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

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
定價:350
NT $ 160 ~ 315
  • 作者:賴青松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07-07-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82042
  • ISBN13:9789866782046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有時覺得,連自己也說不上來,究竟為了什麼理由,在經過三十餘寒暑交替,幾番人世因緣起伏之後,還是選擇回到土地上,回到這條阿公曾經走過的田埂路上。

  二○○四年春天,我結束在日本研究所的學業,回到睽違兩年的故鄉,下田扮起荷鋤戴笠的作穡人,大多數的朋友,包括一輩子學法律的指導教授在內,聽到我打算回鄉下種田,莫不瞪大了眼睛,加上一副懷疑的表情。或許只有自己才知道,這顆稻米的種子,早在青澀年少的時代,便已埋進了心田。

  十二歲那年冬天,因父親經商失敗,舉家遷回台中鄉間、那個原本只有過年過節才有機會回去的小村落。印象中滿溢著年糕香味、炊煙裊裊的阿公老家,對於生長在黑手家庭的自己而言,是個極大的文化震撼。如今回想起來,當時正值青春期的自己,有如經歷一次精神上的移植,一如在栽培蔬果時,將小苗由苗床移植到田圃上那般,雖然幼苗必須忍受根鬚撕裂的苦楚,然而當它定植到柔軟黝黑的沃土上時,令人難以想像的,無數新生細密的根系,竟由原本斷裂的傷口處萌發衍生,造就出更加茁壯的根系與體質。那整整一年的農村生活經驗,該是自己選擇這條道路最原初的起點吧。

  三十四歲返鄉歸農,並創立榖東俱樂部,「相招來作田,讓都市人也能吃到自己種的米」,就某種意義來說,這樣的夢想已然實現。有一群同願發心的朋友,一起出資租下田地,僱用一位田間管理員,種出同享一畝田的福分。

  曾經以為,農夫的工作就是種稻,現在才慢慢體會,農夫在田間阡陌中種下的,是自己的心。打從下田種稻第一天起,心中便有個小小願望,希望能在這五甲田地上,種出越來越多真摯的笑容!因為我始終相信,唯有更多人用心陪伴的土地,才能生產出真正滋養人們身心的食糧。

  如果您想感受春天的生命力,三月的插秧祭最是熱鬧;如果您喜歡手釀醬油的清香,別忘了八月回來坐坐;如果您想讓孩子們體會摸河蜆的滋味,十月正是肥美的時節,如果您只是想回味那古式壟榖機隆隆的聲響,每個月底都是我們碾米的時間,即使只是坐在穀倉裡,跟老阿伯話家常,您也會發現,人心的距離其實沒有那麼遠!這種跟大地季節相映的生命節奏,才是我心中最真切的想望。…

  賴青松是留學日本的法律碩士,但他最大的志願卻是當農夫!因為,赤足踩在土地上,他才有回家的感覺;因為他希望有更多人來親近農村,培養出帶著「泥巴味」的新世代;因為,每當看見小小秧苗映照在滿水蕩漾的田間,也映照在靜靜佇立田畔的榖東們心底,總讓他覺得:「原來,種田是這般美麗!…」

  《青松?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是賴青松移居宜蘭四年的田間筆記與生命思索。白天,他荷鋤下田,與泥巴稻秧為伍;晚上他提筆為文,將田間大小事與歸農心情一一記錄下來,輯成「榖東米報」,按月寄給穀東們。透過簡樸、勞動、回歸大地的生活,他說:「我只想好好做田,種出值得等待的幸福滋味!」

陳玉峰、陳來紅、何英超、梨山阿寶、夏瑞紅、蕭錦綿 熱烈推薦

作者簡介

賴青松

  新竹市人,1970年生。因緣際會下,短短的國中三年,從新竹竹北、台中大雅到台北永和,經歷了客家、福佬及外省文化的洗禮,也從市郊、農村走到了都市,體會到生活的各種可能性。尤其是鄉下阿公家一年的「農村留學」經驗,在無意間啟動生命潛在的「農民基因」,讓自己將屆中年之際,決心成為一個「志願農民」,也為眾人耕作心中的那畝田。成大環境工程系畢業,曾經在主婦聯盟工作,不斷思考共同購買的合作社理念,及民間社會力量的喚醒與參與,後來到日本取得環境法的碩士學位,二○○四年四月回到台灣,決定舉家遷到宜蘭,承租一塊農地,開始下田種稻,實踐有機農法及生態農法,並創立榖東俱樂部,以碩士農夫的身分,成為農委會新農業運動「漂鳥計劃」的代言人,並廣受各大媒體的採訪報導。著有《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30年傳奇》(遠流出版,2002),《青松?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心靈工坊出版,2007)是賴青松移居宜蘭四年的田間筆記與生命思索,在簡單的文字中,讓我們重溫尊重大自然、依戀土地、順天、簡樸、勞動的美好價值。

