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

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趙園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10812
  • ISBN13:9787301110812
  • 裝訂:平裝 / 51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學術史叢書之一,全書分明清之際文化現象研究和明清之際士人話題研究兩大部分,內容涉及談兵、游走與播遷、師道與師門、君主、文質、井田、封建等,適合古代古代制度研究者參考學習。

所謂學術史研究,說簡單點,不外“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通過評判高下、辨別良莠、敘述師承、剖析潮流,讓後學了解一代學術發展的脈絡與走向,鼓勵和引導其盡快進入某一學術傳統,免去許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學術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壓在紙背的“補偏救弊”、“推陳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強調。因為,當你努力體貼、描述和評判某一學術進程時,已有意無意地凸顯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學術追求。
 

目錄

“學術史叢書”總序
上編 明清之際文化現象研究
第一章 經世任事
任道與任事
有用之學,有用道學
政、學之“一”,仕、學之“一”
專門知識、技術之為用
經世之文
“政治中的人性”
附說理財
第二章 談兵
危機時刻的書生談兵
明亡後的追論
談兵制(之一)︰“寓兵于農”
談兵制(之二)︰督、撫之設
明末政局中的文武
火器與明末軍事
結 語
附關于唐順之晚歲之出
第三章 游走與播遷
游民與游士
特殊時世的山水、邊塞之游
宦游、游幕、游學、傳道之游
流寓與播遷
第四章 師道與師門
“師”之一名
關于師道
所謂師門
講學之于師道
私學風味
余論 所謂“士風”
作為方法論的士風論
士風演變論︰關于有明一代文化變遷的描述
士風比較︰清代文化批評借以展開的形式
在整體論的視野之外
下編 明清之際士人話題研究(續)
第五章 君主
原君
君一臣
余論
第六章 井田、封建
井田
封建
三代
第七章 文質
說“文”
文質︰世運與文運
儒者文論中的“文”
理學語境中的文人文論
文與學︰經學復興中的“文”論
附錄一 易堂三題
關于易堂
用世與謀身
策士姿態
豪杰向慕
附錄二 廉吏循吏良吏俗吏——明清之際士人的吏治論
清官廉吏
循吏良吏
俗吏吏治
征引書目
後記
 

所謂學術史研究,說簡單點,不外“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通過評判高下、辨別良莠、敘述師承、剖析潮流,讓後學了解一代學術發展的脈絡與走向,鼓勵和引導其盡快進入某一學術傳統,免去許多暗中摸索的工夫——此乃學術史的基本功用。至于壓在紙背的“補偏救弊”、“推陳出新”等良苦用心,反倒不必刻意強調。因為,當你努力體貼、描述和評判某一學術進程時,已有意無意地凸顯了自家的文化理想及學術追求。

其實,此舉並非今人的獨創。起碼黃宗羲的《明儒學案》、江藩的《國朝漢學師承記》已著先鞭,更不要說梁啟超、錢穆各自獨立完成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至于國外,同類著述也並不少見,單以近年譯成中文的為例,便有古奇的《十九世紀歷史學與歷史學家》、丹尼爾的《考古學一百五十年》、尼古拉耶夫等的《俄國文藝學史》、勒高夫等的《新史學》,以及柯文的《在中國發現歷史》等。

即使如此,90年代中國學人之熱衷于談論“學術史”,依然大有深意。一如黃宗羲之談“明儒”、梁啟超之談“清學”,今日之大談學術史,也是基于繼往開來的自我定位。意識到學術嬗變的契機,希望借“辨章學術,考鏡源流”來獲得方向感,並解決自身的困惑,這一研究策略,使得首先進入視野的,必定是與之血肉相連的“20世紀中國學術”。

當初梁啟超撰寫《清代學術概論》,只是其擬想中的《中國學術史》之第五種;今人之談論“學術史”,自然也不會以“20世紀”自限。本叢書不只要求打通古今,更希望兼及中外——當然,這指的是叢書範圍,而不是著述體例。

無論是追溯學科之形成,分析理論框架之建構,還是評價具體的名家名著、學派體系,都無法脫離其所處時代的思想文化潮流。在這個意義上,學術史與思想史、文化史確實頗多牽連。不只是外部環境的共同制約,更有內在理路的相互交織。想象學術史研究可以關起門來,“就學問談學問”,既不現實,也不可取。

正因如此,本叢書不問“家法”迥異、“門戶”對立,也淡漠“學科”的邊界與“方法”的分歧,只要是眼界開闊且論證嚴密的學術以及思想史、文化史方面的著述,均可入選。也許,話應該倒過來說︰歡迎有志于通過觸摸歷史、感受傳統、反省學科進而重建中國學術的學人,加盟此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文化工程”。

1998年8月4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