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修訂版)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修訂版)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戲劇理論是一個自成系統、有其獨特性質的理論思想體系,它在中國古代綿延了近千年的歷史,而至上世紀初趨於終結。在這漫長的發展進程中,由於眾多理論家的卓絕創造,積累了十分豐厚的戲劇理論遺產,充分顯示了一個文明古國卓越的理論造詣。

本書探討中國古代觀劇觀念和理論形態的演進軌跡,並以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宏觀體系的三大理論分支——曲學、敘事理論和搬演理論為中心內涵,探索中國古典戲劇的理論體系、理論特色和價值功能,進而揭示古典戲劇理論的民族性格。
 

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是一座非常豐富精深、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人類文化寶庫。近三十年來,由於人文社會環境的相對寬松,長期陷於簡單、僵化、滯後的學術研究界得以逐步甦醒,禁區也日漸減少,這一領域的研究有了明顯的長進,觀念在不斷變化。通史、斷代史、文體史、專題史、專家研究;專書研究等各類書籍,均有各抒所見、反思舊說的特點,資料選編、詞典、目錄等方面也有不少書籍出版,便利後學。這就為自由探討,溝通思想,互相補充,推動學科建設,共同提高研究水平,開拓新的發展境界提供了若干科學基礎。這是大家久已企盼、期望達到的。時代要求我們學人的,就是各就所能,力求有所創新,有所成就,把過去不能想、不能做的工作勇於承擔起來,把千百年來先賢們在其思考與實踐中,分散、潛在、蘊涵著的精華因素擇取;生發出來,為建設新文化盡力。組編在這套「中國務體文學理論史叢書」里的五部著作,是研究中國古代包括詩學、詞學、戲劇、小說、散文五種主要文體理論發展歷史的專門著作。這五種古代主要文體的理論;既有一致,即帶普遍性的因素,因各體彼此都屬文藝創作,又都具有中華民族生活地域、歷史發展的特色,—當然有共同點;但亦由於文體的差異,各自產生和成熟的時代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也不一致,所以其間必然存在某種差異。有同有異,形成了古代各體文學理論遺產豐富多彩與復雜交融的局面。
在古代文論研究上,盡管近三十年來已有不少進展,在學術總體滯後的年代能有進展,確已不易。仔細想來,包括我自己的工作在內,疏漏不足之處還是很多的。例如古代重要的文論家大多是創作家,都讀過當時的許多作品,他們中有些還是創作大家,而即使不最突出的,創作經驗也極其豐富、廣博,他們的見識主要即從其中總結生發出—來。他們的創作,或多或少流傳至今。我想,研究他們的理論、觀點,如能與他們留傳下來的創作、與他們讀過的作品聯系起來探討,當可大有裨益。對他們所評所論之何自而來,是否完全正確,有何質疑,精在哪里,對後世的影響所在,可能還會
有點新的收獲。文論家們當時的文化背景、社會環境、閱讀要求,是有些直接資料可參的,同樣有助於說明他們評論的意義與價值。有些重要作家並無專門論著,但散見的論點不少,有過很大影響,因無專著,未予注意,遺漏很多。如蘇軾,他留下可見的文論資料應算最為豐富精卓,卻因無專著,在文論史上的突出地位仍不夠顯著。司空圖、嚴羽、葉燮、劉熙載諸家,誠屬大家;之列,但論述時多只注目於其顯著的部分文字,而少以他們的文集作為必要的補充。現時的大部頭著作,每每成於眾手,有其成績,但感貫串不足,線索未明。總之,過渡時期,趨勢已在前進,增加了大量成果,
自應感謝已有的勞績。而若從「系統工程」這種科學認識來考察,則今後可以繼續努力的空間確還非常之大,端賴同行們進一步共同努力,對存在問題,多;作針對性的;深入探討,更多更好的成果一定能產生出來,前景是無比光明的。
組編在這套「叢書」里五部書的著者,全是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資深的教授、博導、專家,我的多年同事和朋友。這五部書除《中國古典散文理論史》之外,在十年前已分別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和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過,受到讀者歡迎,現在早已買不到了。他們在原著的基礎上,一直在繼續鑽研探討,無論在資料和觀點上,都又有了充實、變化及新的創獲,感到應對原著有所修訂與補充。他們這種負責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令我欽佩。寫法各有特點;展其所長,可與前已出版過的國內幾種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歷史的著作互為參照補充。我得以先睹為快,甚為感謝。並略談我對這一研究領域的感想,請大家指教。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