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制度研究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制度研究
定價:258
NT $ 224
  • 作者:陳薇/著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308143
  • ISBN13:9787802308145
  • 裝訂:411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群體特征、內部分層、分層救助理論與經驗、救助制度建設、社會文化環境支持等方面,對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社會救助制度進行了研究,並提出了自己的理論觀點。

(1)根據群體特征、分層依據、分層標准,當代流浪乞討人員分為七個層級。

(2)針對不同層級流浪乞討成員提供資金救助、能力開發、有限救助、勞動安置、全面收養、治安管理的分類分層救助。

(3)全面解決當代流浪乞討現象,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包括救助主體責任區分、救助機構職能轉變、救助資金籌集落實、救助管理模式形成、救助法規建立完善等。

(4)流浪乞討人員的主體地位建立是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關鍵因素,流浪乞討人員的主體性,是通過與其他社會成員的良性互動而建立的。

(5)流浪乞討人員的問題,不僅是家庭現象、個人現象,也是社會現象、經濟現象、文化現象,彼此之間存在關聯性。

作者簡介

陳微,教育管理學碩士,現為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工作專業副教授,接受倫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的學習和訓練,形成從社會變遷、社會分層、社會文化角度研究社會問題的研究特征。長期從事邊緣弱勢群體社會分層、社會政策、社會問題研究,以及社會工作教育研究。獨立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先后發表論文四十余篇,主要著作有《青少年社會工作》。
 

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第二章 中國流浪乞討現象分析
第一節 中國流浪乞討現象歷史
第二節 中國流浪乞討現象成因
第三章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人員群體特征
第一節 流浪乞討群體主要特征
第二節 流浪乞討群體分布狀況
第四章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群體分層
第一節 流浪乞討群體分層理論
第二節 流浪乞討群體划分
第五章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群體分層救助
第一節 流浪乞討群體分層救助經驗
第二節 流浪乞討群體分層救助內容
第六章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制度建構
第一節 流浪乞討救助政策
第二節 流浪乞討救助機構
第三節 流浪乞討救助資金
第四節 流浪乞討救助管理模式
第七章 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文化建設
第一節 創造救助管理的價值准則
第二節 重視救助對象的主體建設
第三節 培育社會的慈善救助行為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隨着鼠標的移動,這部書稿的內容,一行行在眼前忽閃閃地跳過,仿佛是一層層波瀾,不停地激活着我的記憶:十幾年前,一篇好眼力、好結構、好文采的報告文學,轟動了閱讀界,引發出強烈的社會反響。篇名好像叫「丐幫王國」。顧名思義,其內容講的全是中國流浪乞討群落里發生的、圈外人鮮知的故事。拿「丐幫王國」與陳微的這部《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制度研究》專著相比較,可以粗略地這樣概括:前者是形象的社會良心呼吁,令人震撼;后者是抽象的社會制度設計,令人深思。兩者殊途同歸,都集中於一個焦點:在日子越來越好的今天,更需要關注、關懷、梳理、治理那個特殊的社會弱勢群體。單就研究題材而言,這部著作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不就是不言而喻了麼?

我對這部著作的稱道是多方面的。它確實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長話短說,它集中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切實做到了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性研究的結合。我國社會科學界長期以來用這兩類划分來界定研究成果,在我看來這是很不嚴謹又很無奈的辦法。事實上,任何一部好的社會學應用研究作品,必是思辨與實證的結合。這種結合其實既是人們思維系統的常規,也是成就經典作品的必由之路。試問,塗爾干的《自殺論》、馬克思的《資本論》何以歸類?當然了,言之頗易,行之維艱。可喜的是,讀者眼前的這部著作在這方面作了比較成功的探索。從題材看,它屬於典型的「問題導向」題材,正如作者在緒論中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自2003年8月1日我國對於流浪乞討人群實行新政之后的五大問題:身份認定、救助模式、責任區分、資金保障、政策支持。作者的理論深化就在於沒有局限於此,而是在這一背景下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探討,其中包括群體現象、群體特征、內部分層、古今中外經驗、社會文化環境支持等五大方面的闡述。人們從這些比較周密的形而上學話語系統中,不僅能感受到作者的理論功底,而且能分享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論或者是觀念。作者的這些論述始終沒有游離社會底層的「叫花子」現象,真可謂虛實相間、實證與思辨水乳交融。二是體現了「小題大做」 (我多年來的建議)的研究范式。借助於工作關系,我讀過許多各級各類的研究課題申報材料,其中也包括所謂的應用研究選題,仔細思量那些沒人圍的申報材料,給我的總印象是選題過寬、內容空泛。特別是近幾年來,這類作品用「汗牛充棟」來形容並不為過,用「低水准重復」和「網上克隆」來評說,雖欠厚道可也絕不是信口開河。應用,應用,真正能派得上用場的材料、觀念、對策實在不多。究其原因,恐怕其症結之一是不少研究者熱衷於「宏大敘事」題材,而忽略了社會生態中的「小」題材,缺乏敏銳發現的眼力和深入開掘的功力。我把研究題材選取的要訣歸結為:口子要小,材料要實,思路要闊,開掘要深。「叫花子」題材,你橫看豎看它都算不上是大題材,既不是社會重大問題,也不是社會階層分析的重點關注群落。如此「小」的口子,非但沒有影響作者三十多萬言的發揮,反而提升了作品成功的幾率,這不得不歸功於作者收集材料、拓展思路和深入開掘這三類功夫上。為防把序言變絮叨、變溢美,我不想再贅引書中原文,我勸讀者不妨先用心琢磨一番《當代中國流浪乞討救助制度研究》這部著作的目錄,你從中可以大體上掂出這部厚重的理論專著的分量來。我初讀目錄之后,就突然冒出第二文本的感覺:這是一部研究當代中國流浪乞討現象的「小百科全書」啊!瀏覽全部書稿之后,我沒改初衷。

是為序。

谷迎春

2007年8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