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 7月號/2017 第295期

PAR表演藝術 7月號/2017 第295期
定價:120
NT $ 114
  • 出版日期:2017-07-01
  • 語言:繁體中文
 

封面故事

焦點專題Focus╱open

里米尼紀錄劇團
《遙感城市》 耳機引領的奇幻旅程


“Remote”,是一種距離,一種無形的連結、一種關係。

今年八月,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主要創作者之一,
導演史蒂芬.凱吉將帶著他遊遍世界大小都市的
《遙感系列》Remote X 造訪台北。

就在熱天午後的台北城裡,
與五十位夥伴一起戴上耳機、走上街頭、踏上旅程,
你們將成為城市中最奇特的景象,
同時也看見城市中那些不同於你們的他者。

那個在左耳與右耳之間迴盪的聲音,
好像也在腦袋瓜裡成了漣漪,
串起了全身的神經。

那是凱吉的演算法,
讓你跟著他,自主邁開步伐的畫外音,
那是牧羊人為你指引的迷津,
那是一段城市中的神話。
 

編者的話

舞台幕後的堅持

文字  黎家齊
二○一五年榮獲柏林戲劇盛會年度十大作品之一、由柏林德意志劇院所製作的《等待果陀》,即將於下月應臺北藝術節之邀,來台演出。這齣被稱為廿一世紀至今最好看的《等待果陀》,本屬於保加利亞劇場導演戈契夫所規劃的「貝克特系列」作品。大師因故病逝後,他長年合作的演員們、舞台設計、製作團隊,以及同樣來自保加利亞的新銳導演潘提列夫,決定接手完成這個作品。
他們所承襲並持續埋首實踐、試圖發揚光大的,不僅是戈契夫的劇場美學、海納.穆勒的語言之力,更從貝克特原先的創作發想、生命經歷中,尋找靈感。於是《等待果陀》在舞台視覺上的構成,其強烈的對比與奇妙的空間感,不僅恰似那幅勾起貝克特無限想像的《月下兩人》畫作,亦出自劇作家手中的一張明信片圖樣;演員們使用類似默片般的肢體技巧,除了更貼近貝克特的品味,那股不受控制、粗俗喧鬧、執著傻氣的鬧劇能量,也正是戈契夫作品中,重要的特色所在。而他們為何等待?波佐、幸運與果陀又是何許人?按照二○○九年皮耶.唐金所出版的專書論點,與貝克特在二戰時的特殊經驗相對照,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也出現了較為明確的指向。
若說如此多線交纏的背景──劇作家的構思源頭,經後世眾人抽絲剝繭而逐漸浮現;設計、導演與演員們貫徹著也傳承著他們共有的工作理念──而造就了這齣優秀的作品。那麼NSO即將演出的《三部曲》歌劇,則是浦契尼利用眾多角色、不同時代場景、悲喜交錯的跳接串連,所完成他創作生涯中的一大里程。因獨幕劇比賽敗陣,默默耕耘、醞釀數年,他破天荒地寫出了三齣獨幕劇、一加一再加一的奇特作品。浦契尼將這三部性質、結構完全不同,時間從廿世紀轉至十四世紀,地點又是巴黎又是翡冷翠,人物既有身世可憐的修女、見錢眼開的富貴人家、還有賽納河畔的船家夫妻,各自獨立又難以分割的三種故事,組合成比三聯畫更形獨特的歌劇奇想與奇觀。
最後,你知道當表演者在台上奮力演繹、盡力燃燒,謙虛承接不絕於耳的如浪掌聲時,在這看來榮耀的外表下,他們的付出是否真的換取了等價的報酬?本刊也趁著剛過的報稅時節,大家對去年收入記憶猶新的時候,在音樂、舞蹈、現代戲劇等三類表演藝術領域中,各抽樣查訪了十名表演者的年度收入狀況,並從中再邀約一位願意受訪的人,談談他們在現實世界中的經濟情況與想法。
 

