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

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
定價:300
NT $ 60 ~ 450
  • 作者:吳承紘關鍵評論網
  • 出版社:月熊出版
  • 出版日期:2017-11-2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512623
  • ISBN13:9789869512626
  • 裝訂:平裝 / 18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台灣社會十年關鍵字!
不只是「貼近」,第一本由台灣人定義台灣社會的書籍!

  10K是要談什麼厚度/厭世代談什麼成功,
  活著就已經是成就!
  他們不悲觀,但是,也不樂觀-畢業背學貸,上班即窮忙。
  如果生活裡沒有一些小確幸,那還真的不如死了算了

  他們是九○年代前後,啣著滑鼠出生,素質最優秀的一代,也是在變化劇烈的年代中,徬徨、不安,疲憊地尋找光亮的「厭世代」。

  這樣的厭世感,是一種對處於貧流層低薪生活的自我嘲諷。

  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是厭世代們共同的困境。

  台灣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低薪導致年輕人失去夢想,在經濟壓迫下失去生活,整日被錢追著跑,因而成了厭世代,甚至就這樣落入貧流層再也無法向上流動。他們將何去何從,透過個案的訪談、數據探討與學者專家的研究,本書將一一呈現厭世代的生活與工作樣貌,並嘗試找出厭世代迷途未來的方向。

  之所以會有「厭世代」這個詞彙誕生,就是因為「厭世」這兩個字不只是網路的流行詞彙,更是年輕人的生活態度,那是一種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改變,走鋼索般的人生,彷彿只要一個斷裂,生活立刻會陷入困頓。

  本書如實且誠懇地書寫,期盼能改變現狀,透過個案探討讓大家彼此理解、互相尊重,反映當下與當代的台灣社會。

本書特色

  嬰兒潮、M型社會、下流老人……種種描述台灣社會的名詞都是來自於翻譯、國外社會,只能「貼近」;終於,有了一本由台灣人定義台灣社會現況的書籍,實際採訪個案、瞭解他們的現實處境,走入青貧階級。讓圖表與故事訴說,屬於這座島嶼上年輕人每天睜眼必須面對的,真實。也讓本書成為「愛拚就會贏」的世代,與「厭世自嘲」的一代,對話開啟的橋梁。

名人推薦

  立法委員余宛如、勞工/《做工的人》作者 林立青、圖文創作者 消極男子、網beauty陳沂、許毓仁、厭世少年樂團、厭世動物園 厭世姬、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士範

  「如果可以不厭世,誰又想要很厭世?」-網beauty陳沂
  「年輕人要用自己的價值,去定義這個時代」-許毓仁
  花錢買快樂,但首先你要先有錢。-厭世少年樂團
  「厭世代是這一代台灣年輕人的現況,但我們依然懷抱著很多希望」-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 楊士範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承紘


  關鍵評論網專題副總監。

  雲林人,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系畢業。曾任行銷企畫、編輯、公關,記者,自由撰稿與攝影。著有《我們都相信秘密》,攝影協力《七種民宿的旅行》、《散步阮台南》等。

  於關鍵評論網所策劃與撰寫的《獨老者的餐桌》專題,曾入圍二○一六年亞洲卓越新聞獎視頻類與英國TheDrum的年度網路專題報導獎。

關鍵評論網

  The News Lens 設立於二○一三年八月。我們是一群對於現今媒體不滿又想要做出一些改變的人。有一直在媒體產業的編輯,有多年在海外各地工作的專業經理人,還有對於網路技術有熱情的開發者,以及一群對於我們這個夢想有興趣,願意一起幫忙的實習生、朋友以及許多外稿作者。

  我們夢想中的媒體是除了陳述事實之外,還能夠提供多元、不同方向的觀點,並為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不同平台提供各自適合閱讀內容。也讓社交網路世代的使用者,能夠更輕鬆的分享、討論和參與他們有興趣的議題。
 
 

目錄

給下一輪厭世代的備忘錄 吳承紘

Chapter 1  厭世,才能活下去的諷刺
無從抒發的不滿/官方認證的「青年低薪」/如何定義「低薪」/學歷貶值的時代

Chapter2 台北篇|念資管的麵包師傅—學用落差的覺悟
走進深夜烘焙坊/所學非所用,虛耗的十年/22K的受害者/有興趣,才能做下去
被錢追著跑的現實/沒有「小確幸」,月光族會活不下去