 

目錄

推薦序
田裡的一半-------------------7            李寶蓮
第一張農夫身分證---------10            夏瑞紅
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14    蕭錦綿
為朋友耕田的人------------------------20    羅時瑋
自序
回到阿公行過的那條田埂路-------24  

2005年
立春
二月   33 、 37
三月   44 、 47
四月   56 、 59
立夏
五月   68 、 71
六月   77 、 82
七月   92 、 95
立秋   
八月   105 、 107
九月   113 、 117
十月   124 、 127
立冬
十一月  136 、 139
十二月  148 、 151

2006年
一月     161 、 164
立春
二月     172 、 176
三月     184 、 187
四月     196 、 199
立夏
五月     205 、 208
六月     213 、 216
七月     224 、 227
立秋
八月     236 、 239
九月     245 、 248
十月     254 、 257
立冬
十一月   264 、 267
十二月   273 、 276

附錄
穀東幫農記事-----------282
回首來時路-------------292
春日相約來插秧---------294
歡喜收割有米樂---------298

 

回到阿公行過的那條田埂路
文=賴青松

  有時覺得,連自己也說不上來,究竟為了什麼理由,在經過三十餘寒暑交替,幾番人世因緣起伏之後,還是選擇回到土地上,回到這條阿公曾經走過的田埂路上。

  二○○四年這個春天,結束在日本研究所的學業,回到睽違兩年的故鄉,下田扮起荷鋤戴笠的作穡人(種田人),大多數的朋友,包括一輩子學法律的指導教授在內,聽到我打算回鄉下種田的計畫,莫不瞪大了眼睛,再加上一副懷疑自己耳朵的表情.。或許只有自己才知道,這顆稻米的種子,早在青澀年少的時代,便已埋進了心田。

  十二歲那年的冬天,因父親經商失敗,舉家遷回台中鄉間、那個原本只有過年過節才有機會回去的小村落。印象中滿溢著年糕香味、炊煙裊裊的阿公老家,對於生長在黑手家庭的自己而言,那是個極大的文化震撼。儘管自己後來有機會到國外旅行或求學,然而那種異文化的衝擊,似乎都沒有那次從都市回到鄉村那般強烈。如今回想起來,對當時正值青春期的自己而言,有如經歷一次精神上的移植,一如在栽培蔬果時,將小苗由苗床移植到田圃上那般,雖然幼苗必須忍受根鬚撕裂的苦楚,然而當它定植到柔軟黝黑的沃土上時,令人難以想像的,無數新生細密的根系,竟由原本斷裂的傷口處萌發衍生,不久造就出較移植之前更加茁壯的根系與體質,那整整一年的農村生活經驗,該是自己選擇這條道路最原初的起點吧。

  場景是一九八○年代的中台灣傳統農村,從城市倉皇回到鄉下的一家人,轉眼間,為原本即食指浩繁的老家帶來不小的壓力,而從沒幹過農活的都市孩子,也必須幫著分擔各種勞務。第一次舉起鋤頭的自己,手中沉甸甸的利刃,很快地在左腳拇指上留下一道鮮紅的傷口;從未拿過鐮刀的大妹,也在割稻時受傷縫了好幾針。儘管這些異文化的不適,給孩子們帶來許多精神與肉體上的壓力,可是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生活勞動的鄉村文化,卻也讓我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難以比擬的快樂。

  還記得那是個沒有衛生紙的年代,取代草紙的是阿公種植加工的麻草稈,上起廁所,同時還能聽見只有一牆之隔,與我們共享同一座水肥池的豬仔們濃濃鼻音的嘟囔。當時阿公還養著一頭母牛,專門為村人們犁田耕地,而年紀不大不小的我,則成了理所當然的最佳牧童,無論是艷陽高照的大熱天,還是大雨滂沱的日子裡,自己總是水田邊阿公的最佳搭檔。當水牛氣喘吁吁地來到田埂邊上時,你得把握最佳時刻,把一桶桶冰涼的溪水,給澆在牠幾乎快冒煙的脊背上。下雨的日子,阿公總不忘塞塊糯米糕給這個無處避雨的小孫子。

