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

近代上海的公共性與國家
定價:216
NT $ 188
 

內容簡介

本書以「社團」為中心,以上海的城市社會為舞台,對中國近代地區社會的結構及其公共性的特點,以及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作了考察。認為從帝政后期開始,「社團」便根植於中國社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相互進行結合的基礎。在近代上海,「社團」除了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起作用之外,還成為民族運動得以發展的基礎,而且擔負着都市社會的公共職能,支持了近代上海的城市發展。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便在「社團」的活動中培育、發展起來。本書作者在詳細占有資料探究這些團體如何從傳統向現代轉變,如何在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中發揮作用,來闡述上海社會公共性與公領域的特點,讀來讓人感到實在、可信。
 

目錄

序言
序言
致中文版讀者
序章問題設定以及本書的視點
引言
一、中國的社團與地域社會
a.社團
b.由社團形成的地域社會
二、公共性與公領域
a.公共性
b.公領域
c.公領域的特征一:地方精英領導的社團的巨大作用
d.公領域的特征二:國家與社會的協調性,以及官、公、私之間容易
混淆的關系
e.公領域的時代變遷
三、近代變革中的社會與國家
a.地方自治與「地方公益」——中國近代的公共性
b.社團與民族主義、國民統合
四、本書的背景與結構
……
 

20世紀80年代以降,上海史研究在海外中國學界備受重視,課題繁富,會議頻仍,人才輩出,佳作迭現。截至2001年,西文世界以上海史為博士論文者,競超過三百人,復復駕乎關於中國其他城市研究成果之上,謂之顯學,洵非過譽。

海外上海史研究群體中,日本學者自成特色。作為上海史研究重鎮,美國伯克利、德國海德堡、法國里昂,各有承托研究群體的實體,或為東亞研究所,或為中國研究中心,薈萃資料,聚攏人才,申請經費,承接課題。日本則不然,無論東京或京都,本土或列島,都沒有一個上海史研究人才相對集中的大學或研究所,但他們照樣搞得有聲有色。考其原因,關鍵一點,就是日本有一個上海史研究會。這也是日本人團隊精神的體現。

日本上海史研究會成立於1990年,是一個純粹的民間學術團體,由日本各學校、研究機構中對上海史有興趣的學者自願組成。他們自籌經費,自立課題,自辦讀書會、研討會,發表論文,出版書籍,十多年來,從未間斷。其靈魂為會長古廄忠夫先生,中心人物之一即本書作者小浜正子博士。

自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后,公共領域或日公共空間問題,成為國際學術界許多學科的熱門話題。20世紀90年代最初幾年,涉及中國近現代史的國際會議,幾乎每會必議,每議必爭,從哈貝馬斯定義的內涵、外延,到中國資料的取舍、詮釋,各執一端,莫衷一是。這方面的成果相當可觀,有討論漢口商人作用者(羅威廉),有探索浙江地方士紳作用者(蘭金),有研究同鄉組織者(顧德曼),有研究由報刊而出現的中間地帶者(季家珍)。本書的選題,自與這種國際學術背景有關。

我對本書最為贊賞的,主要還不是選題,而是研究方法。作者沒有從詮釋、演繹「公共性與國家」的概念出發,而是在詳細占有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上海慈善機構、救火會等團體的深入研究,溯其源流,述其沿革,析其功能,探究這些團體如何從傳統向現代轉變,如何在國家與社會的關系中發揮作用,論述上海社會公共性與公領域的特點,最后令人信服地說明,慈善機構、救火會這類社會型聯合方式,和以此為基礎的公共性,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經驗的產物,內涵相當豐富。這種從歷史的自身邏輯出發而不是套用流行概念的方法,得出的結論,讓讀者感到實在、可信。

日本學者治中國學,在窮盡史料、縝密考證方面,每每令人嘆服。這一特點,在本書中也有突出反映。慈善機構、救火會資料,本來比較零散,對於外國學者更加難以尋覓。小浜博士探幽索隱,沿波討源,查報紙,翻檔案,終於清晰地勾勒出這兩大團體的歷史脈絡,其功夫之深,令人贊嘆。

我初識小浜博士,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那時她在復旦大學進修,一邊讀書、一邊帶孩子,還要擠時間查檔案,做研究,常常在滬東、滬西之間來回奔波,橫穿大上海。這種對學問孜孜以求、樂在苦中的境界,每一個了解她的人無不佩服。其后,我們歷史研究所與日本上海史研究會多次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幾乎年必一聚,我經常讀到小浜博士的論文,對她的研究課題和學術見解有比較多的了解。《上海史研究譯叢》醞釀選題時,我立刻推薦了她的大作。值此研究上海史的力作在上海出版之時,小浜博士索序於我,我自然樂而序之,並為此感到十分榮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