 14.1.3熱過載保護器
 14.1.4延時繼電器
 14.2電磁閥
 14.3溫控器
 14.3.1波紋管式溫控器
 14.3.2雙金屬溫控器
 14.3.3加熱和冷卻溫控器
 14.3.4微處理器溫控器
 14.3.5溫控器調節裝置
 14.4限位開關
 14.5壓力控制開關
 14.6水塔控制 
第15章 管道保溫
 15.1保溫材料
 15.1.1保溫板
 15.1.2保溫卷材
 15.1.3管道保溫
 15.2制冷管道
 15.3壓力降的考慮
 15.4液體制冷劑管路
 15.5吸氣管的連接
 15.6排氣管道
 15.7水閥
 15.8多機組安裝
 15.8.1管道保溫
 15.8.2軟木保溫
 15.8.3石棉保溫
 15.8.4毛氈保溫
 15.8.5發氈保溫
第16章 電氣安全
 16.1電氣安全裝置
 16.2安全保障措施
 16.2.1主開關
 16.2.2便攜式電氣工具
 16.2.3接地故障斷路器
 16.2.4電路保護器的類型
 16.3電氣安全注意事項
 16.4安全守則
 16.4.1氣瓶的處理
 16.4.2加壓
 16.4.3制冷劑的安全操作
 16.4.4搬運
第17章 溫度、溫度計和濕度計
 17.1傳熱
 17.2空氣溫度和舒適條件
 17.3專用名詞
 17.4外區系統的設計
 17.4.1回風口的位置和選型
 17.4.2氣流分布
 17.5選擇散流器和格柵
 17.5.1風量要求
 17.5.2射程要求
 17.5.3壓力要求
 17.5.4噪聲要求
 17.6空氣噪聲
 17.7機殼輻射噪聲
 17.7.1末端裝置的位置
 17.7.2控制機殼噪聲
 17.7.3旋渦分離
 17.8回風格柵
 17.8.1性能
 17.8.2回風格柵噪聲要求
 17.9百葉和格柵風口的類型
 17.10防火、防煙閥
 17.11頂送格柵和百葉風口
 17.12頂送散流器
 17.12.1防污圈
 17.12.2風道散流器
 17.12.3燈槽散流器
 17.12.4房間空氣的流動
 17.13條縫格柵風口
 17.14風機和機械通風
 17.14.1風量
 17.14.2風扇和鼓風機
 17.14.3功率(馬力)要求
 17.14.4風機驅動方式
 17.14.5風機的選擇
 17.14.6風機的應用
 17.14.7風機的運行
 17.14.8閣樓風機的安裝
 17.14.9風機的常規運行
 17.15通風方法
第18章 故障排除
 18.1安全
 18.1.1制冷劑處理
 18.1.2測試防范
 18.1.3電氣安全
 18.2壓縮機問題
 18.2.1PSC壓縮機
 18.2.2空調壓縮機
 18.3低電壓操作
 18.4利用一個系統進行故障排除(電氣)
 18.4.1電動機測試
 18.4.2電容測試
 18.4.3電動機保護繼電器測試
 18.5用電表檢查故障
 18.6使用視在功率表查找電動機故障
 18.6.1鉗式視在功率表
 18.6.2查找地線
 18.6.3查找斷路
 18.6.4查找短路
 18.7籠型轉子電動機
 18.8測試單相電動機的離心開關
 18.9測試運行繞組和起動繞組之間的短路
 18.10電容測試
 18.10.1測量電容器容量
 18.10.2故障排除步驟
第19章 固態控件
 19.1半導體
 19.1.1半導體原理
 19.1.2二極管
 19.1.3可控硅整流器
 19.1.4晶體管
 19.2集成電路
 19.3固態除霜控制
 19.3.1熱敏傳感
 19.3.2濕敏傳感
 19.4電橋電路
 19.5傳感器
 19.6控制器
 19.7差分放大器
 19.8執行器
 19.9其他設備
 19.10固態壓縮機電動機保護
 19.10.1模塊的運行
 19.10.2控制的故障排除
 19.10.3恢復工作
第20章 電路圖中的電氣和電子符號
 20.1基本符號
 20.1.1電阻/電阻器
 20.1.2熱敏電阻器
 20.1.3電容器
 20.1.4傳輸路徑
 20.2連接器
 20.2.1連接器、斷路裝置
 20.2.2可分離連接器(接合)
 20.2.3應用:4導線接合
 20.3變壓器、電感器和繞組
 20.4半導體器件
 20.4.1半導體器件、晶體管和二極管
 20.4.2元件符號
 20.4.3特殊符號
 20.5電路保護
 20.5.1熔絲
 20.5.2斷路器
 20.6聲控裝置
 20.7燈和視覺信號裝置
 20.7.1指示燈、導向燈、信號燈、交換燈
 20.7.2應用:綠色信號燈
 20.8旋轉機械
 20.8.1旋轉機械一般符號
 20.8.2應用:交流電動機
 20.8.3應用:單相內部斷路保護器
 20.8.4應用:三相內部線路斷路保護器
 20.8.5過載(電流)
 20.8.6過載線圈
 20.8.7應用:雙金屬元件
附錄A 專業機構
附錄B 行業協會
附錄C 新制冷劑術語對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