  有時難免覺得,或許那種蹲在田邊,和著汗水,雨水跟淚水的滋味,才是自己一路追尋的幸福也說不定。

  在插秧的季節裡,幫忙推秧車是孩子們的工作。到了收割的時節,如何把一包包的稻穀,用獨輪車順利推回米倉,是瘦弱的自己最大的煩惱。甘蔗的成長期,我們得幫著剝蔗葉;白菜頭採收之後,我們得幫著踩醃蘿蔔;菜苗剛發芽的那些日子,我們肯定有拔不完的草,再加上趕不完的蚊子。那時心裡頭只有一個念頭,期盼天公伯快點下雨,我們好收工回家休息。雖然田裡頭有幹不完的活,但也有孩子們享不盡的樂趣,身邊處處可見的蟲鳥魚獸,是鄉下孩子的最佳玩伴。直到現在,自己還忘不了荔枝園下挖到的那隻扁鍬形蟲,更懷念那隻從眼前遁入土泥的小烏龜。如果再說到那些阿公特意種在老厝前後的各類果樹,像是六月天的荔枝,七月天的龍眼、蓮霧、楊桃……還有那似乎怎麼也採不完、怎麼也吃不厭的土芭樂,口水簡直就要流下來。 
 
   說到這裡,連自己都有些難以相信,這些彷彿說不盡的童年往事,居然只是短短一年的回憶。國中二年級,隨著家人來到繁華的台北都會,展開另一段幾乎沒有任何彩色的年少時光,上課、補習成了生活的全部。雖然後來順利升上一流的高中跟國立大學,自己的心卻似乎永遠徘徊在窗外,期待著另一次振翅高飛的機會。

  幾年前,第一次帶著稚幼的孩子,回到內人的家鄉宜蘭,靠著日文翻譯微薄的工資,終於再度有了親近土地的機會。當時內心最大的動機,就是希望能給孩子一個自己曾經有過的、有錢也買不到的快樂童年。當岳父允諾借給我們那幾分地的水田時,心底升起的是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就像昔日嬉鬧相處的青梅竹馬,如今卻已長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那種重逢時的靦腆或許差可形容吧!

  二○○一年,這是自己的生命中,第二個有一方水田相伴的日子。因著從事無農藥栽培多年的好友何兄的支持,冒著被村人親友訕笑的壓力,自己決定嘗試完全不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自然栽培法,雖說這不過一分多地的水田,盈虧無關生計,但卻是對自己與土地互動的一大考驗。人是否能在不傷害土地的情況下,取得生養所需的食糧?

  在眾家親朋「無農藥絕對種不起來啦」的「保證」下,我們這艘孤零零的小船,就這麼在村人的注目中啟航。由於選取的稻種不同,我們播田插秧的時間比別人晚,再加上田裡福壽螺的肆虐及水位過高,一處處發育不良的稻秧,看來就像個面黃肌瘦、滿頭癩瘡的小可憐。好不容易把秧苗補完,不久卻又碰上生長勢減弱的問題,這時內心的沮喪可想而知。然而就在接近半放棄的情況下,自己卻發現才幾天沒注意,一叢叢的稻株已開始抽花結穗,雖然個小肥力不均,可是繁衍子孫的生命力卻讓人動容。或許是少了毒害生命的農藥,我們的田裡早就多了許多不請自來的嬌客,彩鷸、鷺鷥、青蛙、水蛇乃至於甲魚、黃鱔都出現在小小的一方水田裡,那種創造生命,有生命陪伴的滿足感,恐怕也只有嚐過這種滋味的人才能體會。
 
