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中國集體領導制變遷之「路」,探究集體領導制運作之「道」,剖析集體領導制治理之「術」,揭示集體領導制的歷史發展邏輯、制度創新內涵和國際競爭優勢,旨在增強制度自覺、樹立制度自信。
中國集體領導制是指由多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及其集體領導機制,體現為五大機制:集體分工協作機制、集體交接班機制、集體學習機制、集體調研機制、集體決策機制。
這一制度發源於毛澤東,重建於鄧小平,成形於江澤民,完善於胡錦濤,並不斷自我調整、自我修復、自我完善。
集體領導制比個人總統制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和決策優勢,它是具有深刻意義的制度創新和治道變革,大大超越了西方國家的「兩黨分治」、「三權分立」、「總統(個人負責)制」,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智慧和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
共和國識別碼
$468 -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408 -
理論自信:紮根中國沃土的思維之花
$198 -
托克維爾之鑰
$251 -
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
$26 -
制度自信:歷史與現實的理性形塑
$183 -
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271 -
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
$275 -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360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自由與財產
$355 -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360 -
我們走在大路上(1949-2019)
$459 -
政府論(英文)
$668 -
君主論
$189 -
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基本遵循(圖解版)
$204 -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成功
$251 -
公共服務合同外包:理論、實際運作與風險控制
$360 -
多層治理理論與實踐
$390 -
入黨培訓教材
$167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公民到領主
$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