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政治思想呈現為兩大政區格局,各自特點、發展趨勢截然不同。一大政區是三國兩晉南朝,特點是華夏政治思想居主導地位;另一大政區是十六國北朝,特點是少數民族政治思想居主導地位。在華夏民族政區,皇權逐漸衰弱,士族、權臣日盛,他們專斷朝權甚至頻繁易代,這導致政治思想衰落,宗教思想流行;在少數民族政區,最初是民族仇視,后來是民族融合,與之伴生的是漢化思潮及以華夏正統自居。經濟、政治重心的下移與社會奢靡和宗教思潮成正比,而與中央集權和國富兵強成反比。
-
作與不作:早期中國對創新與技藝問題的論辯
$256 -
肇造區夏:宋代中國與東亞國際秩序的建立
$355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
$281 -
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史記(全5冊)
$1,556 -
聽吳晗講史系列叢書:歷史的鏡子
$235 -
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
$303 -
武帝文教與史家筆法
$303 -
故宮五十年
$303 -
姚堯精讀資治通鑒(一):戰國變法
$303 -
中國回教史
$180 -
圖說中國文化史
$588 -
科舉史
$299 -
史記
$198 -
昭隆傳統之大美:中國文化如何成為全球治理的建構者
$459 -
歷史的敘述方式
$282 -
新政之後:員警、軍閥與文明進程中的成都(1895—1937)
$407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4)
$255 -
從《金瓶梅》到《清明上河圖》:吳晗讀史札記
$251 -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5)
$255 -
秦俑兩千年:關於秦俑的一切想像、現實與未知
$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