  二○○四年,在眾好友的護持下,自己再度回到這塊澆灌過汗水的土地上,真正嘗試當農夫的滋味。若非何大歌天馬行空的發想,再加上諸多 好友的響應,自己實在不敢相信,這種早在一年前便得出資入穀,天災時還得共同分攤損失的委託制度,居然能夠在短短幾年內吸引這麼多人的注意與參與,當自己在燦爛的七月陽光下,刈下第一把黃澄澄的稻穗時,老實說,那是一種再踏實也不過的感覺。在穀東出資、參與部分勞動,而田間管理員負責農務綜合管理,這種穩定而互信的產銷制度下,自己唯一需要費心的,便是如何在老天的應允下,陪伴守護這幾甲地的稻田,能有個豐收的好年冬。如今雙腳踩在泥巴地裡,還經常會想起過世多年的阿公,還有他那句穩住全家慌亂心情的話:「咱家食飯無差加幾雙碗箸。」是他這句話安定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也給了一個孩子千金難買的快樂童年。

  直到今天自己踩在這條泥巴田埂上,才知道,是腳下的這片土地,給了他這般俯仰無畏的勇氣,同時,也給了自己生命的方向!

推薦序

田裡的一半                     
◎梨山阿寶,本名李寶蓮,「女農討山記」作者

 
  第一次聽人說起青松穀東會,我好羨慕,那之前才剛嘗過一次果樹認養徹底失敗的滋味,當時我以一棵果樹五千元的代價,讓消費者認養,我擔任平日所有的管理工作,也歡迎認養者隨時來「鬥腳手」。消息寄給朋友,朋友再傳給朋友,收到二十多個認養訂單,但沒人依約預先付款,當然也沒人說要來工作。梨子成熟了,一個個打電話,一個個說沒空,客人不提是否代採代寄?我也不好意思再問。看著名單上的最後一個號碼,我頹然放下聽筒沒有撥號……梨子採完,也賤價賣完,那位唯一沒接到電話的朋友,說已找好朋友要來,說,說我怎可食言背信……而青松竟然擁有一票忠實的穀東,花錢還幫忙下田!
 
  幾年後第一次見到青松,在一個座談會上,話題圍繞著回鄉青年的心路,以及對農村新貌的願景。言談中感覺到這人的心是泥土養出來的,厚實,蓬勃,迎向朝陽,也承受得起風雨。在新農業價值觀上有同樣植根於泥土的契合──做為一種產業,農業可能已是夕陽;但做為一種全方位的生活選擇,它絕對是朝陽!讓我們一見如故的想法是:務農不該只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生活信念、一種與土地存亡與共的全然交付,一個自我完成的課題。
 
  我想起一九九三年,我在太魯閣初次嘗試種植,還不敢想做真正的農人,租了新城立霧溪三角洲上的一分旱地,開始怯怯地摸索泥土與植物。每當菜蔬經歷慘烈的地上蟲啃、地下鼠囓,以及空中鳥啄之後,還有一丁點收成,就會迫不及待想與家人朋友分享。讓朋友吃著那些老硬的玉米,細瘦的青菜、自己則悉心挑撿著滿是蟲隻和孔洞的菜葉,往往一頓飯得花上兩個小時打理不為過,一天大部份的時間算都花在張羅食物上面了!也曾經揹著二十多公斤長「腳」畸形的蘿蔔搭火車回台北過年,家人欣然分享──我其實並不知道他們到底有多欣然,可是因為親手種植而驕傲,因有些微成果而盈滿喜悅;因為盈滿所以必得分享!我想這種喜悅與驕傲足可以動搖任何人心中的不以為然,或讓他們已到舌尖的質疑翻轉回去!
 
  一回也算鄉下長大的朋友到我田裡,我快樂地一一介紹一分地上的二十六種作物,指到空心菜時,朋友驚問:「這是空心菜?」顯然顛覆了她對空心菜的印象:「怎麼這麼……」,我靈機一動:「空心菜有兩種,這是旱地細葉的品種。」她哈哈大笑:「恐怕是農人有兩種吧?」我不忤反樂,順著她的機靈思考下去。
 
  生產食物當然是農人的天職,但食物不也有兩種嗎?一種有形、有能量與滋味的食物,維持人的肉體;另一種是無形的精神糧食,滋養人的靈魂。二者其實不可分,但在食物變成純商品交易時,它無形的一半也隨之流失。人的身體愈是養尊處優,靈魂愈是衰弱。一般人對自足生活的陌生,對土地環境的漠不關心,都是因此而起。
 
