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二戰後的德國經歷了東德、西德的分裂狀態,而後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統一,現在又成為歐盟的重要組成國,這期間德國人民可謂嘗盡了世事變遷的辛酸和血淚。兩德統一不是小孩子畫畫,簡簡單單地去除地圖上的那條國界線:體制轉型、蘇聯撤軍、貨幣統一、政府機關合並┅┅他們的努力始終不懈。 德國還是一個二元的聯邦制的民主國家,地方政府在德國的政治制度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與民眾的日常生活更為息息相關,通過它,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更為豐滿的、立體的德國!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德國地方政府的譯著。全書主要以制度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德國地方政府體制的重要制度和結構。集中關注地方政治和行政領域的制度結構,內容涉及地方政府設置、地方政府區划結構和人口規模、地方民主、地方政府法規、地方政府組織結構和行政管理改革、地方政府人事問題、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狀況等內容,並討論了國際背景下德國地方政府的發展。
 

目錄

序言
第1章 德國地方政府的歷史
1.1 19世紀:基於有限民主之上強勢地方自治的出現
1.2 動盪戰爭歲月中的地方自治
1.3 1945年之後民主的地方政府之再引入
第2章 德國聯邦制與政府架構中的地方政府
2.1 聯邦與州政府
2.2 作為更重要的新(超國家)政府層次的歐盟(EU)
2.3 地方政府
2.4 政府架構中地方政府影響決策和政府制定的機制和渠道
第3章 地方政府的結構、數量、規模及區域界線
3.1 地方政府的結構
3.2 地方政府區划改革
第4章 地方民主
4.1 代議民主傳統下的地方政治共同體
4.2 直接民主的來臨
第5章 地方政府與市民社會
5.1 地方公民政治參與的擴展與延伸
5.2 市民社會的擴展
第6章 地方政府法:趨向民選議會和直選(行政首長)市長相結合的二元制模式
6.1 歷史背景
6.2 1945年之後的發展
6.3 20世紀90年代早期以來的直選(行政管長)市長改革風潮
第7章 地方政府職能——壓力下的傳統地方政府模式
第8章 地方政府的組織、行政改革和現代化
第9章 地方政府人事
9.1 一般公務員和政府雇員系統
9.2 地方政府人事結構
9.3 地方政府人事政策
9.4 薪資標准
9.5 教育和培訓
第10章 地方政府財政
10.1 地方政府收入
10.2 地方財政預算
10.3 當前地方政府的嚴重財政危機
第11章 德國統一進程中的東德地方政府
11.1 地方政府的體制轉型
11.2 地方及縣政府的區划改革
11.3 制度重建
11.4 人事結構
11.5 地方政府新的組織和人事結構的運轉情況
第12章 國際視野下德國地方政府的發展和現狀
參考書目
譯後記
 

本書專為中國讀者(學者、實際工作者、學生及其他有興趣的人)而作,它是一本關於德國地方政府制度的入門瀆物。

中國讀者對德國地方政府的興趣,可能源於以下多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國際觀察家一致認為,以比較視野來看,德國地方政府在國際上處於「強」地方政府體制的行列,因為它將特別的政治功能(各種不同形式的地方民主)與強大的行政功能(執行其職責范圍內廣泛的任務和功能)緊密結合在一起。以此點而論,德國地方政府體制常常被看作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市(鄉鎮),同屬於一個制度群體和「家族」。第二,傳統德國地方政府的「多功能」模式,其特征是功能的「雙重性」,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履行地方自治的職能,同時,它們還要執行由州政府所分派委托的任務;這便導致出現了一種特定的地方自治與國家委托職能二者在制度上的「融合」。第三,東部德國地方政府的發展引人注目,因為自1990年以后,東部德國地方政府曾面臨許多因從高度集權的國家組織(這是民主德國的特征)向聯邦分權制(這是聯邦德國的特征)轉型而導致的典型問題。

本書主要以制度分析的方法,集中關注地方政治和行政領域的制度結構(政府體制),麗很少論及地方政治或地方政策(正如在英語世界中有政體、政治和政策的區別一樣)。這種制度分析的方法乃是基於這樣一種假設:「制度是關鍵」,也就是說,各種「制度」提供了根本的制度框架(政治體制),在這一框架內,「政治」(如行動者權力和利益的沖突)和「政策」(如決策與實施)得以發生,這些過程也主要受這一框架規約。因此,以我們的觀點來看,對這些制度和架構的深刻理解與對地方政府和政策的准確理解乃是不可或缺的,因為地方政治舞台和政治世界,對公民的福利和共善來說乃是最為基本的。

通過對德國地方政府體制重要制度和結構的考察,本書從以下幾個章節展開,主要內容如下:

第1章介紹了德國地方政府的一些歷史背景。

第2章是關於德國聯邦制、分權制政治和行政體系中地方政府設置的一些基本信息。

第3章主要探討包括縣和鄉鎮的地方政府的區划結構和人口規模,對地方政府區域改革的影響將予以強調。

第4章描述德國地方民圭。首先討論了1945年后地方民主、代議制民主原則的復興,隨后則是關於地方議會在地方治理中的角色。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干,草接民主的原則通過引人地方全民公決而得到了加強。

第5章中對地方共同體的「市民社會」維度將予以強調,其外在表現包括社會運動、自治團體和「志願」部門的出現等。

 第6章將集中探討地方政府法規的發展,這些法規是每個州的立法職責。新近引人的直接選舉市長(行政首長)制,作為將地方(政治和行政)領導權放在新的制度基礎上的重要一步,將給予特別的關注。

第7章首先剖析了德圖地方政府的寬泛職責和功能(多功能模式),包括地方自治的職能和州政府所委托的任務,即其∵二元性」職能。然后討論的是,在新近的強大「外部」因素諸如全球化、歐盟的市場自由化政策、新公共管理運動和地方政府內部嚴重財政危機的影響下,傳統地方政府模式所發生的變遷。

第8章將討論過去30年以來德國地方政府組織結構和行政管理的改革。我們尤其注意最近的新公共管理導向的改革,它在德國是以「新治理模式」的名目進行的。

在第9章中,對地方政府的人事問題,包括職業訓練等方面的規定,將給予討論。

第10章介紹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狀況,並將着重討論地方政府目前所面臨的日益嚴重的財政危機。

在地方層面,第11章所要闡述的是,1990年后,原民主德國所經歷的從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向聯邦分權憲政體制的制度轉型。

最后結論部分簡要討論了國際背景下德國地方政府的發展和狀況。

如果本書能提供給中國讀者關於德國地方政府的一些有用信息,作者也就心滿意足了。 

赫爾穆特·沃爾曼(Hellmut Wollmann)
2003年7月於德國柏林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