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上海木偶劇團繼承了中國各類傳統木偶的特點,發展了海派木偶藝術。它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的木偶藝術在於不局限於表現傳統戲曲,而是更多地吸取其他戲劇表演樣式,如歌舞、兒童劇等。在表演手段上以杖頭木偶為基礎,又創造出許多新的木偶品種。

代表作《春的暢想》《賣火柴的小女孩》等在編導演、木偶設計、舞台燈 光等各方面對傳統木偶藝術都有重大突破,在國內外木偶藝術節上頻頻獲得最高藝術獎項。

本書對海派木偶戲的歷史、現狀、傳承人、演出技藝、代表作品等作了全 面介紹。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系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上級主管部門,指導並組織上海「非遺」名錄項目叢書的編撰、整理工作。參與本書編撰的多系上海木偶界資深從業者、專家。
 

目錄

總序
前言

都市文化搖籃里的海派木偶戲
萌芽中的海派木偶戲
爭奇斗艷的木偶戲
紅星木偶京劇團的崛起
精兵強將匯聚上海
百年大計育人為本
木偶人共同的節日
《中國木偶史》引起的思考和行動

海派木偶戲的拓荒者
終身痴心為木偶
兒童劇藝術家和木偶戲
海派木偶戲的一代宗師
木偶世家的傳人

天生我材為木偶
造就了輝煌時代的行家里手
新時代女演員的「鳳凰涅槃」
尋找木偶靈魂的大師
海派木偶藝術的「常青樹」

千樹萬樹梨花開
英雄木偶劇《小八路》
久演不衰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閃耀着奇光異彩的《紅寶石》
科幻引領神奇的《哪吒神遇鈦星人》
木偶舞台上《春的暢想》
賺足了孩子們掌聲的《賣火柴的小女孩》
體現海派木偶藝術精髓的小節目

江山代有人才出
藝術人生的「三級跳遠」
尋夢追夢圓夢
流淌在造型藝術指尖的真心真情
秀出自己,永做第一
心心念念演木偶
百花春色滿舞台

附錄
大事記
參考文獻
后記
 

在悠遠的中國戲劇史長河中,木偶戲歷來被諸多史家視為「百戲之祖」。

相傳,中國的木偶始於商周的圖騰崇拜,作為表演成形於西漢,而各種表演形式則盛行於宋。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木偶戲以各種形式遍布華夏大地,是廣大戲劇觀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一。

千百年來,木偶戲逐步形成了以杖頭木偶、提線木偶和布袋木偶為主的三大代表性木偶,這三大代表性木偶爭奇斗艷,各領風騷。而當歷史發展到了近代,又一朵奇葩出現了,它就是「海派木偶戲」。經過百年的探索和發展,海派木偶戲已成為當今中國木偶中最為重要的支派。

何謂海派木偶戲?它是如何形成的,其最重要的特征又是哪些呢?

眾所周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定義「海派」和「海派文化」的關鍵詞。同樣,這也正是海派木偶戲的形成與發展的文化基因。

回眸百年前,民間性極強的木偶扁擔戲從鄉村到城市走街串巷,深受民眾的歡迎。20世紀初,隨着城市經濟的發展,以演繹傳統戲曲為主的提線木偶和布袋木偶戲從江浙乃至全國紛至沓來,進入了上海,在各娛樂場所上演了眾多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傳統戲曲故事。五彩繽紛的木偶樣式決定了海派木偶戲在萌芽狀態中就有了多種木偶形式並舉的發展方向。20世紀三四十年代是海派木偶戲的萌發期。早期走出國門接受了國外文化教育的有識之士陳鶴琴、陶晶孫相繼引進了國外的木偶樣式,傳播了新的木偶觀念,同時,第一次把外國童話作品引入中國的木偶戲題材中,並指出木偶的表演形式是兒童教育的最好方式,徹底改變了木偶戲僅沿用傳統戲劇目的表演方式,對此后海派木偶戲的發展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身體力行的實踐者虞哲光積極投身木偶戲事業,通過舞台藝術實踐傳授了陳鶴琴的木偶戲觀念。那一時期的木人劇社、上海業余木偶劇社、上海木偶劇社以及中國木偶劇社,用新的木偶戲形式創演了《勘太和熊治》《畢竟是奴隸罷了》《原始人》《長恨歌》《天鵝》《阿麗絲的夢》《史可法》《貨運便車》《木蘭從軍》《精忠報國》《文天祥》《卧薪嘗膽》《岳飛》《快活的日子》等,這些劇目或觸及時事、抨擊社會,或介紹歷史故事、引進外國童話,用正規的舞台藝術處理提高了木偶戲的表現力,使得海派木偶戲在萌發階段就烙上了更多新文化運動的氣息。同時,多樣化的題材、獨特的木偶表現樣式,也使它走在了中國木偶戲發展的最前列。

