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文人雅士、書畫名家,一向重視文房用具,題詠或書信均講究用箋。中國古代箋紙亦有花箋、彩箋、錦箋等美名,為印有詩畫、琳琅雅致的信紙,是一種詩箋圖,也可視作一種國畫小品,既有信紙的實用價值,又可供藝術欣賞。通常紙質勻薄、細膩、柔滑,並印有淡雅而精美的圖案花紋,尤以名家繪稿者更具觀賞價值。箋紙起源於南北朝時期,至唐代開始有了私人專用箋紙。
相傳唐時名妓薛濤創制深紅色的小彩箋,獻酬名賢,裁書供吟,因染箋時用浣花溪水而稱「浣花箋」,又稱「薛濤箋」。宋代謝景初創制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十色箋,世稱「謝公箋」。至元代制箋,始於雜色粉箋上印金銀花飾,益增華美。明代以后,箋紙的藝術追求更講究圖案花紋。將箋紙輯成圖冊,則稱為「箋譜」。
-
陳師曾說中國繪畫
$397 -
羅斯金論繪畫:線條、光線和色彩
$303 -
中國繪畫橫向關係史:絲綢之路與東方繪畫
$894 -
中國畫論導讀:中國藝術通識名師精品課
$396 -
名畫中的數學密碼
$303 -
誰在看中國畫
$564 -
達·芬奇看到了什麼?
$236 -
二維形式基礎--設計素描
$198 -
視覺遊戲:如何讓你的設計講故事
$459 -
基於色彩藝術的繪畫設計
$334 -
藝術廣場--拉斐爾前派
$417 -
波提切利
$444 -
不可不知的西方美術史:名畫的誕生
$355 -
紅雲:論詩學
$407 -
蔣勳談梵高:燃燒的靈魂
$473 -
每天讀懂一幅世界名畫
$468 -
畫外乾坤:明清以來書畫鑒藏瑣記
$360 -
色彩解析:文藝復興以來的顏色發展史
$1,399 -
西方視野裡的中國畫家
$299 -
秩序之美:拉斐爾作品賞析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