  被嘲「農人有兩種」的我,如今更加肯定第一種農人只生產作物的一半,第二種農人生產著作物的全部──包括他們自己從土地吸納的精神、成長的心靈與生活的智慧。不過,這無形的附加物也只能賣一半,另一半要靠買者自己去發現、收取;而且這一半賣的人不但不會減少,還會隨著買者收取愈多而長養愈豐,所以聰明的青松不只賣出這一半,還親自帶著他的穀東去發現另一半……
 
                                   
第一張農夫身分證
◎夏瑞紅,「榖東俱樂部」榖東、中國時報浮世繪副刊主編
 
  耕讀生活是古代知識份子的尋常歲月,但現代「提筆的」多拿不動鋤頭,而「拿鋤頭的」多提不起筆;雖然田園夢從沒斷絕過,但已很少人敢跳下田、真把種田當志業。既會拿鋤頭又善於提筆的青松,顯然是那「很少人」中非常耀眼的一位。
 
  說「非常耀眼」,當然不只因為骨瘦嶙峋的他有種專注而發亮的眼神。
 
  青松是日本國立岡山大學環境法碩士,曾任職於台灣生態研究中心、日本生活俱樂部生活協同組合、台灣共同購買中心(主婦聯盟)。這樣的學經歷,讓父母師長不能不擔憂他選擇種田,是不是「頭殼壞去」?更奇怪的是,人家種田努力提高收成、多賺點錢就好了,他種田要組個「榖東俱樂部」(二○○四),還要講究什麼自然農耕,都不怕養不起妻兒似的。哪知他在二○○五年真的種出自己的「青松米」,榖東俱樂部也俱樂至今,期間各大報紙電視雜誌都跑來專訪,連農委會推出「漂鳥計畫」鼓勵轉業務農,都請他當「代言明星」。
 
  「榖東俱樂部」是青松視為農業「師父」的何金富所設計的,先召募一群人以分購稻米的方式預約契作,並撥一份微薄月薪「聘僱」青松為「田間管理員」。這辦法同時解決了小農在投資和行銷上的難關,也提供渴望吃到「自己的田種出來的米」、又幫助台灣農田以自然方式復耕的有心人,一個創新的參與方式。這種「榖東」制度後來也帶動不少「新農夫」,在台灣各地紛紛響應「起義」。
 
  青松說,回頭看自己上學受教育的十多年,其實並沒學到太多,千篇一律的考試訓練,只讓人遺失了最基本的自信。而何金富這個根本沒唸完大學的「回頭浪子」,居然在把自己「嫁接」回童年最熟悉的鄉野大地後,再次重獲精采新生。這般生命的實例鼓舞他勇敢去走自己一直想走的路。
 
  青松這一路走來「步步用心」的最佳「證據」,除了榖東們堅誠的向心力之外,就是他每月親筆書寫的A3單張黑白影印「榖東米報」──<自己種的米>。每次閱讀青松的手跡,看那嚴謹端莊的一筆一畫(有時外加頑皮的美術字標題和兒童插畫),還有他與四季風雨蟲鳥交手的田邊心情日記,我都深深感動歡喜,為這傳說已被物慾功利奴役的年代,仍有不屈的浪漫和自由的腳印。
 
  青松對農夫有個可愛的定義:「一種需要赤足踩在泥土地上,才感覺回到家的人種。」他提到回歸這種「人種」最初的變化,發生在指尖腳底──那粗厚的老繭死皮,便是他領到的「第一張農夫身分證」;接著是,內心那把尺慢慢放鬆放軟,不再強求限期成事,而專注看著當下有什麼事可做,就從容量力而為,然後坦然接受一切結果。所以,問他種田最困難的挑戰是什麼?他的回答是:「不管土質氣候順不順都保持心平氣和,順天敬人。」
 
  本書主要內容即來自每期的米報,這裡面不只有青松優美的文采、深刻的自然哲思,和對農耕生活的純粹熱情,更有一群希望故鄉「農文化」復活永續的台灣人老老實實的腳印。
 
  讀過這本書以後,您不一定會跟青松一樣去領「農夫身分證」,但您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所吃的每一粒米,忽然有了全新的意義──那可是天、地、人共同創作的作品! 
  
