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作者幾年來零散隨筆的一個選集,編輯成三個部分。
廟堂:皇權游戲中的知識分子這一編說的大致上就是皇帝(皇權)與文士的關系。在皇權陰影下,中國知識分子的某些智慧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實,早期的儒家講「湯武革命」,講「受命放殺」,甚至幻想老百姓的意願可以與天命統一起來,這是董仲舒、程朱等人所不敢想的。然而預防和限制皇權的機制終究沒有發展起來,隨著治統和道統的合而為一,中國傳統政治更陷入了一片絕望,直到清末民初,才露出一條縫的希望。清代儒生,每下愈況,再無往昔氣象,如人們所說「理學家好色,漢學家好貨」。
江湖:隱性社會的生存、奮斗與理想
這一編可以看作是《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一書的補充。游民想成為韋小寶,嬌妻成群、富貴不盡,還有做皇帝一般的尊嚴,那是向往;掙扎於江湖,輾轉於溝壑,這才是現實;當然也有揭竿而起的,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農民戰爭,其主心骨大多是游民。但游民造反,最初的目的是求生,然後才是做官發財,造反不過是無權者向有權者討價還價的一種手段,所謂替天行道、「殺了鳥皇帝,自立新皇帝」,更多地是屬於文人們的心思和主意。至於江湖,不僅是游民奮斗的空間,而且也是個蓄水池,城鎮破產的工商業者往往積聚於此。傳統社會工商業的發展,沒有形成市民社會,卻產生了它的一個替代物,這就是江湖。
當代武俠小說的俠客多出於幻想,而古代的游俠卻是某些人的一種生活方式,是他們對生活的一種選擇:由於各種原因,一些人自願地充當社會良心,承擔社會道義,敢於向主流社會的法律和輿論挑戰。它不是走投無路者的歸宿,而是不受物質生活困擾的人們奢侈性的追求。
民命:有一個賤視民命的傳統
珍愛生命是現代社會的主題,可是在歷史的長河里,民命賤於螻蟻。儒家講「仁」,講「溫良恭儉讓」,有愛惜生命的理論;然而人們經歷的卻多是暴政與酷刑。暴政與酷刑培育了暴民,形成了暴力的接力和歷史的輪回。於是才有了一治一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走出這個怪圈,我們還要在文化與制度上作許多思考。
-
逃避統治的藝術
$303 -
跨越(1949-2019):歷史的軌跡
$251 -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成功
$251 -
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26 -
托克維爾之鑰
$251 -
新時代優秀黨員幹部的八大修煉
$235 -
新中國財稅發展70年
$324 -
入黨培訓教材
$167 -
跨越(1949-2019):理性的選擇
$251 -
唐代兩浙州縣職官考--歷代方志所載唐職官新考補正
$616 -
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
$275 -
君主論
$189 -
孟德斯鳩:政治與歷史
$292 -
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英文版)
$773 -
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基本遵循(圖解版)
$204 -
跨越(1949-2019):不懈的奮鬥
$251 -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 黨組討論和決定黨員處分事項工作程序規定(試行)
$31 -
工會工作實務培訓速成教材
$288 -
多層治理理論與實踐
$390 -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