1950年代是海派木偶戲多樣化發展期。江浙「四星五樂」9個木偶戲班闖盪上海。來自維揚木偶之鄉泰興的民間紅星木偶京劇團的木偶戲更為觀眾所喜愛,他們在大上海打拼得風風火火,從路邊「大棚戲」到俱樂部的舞台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錢時信、陳明蘭、劉榮寶、陳明達等前輩在木偶制作和表演上努力改良傳統木偶,通過與全國同行的交流,引進了正規的編導制度和各方藝術人才,根據觀眾所需借鑒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段,掙脫了傳統木偶戲的羈絆,清新活躍的表演藝術脫穎而出。他們所作的可貴探索是海派木偶戲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轉折點。《小放牛》《追韓信》《火焰山》《劉氏三兄弟》等改良木偶戲,在「四星五樂」民間木偶戲班中崛起,其探索求新精神為海派木偶藝術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1960年代起,海派木偶戲步入良性的發展階段。隨着上海文化新布局計划的出台,政府在「紅星木偶京劇團」的基礎上重新整合成立了上海木偶劇團,在藝術發展中貫徹了「為廣大少年兒童服務」的宗旨。兒童劇藝術家任德耀在劇團的規划中高瞻遠矚地提出海派木偶戲與兒童劇服務對象同是兒童觀眾,但海派木偶戲是獨具藝術個性的劇種,它必須擁有獨自發展的藝術空間。

上海木偶劇團的成立使得更多的專業藝術人士進入了海派木偶戲的舞台藝術實踐,他們不拘一格、大膽實踐,以張啟德、孫毅、陳志秋等為代表的編導和舞美設計引進了許多其他藝術的舞台樣式和處理方法,創演了一批與眾不同的海派木偶戲。在《貓姑娘》《高大的伊萬》《兔子和貓》《南京路上的好孩子》《南方少年》等劇中,編導把木偶與真人、木偶與皮影糅合在一起,舞台布景、人物形象設計成為木偶戲表演必不可少的部分,海派木偶戲的探索顯露出勃勃生機。

197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末,海派木偶戲進入了發展鼎盛期。藝術上有了更開闊的發展空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了海派木偶戲的追求。海派木偶戲在舞台藝術上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舞台藝術的完整性有了長足的提高。為更好地演繹各類題材,把杖頭木偶的特色發揮到好,由此而產生的海派特技木偶也成了全國獨特的木偶藝術類型,它為詮釋劇情、塑造人物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小八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紅寶石》等劇迅速在全國走紅,成就了海派木偶戲的一代輝煌。海派木偶戲以杖頭木偶表演高難度動作,把木偶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極大地提高了木偶的表現力,涌現了陳為群、周渝生等表演藝術家;編導張真、趙根樓、傅歆、邵鵬飛等,在各類題材的駕馭、開拓、詮釋上時常把不同的舞台藝術表現得花樣迭出;造型設計師沈長康、胡江、徐進、徐文琪等把各種美術追求融入木偶造型藝術之中,使之與木偶表演的關系得到更完美的詮釋;以王玉卿為代表的舞美設計嘗試着使舞台布景成為海派木偶表演的一部分;以張兆祥為代表的舞台音響師,在木偶劇舞台聽覺藝術的完美體現上,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丁言昭對海派木偶歷史研究也作出了努力的探索。《白雪公主》《迷人的雪頓節》《哪吒神巧遇鈦星人》《蛤蟆與鵝》《華山神童》等劇目贏得了「文化新劇目獎」、金獅獎全國木偶皮影大賽編導大獎等獎項。眾多的海派木偶戲編導后起之秀如何曉星、鍾曉婷、黃鶴明開始嶄露頭角,海派木偶人圍繞着木偶的觀念進行了無數大膽的實踐,開拓了木偶舞台1.7米台口的概念,使更多的木偶戲樣式得到了很好的實踐。海派木偶戲的舞台藝術呈現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繁榮景象。

進入21世紀,海派木偶戲踏着時代的步伐突飛猛進。10余年來,隨着對木偶概念的全新詮釋,海派木偶戲在發展求新中更注重造型藝術與表演操縱、表演手段與配音技巧的完美統一,木偶制作材料和裝置無縫的結合和舞台燈光技術的輔助及各種時尚的舞台藝術手段對木偶戲藝術的雜糅匯合,使得海派木偶戲舞台藝術活力四射,精彩紛呈。海派木偶戲的實踐者們嘗試了橫挑木偶、布擬木偶、隔離燈光作用下的海派木偶戲,經過《春的暢想》《賣火柴的小女孩》《媽媽的丑小鴨》《海的女兒》等劇的實踐,在全國木偶戲發展的低迷期,海派木偶戲卻以其精湛的獨創藝術創下票房的奇跡,贏得金獅獎最佳劇目大獎等眾多大獎,令全國乃至世界木偶同行刮目相看。