雜誌目錄

封面內容:柏林德意志劇院《等待果陀》
攝影:Arno Declair
照片提供:2017臺北藝術節

總編輯的話Editorial
4  舞台幕後的堅持
   文字  黎家齊

專欄Column
演員的庫藏記憶
14  水滸人物的禪風
    文字  李立群

講古—舞思舞想
15  追憶風華(下)
    文字  古名伸

藝饗天開
16  是夜貓子,還是早睡早起乖寶寶?
    文字  范德騰

一字一劇場
17  前
文字  王嘉明

城市藝波Cities & Arts
紐約
18  《凱撒大帝》扮相如川普  公共劇院引爆藝術自由爭議
    文字  謝朝宗

錫比烏
20  阮劇團《馬克白》  受邀至錫比烏國際戲劇節演出  
    文字  陳思宏

倫敦
22  兩個月來遭逢三次恐攻  英國劇場嚴加戒備
    文字  洪信惠
 
巴黎
24  改編希臘史詩《伊里亞德》  法國受刑人演出搬上劇院舞台    
    文字  羅仕龍

編輯精選PAR Choice
26  2017女節  喚醒每個人心中的「女」   
以「女神」為主題  兩廳院中「遶境」演出
    文字  白斐嵐

28  飛舞在鍵盤之上的華彩繽紛     
史考特兄弟管風琴&鋼琴音樂會
    文字  陳相瑜

藝次元曼波HEART to HEART
32  提問與創作  愛情與孤獨
     陶冶 ╳ 蘇文琪
    主持  陳品秀  文字整理  張慧慧、鄭慕岑

封面故事Cover story/在巨大的空洞中《等待果陀》
40  以語言撞擊身體  以空間呼應戲劇
     《等待果陀》之前:戈契夫的團隊與他們的劇場
    文字  陳佾均

     訪《等待果陀》導演
44  潘提列夫  差異,讓每個社會更強大
    文字  陳思宏

48  從猶太難民到厭世代  活在當下的等待
     潘提列夫的《等待果陀》新解
    文字  耿一偉

TSO精選 TSO Choice/TSO年度歌劇
50  卡爾.奧福《月亮》  歌劇相伴認識自然
     劇情與音樂介紹
    文字  邱映潔

     「歌劇教父」曾道雄、旅美指揮陳美安領軍
53  打造一顆屬於台灣的《月亮》
    文字  李秋玫

即將上場Preview
     探討展示和表演之間的共生關係
56  踏入「社交場」  互觀互演、彼此交陪
    文字  辛怡澄

     印尼艾可舞團  從傳統走來
58  蘇布里揚托  跨界腳步反思當代
    文字  樊香君

     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60  盛夏創樂  隨夢想者引吭高歌
    文字  鄭逸伸

     布拉姆斯全本鋼琴作品音樂會
62  穿越時空的溫暖  世代傳承的見證
    文字  陳政廷

焦點專題Focus╱《遙感城市》 耳機引領的奇幻旅程
64  她說、你做,是誰的未來?
     里米尼紀錄劇團《遙感系列》
    文字  林冠吾

68  誰的城市?誰的政治?
     在柏林與澳門的《遙感》經驗
    文字  陳國慧

     專訪《遙感系列》導演
70  史蒂芬.凱吉  給你一場與演算法同步的虛實旅程
    文字  林冠吾

演出評論Review
74  社會、建築、自我的景觀敘事
     評荷蘭阿姆斯特丹劇團《源泉》
    文字  吳政翰

76  「後.真相」劇場與文本對決的真實
     評王嘉明《血與玫瑰樂隊》、高俊耀《親密》李銘宸、《戈爾德思:夜晚就在森林前方》
    文字  葉根泉

79  和而不同的日常蠕動
     評《時間沉默地改變了什麼─默默計畫2017》
    文字  林乃文

新銳藝評Review
80  箏樂交輝  綻放多元風貌
     評「箏峰綻放」音樂會
    文字 邱思笛

ARTalks
82  揭露抗爭中表演、觀看、與參與間的弔詭
     布拉瑞揚《無,或以沉醉為名》
    文字  郭強生

特別企畫Feature/地獄、煉獄與天堂—浦契尼的《三部曲》
88  從獨幕劇到《三部曲》  看浦契尼的歌劇路
    文字 羅基敏

92  新世紀潮流中另闢新局  三部合一的整體理念
     浦契尼的《三部曲》與廿世紀初的劇場美學
    文字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  翻譯  羅基敏

