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3月號/2015 第160期 第160期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3月號/2015 第160期 第160期
定價:230
NT $ 115
  • 出版社:大石
  • 出版日期:2015-03-01
  • 語言:繁體中文
 

封面故事

21世紀雙城記
柏林和雅典可以被視為歐洲兩個極端的象徵,這兩座國都在許多方面都與一般人的預期恰恰相反:雅典僵化、緊繃,身陷困境而前途茫茫;柏林自由、不再威權,是歐洲最開放而兼容並蓄的城市。這兩座城市分別是現代歐洲的龍頭和吊車尾,卻成為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如今這兩座城市象徵著渴望統一卻分裂的歐洲。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歐陸南北之間深層的經濟與文化差異開始浮現。人均收入高出希臘五成、國內生產毛額(GDP)是希臘十倍的德國,自然地被賦予了老大哥的角色,在希臘,金融危機則讓醞釀了幾十年的問題通通浮上檯面。雅典政府雖然取得史上最高額的貸款,但貸款條件十分嚴苛。紓困方案對希臘社會影響極大,政府撙節支出的結果,到現在都還讓社會與個人吃盡苦頭。
柏林謹記歷史教訓,從歐洲的霸權形像脫胎換骨,成為自由的象徵,但它著名的自由精神可能因為城市太過發達而面臨威脅。柏林的繁榮建築在一座看似自由、其實經過審慎規劃的城市之上。雅典被自相矛盾的文化束縛,這個文化在最深層對權威的價值抱持懷疑。兩座城市面臨的問題分別是:如何對抗市場對城市發展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以及如何建立能夠取信於民的國家機構?眼前還沒有簡單的答案。
 
高齡台灣
根據國發會的人口推計,台灣目前65歲以上的老人人口占12%,並將在2025年邁向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20%的「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速度,名列全球第一。此外,衛生福利部最新數據顯示,台灣百歲以上人瑞之總數已創史上新高,台灣邁向「長壽國」。然而,百齡以上老人可能深受病痛之苦,或有認知障礙,這種情況下,高齡的生命對其本人與照護者而言,可能會變成漫長而沉重的負擔。本文在台灣人瑞總數創新高的此際,深入了解這些高齡人口的實際生活狀態,同時探討「長壽國」代表的人口老化趨勢下所隱藏的社會、經濟與醫療問題。
 
生命的光輝
生物發光的能力既稀鬆平常又魔幻神奇。魔幻神奇所指的是那種微微發光的迷人之美。稀鬆平常則是因為許多生物都具有這種發光能力。陸地上最為人所悉的例子就是會在溫暖夏夜中閃著亮光吸引配偶的螢火蟲。不過還有其他會發光的陸生動物,其中包括某些蟲子、一種陸生螺、數種馬陸、以及某些蕈菇。
但是,真正的燈光秀其實在海中。海裡的發光生物多到令人咋舌,比如說介形蟲,這種微小動物看起來像是有腳的芝麻籽,會發出閃光來吸引伴侶,宛如海裡的螢火蟲。還有雙鞭毛藻,或稱旋鞭毛藻,這種微細塵土般大的生物因為身上有兩根鞭毛、並且會做出迴旋動作而得名。只要周遭的水晃動,雙鞭毛藻就會發光;在黑夜中海泳或行船時偶爾會看見的大片光點或光軌,通常是雙鞭毛藻的傑作。
此外還有會發光的魚、烏賊、水母、蝦子、前面提過的櫛水母、某些種類的蠕蟲,以及海參。也有會發光的管水母目動物;這種凶惡的捕食者呈長條狀,又長又會螫刺的觸手像門簾一樣地垂掛下來。同時亦有會發光的放射蟲;這種變形生物的骨架由精緻的玻璃構成,典型上是以群聚的方式生活。更不用說還有會發光的細菌。確切地說,在已知所有會發光的生物群中,超過五分之四是存在於海中。
 