Chapter 3  台中X台北篇|被壓迫的新鮮人—兩個看似極端的追夢人
學歷無用,卻是基本/職場中打拚,跳舞中作夢/青貧,越來越貧/厭世,是一種自嘲/閃閃發亮的買屋夢

Chapter4  高雄X台南篇|我還能怎樣-再怎麼努力也沒用的現狀
薪資鴻溝,分隔南北/北部充滿工作機會,南部物價持續上漲/買不買房都為難/被剝奪合理居住權的台灣年輕人/不努力,是為了追夢與生活品質/沒有沙灘椰影,而是絕望的南國/現實的「一個月一萬元生活」/降低物欲,達到理想生活/譴責受害者的社會

Chapter5  企業主的聲音|中小企業經營者也厭世的現實
慣老闆現形記/中小企業經營者也厭世的現實/面對危機,如何轉變/窮忙,慘中之慘的服務業/成長的GDP,無感的百姓

Chapter6 政府的責任|藍綠雙拚,近二十年來拚了什麼
中小企業的困境/我們在拚誰的經濟?/政府的挑戰-中小企業與厭世代/找病因,台灣中小企業為何沒賺錢/下沉台灣的四個困境/已讀不回,避而不談/青年立委如何解/台灣法規與現況,讓愛台灣者心急如焚

未完待續……
世代對立?其實是缺了一座橋/走過,厭世姬的心內話

番外篇|人生勝利組的觀察
全面停滯的薪資,失速的低薪列車/「人生勝利組」眼中的厭世代/走出厭世:離開台灣/結語

附錄
各註釋原始連結
每月收支表範本
 
 



給這一輪厭世代的備忘錄

  某個晚上,辦公室來了一位要找我們共同創辦人Joey的年輕人,突然他和創辦人一起走到我座位旁,原來他說,他一定要跟「厭世代」這個專題的負責記者聊聊。

  年輕人一開口便是道謝:「謝謝你寫厭世代,我非常感動。」這其實是在整個專題上線之後,許多讀者給我的共同回饋;然而他接著的話,反而感動了我。

  「你知道嗎,當我把報導內的圖表,也就是講花費那邊的圖表,拿給我爸媽看的時候,他們終於能夠理解我的處境了。」世代之間的不理解造成誤會,誤會則進一步撕裂世代,醞釀衝突,這就是目前厭世代所碰到一切困境的源頭。促進世代之間的理解,是我寫作這個專題的最大動機,沒有互相理解,厭世代的困局絕對無法解決。這位年輕人用我們的「厭世代」專題,跨出兩個世代互相理解的第一步,我相信這是個開始,也是解決厭世代困境的第一步。

  專題的擴散能力有限,還有很多人並不知道或了解厭世代的困境,甚至自己身在其中而未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讓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做專題的前期資料蒐集時,曾經與一位某國立大學經濟系畢業,已經工作兩年的年輕受訪者聊。當時她說28K的工作可以接受,也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覺得在這個大型的家族企業裡沒有順暢的升遷管道,所以考慮未來要換工作。聽到她說28K的月薪,我嚇了一跳,因為這比我所預期還要低很多,讓我心頭重重一驚的是,原來現在的起薪竟然低到這樣的程度。我必須坦承,在製作專題之前,我不認為青年貧窮的情形有多嚴重,是存在,但不嚴重。

  聽完這位頂尖大學畢業的上班族分享,我接著跟她分享自己的一段經驗,換她訝異到說不出話。

  一九九五年,大二暑假,在高中學長引薦之下,我去擔任兼職保全人員,但領的是全薪。工作算輕鬆,被分派在一家知名本土企業的總公司擔任警衛;從七月到八月,連續工作六十二天,每天十二小時沒有休假,日復一日從板橋搭火車到鶯歌再轉搭公車通勤上班。結算工資時,我領了56,000元。對,你沒有聽錯,當時的基本工資是每小時62元,一個燒臘店的豪華三寶飯是50到55元,一天零用錢只有100元的我還捨不得吃。到了二○一七年時薪調整為133元,如果在台北吃三寶飯,一小時基本工資大概能找個10到20塊錢,然而新鮮人起薪跟二十年前比,似乎沒有相差太多?