96  歌樂與故事  鋪陳哀樂人間
     浦契尼《三部曲》劇情概述與音樂介紹
    文字  張皓閔

      NSO歌劇《三部曲》導演
100  羅賓森  我的更動,是為了讓觀眾更了解這部作品
     文字  蔡永凱

104  浦契尼最佳詮釋者  再演浦契尼
      一晚演出完整《三部曲》 為NSO 30畫下完美句點
     文字  李秋玫

聚光燈下In the Spotlight
      現代舞者
110  簡晶瀅  她的醜與髒 迸發野獸能量
     文字  張慧慧

特別企畫Feature╱表裡泰國(上)外國人眼中的微笑之國
114  泰國旅遊,你「看」到什麼?
      包容多元的微笑大國  奇幻繽紛的觀光表演
      附:曼谷觀光劇場地圖
     文字  張慧慧

      台灣創作者眼中的泰國
120  許家維  古老事物已消失於日常,但仍存於傳統表演中
     文字  張慧慧

      台灣創作者眼中的泰國
123  陳武康  現代又傳統、融合又大膽的國度
     文字  張慧慧

      台灣創作者眼中的泰國
124  吳文翠  以祭儀身體與泰國少數民族接上地氣
     文字  張慧慧

      台灣創作者眼中的泰國
125  蔡凌蕙  泰國人對其音樂極為虔敬且自豪
     文字  蔡凌蕙

全球搶先看World stage
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新作
126  黃狄文《小王子》  在沙畫中悠然起舞
     文字  張慧慧

四界看表演Stage viewer
128  參與就是力量  沒有人是局外人  
      2017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
     文字  廖俊逞

132  身體作為當代文化的產物  
      威尼斯雙年展德國館的安.英霍芙《浮士德》
     文字  廖俊逞

紀念大師In Memoriam
華人樂壇的燦爛霹靂 
134  林克昌的傳奇一生
文字  楊忠衡

藝視窗News
138  兩廳院Open House活動  打開劇院之門
     文字  耿一偉、本刊編輯部

藝活誌Behind Curtain
Viewfinder
140  誰吃了我的夢?
文字  林奕華

表演人,報稅過後……
142  舞蹈表演工作者收入抽樣調查—過程說明與調查結果  
      文字  張慧慧

現身說法:舞者鄭皓
144  面對熱愛與生存  不悲觀也無法樂觀
文字  張慧慧

147  音樂表演工作者收入抽樣調查—過程說明與調查結果
     文字  李秋玫

現身說法:小提琴家梁茜雯
149  舞台是殘酷的  必須不斷「被看見」
文字  李秋玫

152  戲劇表演工作者收入抽樣調查—過程說明與調查結果
     文字  陳茂康

不現身說法:劇場演員趙先生
154  除了收入  還有什麼是可以期待的?
文字  陳茂康

藝@展覽
156  為機械注入靈魂之光
     文字  吳垠慧

藝@電影
157  篠田正浩  值得重新認識的日本巨匠
文字  田國平

藝@CD
158  三張當代音樂  迥異風格動我心
     文字  歐頭

藝@書
159  義大利餐桌上  享受音樂好味道
     文字  李秋玫

160  節目掃描
     整理  戴健宇
達人推薦—詹傑
常客推薦—嚴佩君
 

內容簡介

  華人世界唯一一本表演藝術雜誌。兩廳院發行,是品質與影響力的保證。

  內容涵蓋音樂、戲劇、舞蹈、戲曲、文學、電影等藝文話題。透過名家專欄、精采特別企畫、藝術家生命故事、跨界名人對談,及全球表演之推薦與評論,讓您貼近表演藝術的台前與幕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