烽火下的流浪者
土耳其境內大約有160萬名敘利亞戰爭難民。另有800萬人或更多在敘利亞境內流離失所,或是在黎巴嫩和約旦等中途站勉強餬口度日。當然,這場戰爭也蔓延到鄰國伊拉克;那裡的伊斯蘭國狂熱分子將200萬名百姓逐出了家園。整個中東地區總計大概有1200萬人流離失所。這次難民危機將對中東地區帶來難以估量且深遠的政治影響。
作者在穿越中東途中,處處都見到絕望的男男女女因為敘利亞的那場多頭戰事而四處漂泊,有如船難後被沖刷上岸的殘骸。他們在約旦以一天11美元的代價幫人採番茄。他們在土耳其的街角乞討零錢。有些則在安納托力亞草原上的防水布棚下生活,以躲避城市中民族主義暴徒的怒火。土耳其一直很仁慈,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為難民提供住處和食物―但是敘利亞人仍然不斷地湧入。他們以極低的薪資為人工作,也壓縮了土耳其人的生存空間。這場戰爭早已不再只是觀乎敘利亞自身,而是波及了鄰國。隨著各個國家的難民營逐漸無法負荷,敘利亞內戰所造成的難民潮也導致了歷史性的人道危機。阿拉伯之春是否真帶來了春天?
 
地球的盡頭
空無一物是什麼模樣?三年來,我六度從故鄉澳洲遠赴格陵蘭尋找答案。我深受那片雪白空曠的大地吸引──那是一片毫無特徵的景色,完全平坦,冰朝四面八方往地平線延伸。
在這個偏遠地區拍攝是項寒冷、艱苦的任務。我在格陵蘭冰層上搭帳篷,每次一住好幾個月,風寒指數曾經降至攝氏零下50度,也曾有持續數日的風吹雪。在最惡劣的時刻,我想起家人和孩子,想著我撐不下去了。這不值得我冒這樣的險。
 

編者的話

面對高齡化
 
去年在一次對青年藝術工作者的點評會上,我看到了張國耀拍攝的一系列台灣人瑞的作品,印象極深。張國耀為了做畢業攝影計畫,選擇了在民國一百年時,拍一系列百歲老人的肖像。民國百年時拍百歲老人,這個主題算不上特別具有創意,然而在張國耀鍥而不捨的一一尋找台灣的百歲老人的過程中,讓人意外的情境卻逐漸浮現,讓我們不得不面對現代社會一個長期被忽略,卻又無法逃避的問題:社會的高齡化。
張國耀當時就發現,台灣百歲以上的老人超過兩千人(根據衛生福利部至去年8月底的統計,2014年台灣百歲
老人已有2525人)。他通過民政與社會單位,找到其中一些人進行拍攝。雖然也吃了不少閉門羹,但幾年下來,他竟也拍攝到一百多位百齡老人,與他們或他們的家人做了訪談。他發現許多老人雖然長命百歲,但生活狀態卻不像中國傳統賀辭描繪的那樣「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他們有些長年為病痛所苦,有些家境清寒,難以提供妥善的照護,有些人丁單薄,以致老無所靠。有些老人甚至告訴張國耀,他們的願望是快點走完生命的歷程。
不只是百歲老人有著這樣的苦悶,台灣愈來愈高齡化的社會,大多數家庭即將普遍面臨老人照養的困境。如本期雜誌中〈高齡台灣〉的專題(40頁)所報導的,在台灣仍享受「人口紅利」的1986年時,台灣每12.4名青壯人口可共同負擔照顧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到了2014年,已經是6.2名青壯人口負擔一位老人;而依照目前人口變化趨勢,到了2046年,每1.6名青壯人口就將負擔一位老人。如文中描述,即使在今天,許多家庭對老人照護的選擇十分有限,對讓老人安享晚年的共同願望有心而無力。在缺乏足夠的知識與資源時,面對愈來愈多家庭中高齡而失
能或失智的長輩,家人即便身心俱疲,也難以提供他們安詳平和的晚年生活。張國耀拍攝的影像中,老人混濁卻炯炯有神的目光逼視著我們,提醒高齡化是我們無法轉頭迴避的課題。每個人都將老去,隨著人口壽命的不斷延長,那一幅幅雞皮鶴髮、刻滿滄桑的面孔,將是我們自己的寫照。如果今日不去面對、處理這個課題,我們都將難逃「老大徒傷悲」的命運。
 

內容簡介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

國家地理原文版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每期都包含了多樣的主題如動物、自然、科學、科技、文化、歷史、旅遊、冒險、探索和地理,而其中許多珍貴的照片,皆為攝影師冒險得來的精心傑作,您千萬不可錯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