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央 12月號/2016 第96期

全球中央 12月號/2016 第96期
定價:128
NT $ 122
  • 出版社:中央通訊社
  • 出版日期:2016-12-01
  • 語言:繁體中文
 

封面故事

打造城市閱讀風景 獨立書店的文藝復興
 
相信不少五、六年級生仍對電影《電子情書》情節記憶猶新, 除浪漫愛情元素,片中也對在大型連鎖書店壟斷擠壓下,獨立書店的經營困境有深刻描寫。電影上映近2 0 年後的今天,網路化改變讀者消費習慣, 大型連鎖書店開始遭遇生存危機, 獨立書店反而逆勢找到新出路,愈走愈穩健。
 
 作家龍應台曾說, 「獨立書店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展現, 代表一個城市的文明面貌」。不追逐潮流、亦不討好市場的獨立書店捍衛市場多元性,讓文化思維不至被大型通路壟斷, 為知識流通開啟一條新道路。
 
 波特蘭「鮑威爾書店」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獨立書店美譽,書店占滿整個街區, 新書、二手書並陳, 是愛書人尋寶好去處,更是許多旅客的必遊景點。位於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亞書店」是文青聖地,文壇巨匠海明威也曾在此留下足跡。書店創始人曾說,「我打造一家書店, 有如小說家撰寫小說,希望人們推開店門,就像打開一本帶領他們進入魔幻世界的書」。
 
東京「雙子獅子堂」是家選書專門店, 店內販售的書籍不一定符合大眾閱讀口味, 但店主說一本書要賣個10 年、2 0 年都無所謂, 因為好書總會有人欣賞。台東「池上書局」是池上鄉內唯一實體書店, 店內的七個作家書櫃是鎮店之寶,這裡不僅是在地鄉民求學時的共同記憶,更結合在地特色,成為當地居民休閒交流的場域。
 
講究人性化友善互動,特色鮮明的獨立書店再度興起,或許也反映了人們對於當今數位化閱讀時代的一種省思, 本期封面故事〈書店獨立運動〉將帶您一探究竟。
 

編者的話

找個書店 窩一下吧!
 
 你有多久沒有去逛「真正」獨立、實體的書店了?拜網路之賜,多數人現在只要手指一按, 就可以從網路上購買到想要看的書籍,這也相對影響到實體書店的經營。然而,還是有不少人執著於實體書店是文化的一部分,堅持它有絕對存在的必要性。其中一個原因是網路書店無法提供的特色,就是書店員工與消費者之間的人性化互動。
 
 受到網路書店的普遍化衝擊,近幾年美國實體書店經營日趨困難,但位於波特蘭的鮑威爾書店則顯得特殊,這裡不僅只是賣書而已,還成為愛書之人聚集交流的社交場所。根據法國獨立書店運動數據,法國有近3,000 家獨立書店,是全球數一數二密集的國家。在獨立書店林立的巴黎,著名的莎士比亞書店是連觀光客都會去光顧的地方。
 
 在台灣,台東池上書局是池上鄉內成立最早及唯一的實體書店,店內整齊排著七個書櫃,都是名人、作家提供推薦的藏書。老闆娘坦言,書店一點都不賺錢,堅持要開下去的原因,「為的是池上人的一份記憶」。本期的封面故事〈書店獨立運動〉, 就讓我們帶您逛逛日本、美國、法國與台灣各具特色的獨立書店,沉浸在書香世界中。(詳見31頁) 
 
2016年進入最後一季,最受世人矚目的新聞之一,恐數11月初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被認為是「政治素人」的共和黨籍川普,打敗了民主黨籍的老練政治家希拉蕊.柯林頓。這個結果,一方面重挫部分美國主流媒體的民調,也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川普當選原因、上任後的可能作為,以及對台灣的影響等,本期也有精闢的分析。(詳見64頁) 
 
全球都在為如何提振經濟尋找良方解藥,為此,有些國家開出了開放賭場(亦稱博奕)與觀光連結的這帖猛藥,希望藉由發展賭場,帶動當地的觀光市場,進而增加人民的工作機會與國家收益。本期〈東南亞賭場經濟〉專題,不妨透視一下澳門、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這些左鄰右舍,當她們放手一「博」後,短期內似乎達到了預期成效,但隨之衍生的社會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值得觀察。(詳見53頁) 
 
看電影是一種生活享受,電影中的情節有時也是人生的一種寫照。看了前一陣子最夯的電影《屍速列車》嗎?這部戲在韓國創下觀影人數近1,200萬人次的極佳票房紀錄。而談到電影, 出了名懂得享受生活的法國人肯定不缺席。因知名導演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將台灣帶進國際電影市場;李安也積極催生中台灣影視基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期〈電影膠囊〉專題,帶您一觀韓國、法國與台灣的電影產業發展,了解電影人的期待與作法。(詳見93頁)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