 
 
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記「穀東俱樂部」的萌芽                               
◎蕭錦綿,《天下雜誌》資深文稿指導,詩人。現移民澳洲。
 
當代的遺憾,常常就是不認識當代。
也因此,當代的視野往往看不見當代。
青松和他的「五百玩人」,這一群互稱「林冰友」(你的朋友)的穀東,以自己種米為互動,基本上,大家的力量來自──反當代。
 
  長久以來,這些分別沉潛在台灣各角落、社會各階層的人,不管是三十歲或五十歲,是家庭主婦、青年學子、電腦工程師、受薪階級或老闆、老師,大家的共同焦慮是──吃飯安全的焦慮,飽受污染的台灣土地的焦慮,回歸自然追尋無路的焦慮,展望不到未來的焦慮。
 
乾淨的食物,何處可得? 
人與土地,如何重新連結?
做一個人類的好祖先,下手處在那裡? 
 
  一場消費者與生產者的另類相遇,使得「穀東制」一觸即發,創新了台灣委託種植的事業,甚至連組合形式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一群在主流價值之外另闢蹊徑、不信台灣土地青春喚不回的朋友,一起出資租下了田地,僱用了一位代耕的農夫,一點一滴開始自己種米。
因緣際會,剛剛從東京取得環境法學碩士的青松,沒有經過太多的猶豫,徒手赤腳踩入稻田裡,成為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新佃農。
而始終在背後用力推動的,則是半輩子一直在泥土中鑽研,朋友們常常笑他,為探索人類更理想的生活「盡鑽牛角尖之力」的阿富,青松筆下的何大哥。
定位自己是「田間管理員」,網路運作和米報的發行,使得青松「宜蘭種田、四方穀東參與」成為可能。從選種、播種、育苗、插秧,到風害、蟲害、鳥害、水害,在青松的即時報導中,大家無役不與,共同呵護一方水田一粒米;尤其是一年三次的「穀聚」,大家透過吃同樣的米,開始在冷漠的現代社會裡,認起「遠房親戚」,共同實現心中的那畝田。
 
 
  修補一道台灣人生活中早已失落的現代斷層,以青松為代表的「穀東俱樂部」,三年來,不斷引起社會的共鳴。那一年,為天下雜誌編輯年度特刊 『夢想300』,報導正在追尋自己生命意義、生活風格的年輕世代,青松是屬於挑戰未知、在靈魂的最深處拓荒、一個事業版圖的創新者,當大家都說「他瘋了」以及父親無數的咆哮中,青松堅持走自己的路,留給生命一個開放的夢想。
 
  這個現代新手農夫的種田筆記裡,青松反覆的探索、面對不同的挑戰和質疑,他更不時的描繪自己的夢想──腳踏滋養自己生命的土地,尋求一條人與天地同在的情感線索,在種田吃飯的同時 也建立起對社會發聲的管道。

  真正支持這個知識份子農夫「種田吃飯」的,是他的心靈股東美虹,她鼓勵青松「只有做自己,才能長長久久」。

  許多人難忘,在天下雜誌特刊 『夢想300』裡,一幅稻田裡青松一家人的合影,其中傳遞著一個台灣核心家庭、腳踏實地的勇氣和力量。

  親切的鄉談,是閱讀青松耕稼筆記的另一種收穫。那些幫忙除草的銀髮幫農團、教做醬油的阿姑、隔壁的坤旺嬸婆、論斷蟲害的老鄰長…….不知不覺的,我們彷彿觸摸到台灣農村死寂已久的心跳,一幅農村質樸的生活圖像,透過青松耕耘筆記的深刻觀察和紀錄,又重新活了過來,呼之欲出。自從鄉土文學論戰以後,三十年來,這是第一次,我們又讀到了有文學面貌的台灣農村。
 
 
  人人回歸農作也許是陳意過高的烏托邦,但這一群自許為開拓的種子,超越一般價值的衡量,「穀東俱樂部」在現世吵雜、當代膚淺中,掙扎出土。
以種田來反當代,以反當代來帶動當代,這是穀東們心照不宣的盟約。
有別於一般的有機農作,除了訴求吃到安心健康的米之外,穀東們共同呼喚的更是一種『走過從前、回到未來』的心願,響往一種擁有台灣特色的現代人文生活方式,追尋在台灣DNA裡絕無僅有的一種精神上的新古典。
 
記得三年前,曾寫下日記:
 