鄭國芳作為海派木偶戲傳承人,以《太白醉書》挑戰了海派木偶表演的新演技,其在海派木偶表演教學與理論的實踐上為傳承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人物造型設計師徐進博采眾長,在海派木偶的新類型和制作材料的運用上獨具匠心,作出了令人敬佩的貢獻;董永健、盧萍、王華、鄭湖柳等常年活躍在木偶戲舞台和教學第一線,成為深受兒童觀眾歡迎的海派木偶戲表演藝術家;翟羽為拓展木偶表演空間,在中國木偶舞台上第一次運用了隔離燈光的概念;一批新生代傳人更以出色的演技相繼成為海派木偶戲舞台的中堅力量,何筱瓊是海派木偶戲史上在金獅獎大賽中唯獨一名操縱、配音演唱的雙料得主,她操縱的仿制真人的新創木偶,顯現了演員自身與木偶同台的雙重魅力,成為光芒四射的「文廣之星」;而另一顆熠熠生輝的「文廣之星」是2011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木偶專業的許倩,她繼承了十幾個海派木偶戲經典劇目的角色,在各類中外木偶大賽上摘取了許多重要的獎項。目前,更多的新生代演員正在擔當傳承的重任並嶄露頭角。

海派木偶戲的興盛,得益於上海這座大都市的文化滋養,同時,它也以自己新穎的演出反哺了廣大觀眾,給一代又一代的小觀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培養了孩子們對戲劇的熱愛、美術的興趣、表演藝術的向往,成為孕育未來中國戲劇觀眾的搖籃。

2011年,海派木偶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對歷史文化的褒獎,更是繼往開來的召喚——百年海派木偶戲成長的每個腳步浸潤着上海城市的風貌,古老的「百戲之祖」在海派藝術的滋養下煥發了現代迷人的光彩。

百年來,海派木偶戲在滋生其成長的上海這片土地上,在特定的地理、社會、文化環境中,視野開闊而兼收並蓄,敢為人先而包羅萬象,糅合中外各種木偶樣式,借鑒各式舞台表現手段,不斷地求變、求新、求美,逐漸進入了「無法而法,乃為至法」的藝術境界。百年來,海派木偶戲浸潤着上海的滄桑和巨變而成長,成為上海城市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世紀以來,海派木偶戲借鑒中外木偶形成了新型的木偶樣式,在舞台藝術上緊隨時代藝術潮流,不斷追求卓越,以豐富多樣的題材和五彩繽紛的表現手段,在中國木偶戲領域中獨領風騷,同時對中國當代木偶戲的發展起着不可忽視的引導作用。

近年來,海派木偶戲參與國際交流更為頻繁,方式更為多樣。為更好地實現「走出去,請進來」,海派木偶從業者不滿足於遍布全世界30多個國家的商演足跡,繼續開拓國際交流市場,每年都要參與各種A類國際木偶大賽,並頻頻贏得大獎。自2009年至今,上海也已經成功地舉辦了三屆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在藝術節構築的平台上,海派木偶戲與世界木偶戲有了更深的接觸,也獲得了更多的了解。

近年來,盡管海派木偶戲在嚴峻的商業市場運作中歷經艱辛,但面對困境並沒有因此而沉淪。上海木偶劇團在小觀眾前來觀賞木偶的「兒童文化新天地」中,設立了一個海派木偶戲劇場,在那兒,小觀眾可以欣賞到賞心悅目、時尚而又不失古老的劇目;同時也在2000多平方米擁有885件精心收藏展品的木偶皮影展示大廳里,感受到了濃厚的文化藝術熏陶。有關領導在出席第2屆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並參觀了這個展示廳后,給予木偶皮影藝術以「小木偶,大文化」的高度評價。

上海木偶劇團編纂出版了有關中國木偶戲研究和舞台藝術實踐,以《小木偶大文化》命名的文集,該書出版后被學者譽為是「南宋《東京夢華錄》后再一次的對中國木偶藝術的記敘和總結」。海派木偶戲將以此為契機,更為廣泛地拓展舞台藝術實踐,續寫中國木偶戲的未來。

2012年,在成都舉辦的第21屆國際木聯大會暨國際木偶皮影藝術節上,上海木偶劇團有限公司的3D動漫木偶劇《八仙過海》脫穎而出,以國內參賽劇目排名第一榮獲大賽最高獎項「最佳劇目獎」。該劇以其精彩的故事,一氣呵成的藝術處理,首次把杖頭木偶表現手法與時尚的動漫藝術結合在一起。以年輕演員為主體的演員陣容,表現出海派木偶戲傳承和創新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受到中外專家的一致贊譽。

回首百年,感慨萬千,海派木偶的發展是一部不斷探索創新的歷史;立足當代信心滿懷,在幾代海派木偶人的共同努力下,海派木偶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堅定了海派木偶人努力傳承、保護、發展這門古老的藝術的信念;展望未來充滿理想,海派木偶戲在艱難的發展中定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植和關心。同時,海派木偶人也堅信:只要踏着時代的步伐,繼續發揚海派木偶戲的探索精神,定能不斷推出精品力作,繼往開來,前程似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