  我大學畢業那年(一九九八年)的基本工資是15,840元,但當時普遍認為一個大學生的起薪就要三萬以上。事實上,我在二○○二年退伍後的第一份薪水是27,500元,雖然不滿意但還可以接受,勉強算是基本工資的兩倍。在我的強力要求下,公司在三個月後調薪到三萬元,之後穩定成長。但現在呢?基本工資為21,009元,年輕人理想的起薪是多少,實際上拿到的起薪又是多少,是基本工資的兩倍以上嗎?

  那位年輕朋友聽完後嚇到了。或許我們可以想想,二十多年前一個沒人要做、還得找大學生兼差的工作,為什麼薪水和二十年後一位國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差不多?這個國家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感謝這位受訪者讓我看到活生生血淋淋的低薪實況,讓我下定決心從貧窮探討這個世代所面臨的問題,並試著去找到問題的源頭,找到答案;也感謝其他所有的受訪者、專題上線之後給予回饋的讀者,讓我更進一步理解年輕世代的困境。深切期盼文章的每一個字、圖表上的每一個數字,都是讓世代互相理解的起點,讓我們一起面對這個世代困境。

  《厭世代》這本書就是答案,一份給厭世代的備忘錄。

 
 

內容連載

Chapter 3  台中X台北篇|被壓迫的新鮮人—兩個看似極端的追夢人
 
學歷無用,卻是基本

 
沒有未來,或即使看到未來也無法做些什麼,是厭世代的共同困境。由低薪所衍生的問題,除了最現實的生活開銷,失去對未來想像的能力,才是最大的問題。王隆甫找到自己的未來,勇敢地往未來前進,卻過著被錢追著跑的生活。而從南投到台中工作的林秋容(化名),也同樣生活在這樣的困境當中。
 
「我就是22K的受害者。」紮著馬尾,穿著樸素的林秋容,帶著戲謔的表情對我說。在她樸素的外表下,很難想像工作之外,她還是一位業餘國標舞舞者。
 
林秋容二○○八年大學畢業之後,原本擔任學校為期一年的約聘助理工作,但計畫後來沒有獲得經費,於是林秋容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失業,之後透過系上老師的媒介,前往台中一家老字號企業開始實習。此時,遭受金融海嘯衝擊的台灣,為了挽救失業率以及縮短「產學落差」,由教育部於隔年推出「22K」方案,原本希望可以帶動一波企業聘僱,提高就業率的效果,卻讓許多工作的起薪就此定錨在22K上下,產生拉低社會新鮮人起薪的反效果。於是林秋容就像王隆甫一樣,成了22K方案最直接的受害者。
 
其實林秋容在接受媒合之前已經先在台中找過工作,雖然她認為台中的工作機會不算少,但大多是傳統產業,對於教育背景的她而言,顯然可以選擇的機會不多。除去傳統產業,剩下的職缺大多是餐飲服務業,或行政助理、編輯等文書相關職缺。林秋容把目標鎖定在出版社,然而「編輯就是22K、23K,業務高一點,25或26K。」,心想這樣的薪水如何在台中生活?
 
更讓林秋容奇怪的是,即使去飲料店應徵,對方卻會問她哪是一間大學畢業。「我只是去飲料店工作還要問我讀哪間大學?」其實店家的問題一點也不奇怪,二○○六年後,大專以上程度的勞動力成為市場主流,許多原本只需要國高中學歷的工作,大學畢業生應徵已經不是新鮮事。
 
由於求職一直不是很順利,林秋容只好接受媒合在企業實習一年,領取22K的薪資,但實習期滿之後林秋容並沒有獲得這份工作。經過考量,林秋容決定回學校念書「洗學歷」。因為大學念的科系招生情況不佳宣布倒閉,林秋容成了學歷孤兒,再加上求職期間所受到的低薪震撼,所以她決定回學校拿個碩士學歷,期望讓自己在就業市場中可以更有「身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
    $60
  2. 二手書
    23
    $70
  3. 二手書
    26
    $79
  4. 二手書
    3
    $90
  5. 二手書
    33
    $100
  6. 二手書
    37
    $110
  7. 二手書
    5
    $151
  8. 新書
    79
    $237
  9. 新書
    79
    $237
  10. 新書
    79
    $237
  11. 新書
    79
    $237
  12. 新書
    79
    $237
  13. 新書
    79
    $237
  14. 新書
    88
    $264
  15. 新書
    88
    $264
  16. 新書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