2003年8月8日,晚餐桌上
吃到自己種的米,
一種不必修飾的幸福,從口水中滿溢而出……。
年近半百,生平第一次知道「一樣米飼百樣人」
更正確的說法是「百樣人種一樣的米」
下半年,有500個家庭,
餐桌上,吃的是自己種的米。
生活在台灣,
第一號幸福方程式,
就是自己種米。
在宜蘭冬山,
有溪哥與湧泉的所在,
我們實現心中的那畝田。
 
從一粒米開始,透過青松的用心灌溉,「穀東俱樂部」這株帶有台灣新古典精神的青芽,正在向春天出發。

 

內容連載

七月天,輕颱來襲搶刈稻
古早人講:「夏至,風颱著出世。」果然一點也沒錯,雖說今年的第一號颱風珍珠,早在立夏後便早早出世,不過真正颱風的旺季,還是要等到夏至左右才真正展開。時值陽曆六月下旬,蘭陽平原的梅雨已結束,燦爛炙人的陽光恣意灑在每一吋土地上。原本下湖仔山腳下飽受稻飛蝨危害的稻仔,這回也逮到重生的機會;再加上瓢蟲軍團的適時馳援,本已顯得顏色枯槁的災區水稻,居然又光鮮亮麗起來。雖然稻穗縮短、米粒不良的傷害已經造成,但那股「打斷手骨顛倒勇」的堅韌生命力,也讓自己不禁振奮起來。

只是心底卻開始有另一種隱憂。記得何大哥曾經說過,只要夏日晴空持續兩週,肯定在太平洋的某處有颱風形成。而今年從6月14日的晴空烈日以來,除去一兩次雷陣雨之外,幾乎持續了三週以上的艷陽天。果然,3號、4號颱風接連成形,當3號艾維尼颱風從東北角外海輕輕掠過,帶來蘭陽平原罕見的酷熱焚風夜,原還以為今年老天爺總算手下留情,誰知4號碧利斯颱風緊接著直撲東台灣而來,整個蘭陽平原的稻田瞬時動起來,望著只有六、七分熟的稻田,究竟是要刈抑是唔刈?去年同樣的難題,再度逼自己面對考驗……。結果是,我們連刈稻仔機的排班搶收隊伍都擠不進,連續第三年接受颱風的洗禮。雖說我們的稻子最終逃過了倒伏的命運,自已卻再一次深深感受農人受天地擺佈的宿命……

又見稻飛蝨
——6月14日,大自然再度讓自己見識了她的奇妙,就在去年的同一個日子,成群的瓢蟲開始在稻葉間飛舞,讓飽受飛蝨摧殘的稻仔,有了喘息的機會——

「哪會擱安呢?」望著稻株上密密麻麻成群盤據的跳仔(thiau-a,稻飛蝨),心裡頭有股說不出的挫折跟無力感。自從有過去年稻飛蝨危害的經驗,自己雖還不至於到聞蝨色變的地步,卻學會了時時關注天氣的變化,只要梅雨鋒面徘徊不去,持續多日陰霾細雨的日子,總會神經質地下田撥撥弄弄,看看稻仔基部是否潛藏了這個可怕的敵人。

根據氣象局的說法,今年5月2號開始算是入梅(*1),也就是梅雨季節開始的日子,不過雨水似乎不若想像中來得早,儘管天空陰霾不展,偶爾也還能見到太陽小小露臉,可以說是典型的「晴時多雲偶陣雨」。然而同在台灣島的另一端,前山的西部平原及山區,卻陸續落下豐富的雨量,此時正值當地一期稻作弄花抽穗的時節,雖說及時雨紓解了春旱缺水的窘境,卻也多少帶來稻榖受粉結實不良的影響。地處後山的蘭陽平原,受到雪山跟中央山脈的屏障,幾乎是梅雨季節中累積雨量最少的地區,雖然因此免去豪大雨的侵襲,卻也帶來整整一個多月陰溼難以舒展的沉悶天氣。對於喜愛日照、通風的水稻來說,這段漫長鬱悶的日子,可說是繼幼年期的福壽螺之後,最大的難關與試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6
    $160
  2. 二手書
    53
    $185
  3. 二手書
    54
    $189
  4. 二手書
    54
    $190
  5. 新書
    79
    $276
  6. 新書
    79
    $277
  7. 新書
    79
    $277
  8. 新書
    8
    $280
  9. 新書
    85
    $298
  10. 新書
    88
    $308
  11. 新書
    9
    $315
  12.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