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資本與中國農村治理改革

社會資本與中國農村治理改革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周紅雲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115434
  • ISBN13:9787802115439
  • 裝訂:平裝 / 294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農村治理是近年來國內政治學界和社會學界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書運用社會資本這一新的分析框架,借用若干案例資料,對農村治理的主體、結構、過程和後果做了比較系統的研究,這一選題對于更加全面地認識農村的社會政治生活,探索解決農村問題的新途徑,深化對農村治理問題的純學術研究,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作者首先對西方學術界比較流行的社會資本理論和治理理論作了全面的梳理和比較深入的評析,力圖在中國的語境中重新解讀社會資本理論,並藉此解釋信任、合作、參與等社會關系網絡對中國農村治理過程的影響,這一分析視角具有相當的獨創性。
 

目錄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
1.2 已有文獻評述及本項研究的主要內容及意義
1.3 方法論及研究策略
1.4 實證資料收集
1.5 本書的結構
第二章 社會資本與社會資本理論
2.1 社會資本的定義及理論框架的形成
2.2 社會資本理論的若干重要問題
2.3 對社會資本理論的批判
2.4 我的社會資本觀
2.5 中國農村的社會資本
第三章 治理理論與村級治理
3.1 治理與善治
3.2 治理和善治理論——一種新的政治分析框架
3.3 中國農村村級治理
第四章 社會資本與村級治理主體
4.1 村級治理主體
4.2 治理精英之一︰村組干部
4.3 治理精英之二︰民間精英
4.4 小結
第五章 社會資本與村級治理結構
5.1 村級治理結構
5.2 “鄉村治理結構”
5.3 社會資本對公共權威機構的影響
5.4 社會資本對公共權威機構之間互動過程的影響
5.5 小結
第六章 社會資本與村級治理過程
6.1 村民選舉中的參與網絡作用
6.2 社會資本因素對決策、管理過程的影響
6.3 體現為社會資本因素的村莊中的合作
6.4 小結
第七章 結論及討論
7.1 社會資本概念的再討論︰與三種經典社會資本定義的比較
7.2 結論性認識︰社會資本影響中國農村村級治理的機制
7.3 中國農村村級民主治理與善治︰社會資本的途徑
7.4 作為一種分析框架的社會資本理論︰價值與限度
參考文獻
後記
 

這本書是周紅雲博士學位論文的修訂稿,數一數時間,從博士論文選題、構思、成文到現在的修改出版已有5個年頭了。2000年周紅雲考入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博士點學習。1995年,周紅雲就曾是我在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工作時所帶的碩士研究生,1998年畢業後進人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工作。出于對研究的熱愛,也因為工作的需要,周紅雲又報考了我指導的博士研究生。

作為博士論交的指導老師,關于選題,我從來都是讓學生自己決定,因為只有自己做出的選擇才可能是學生自己的研究興趣所在,也只有有了研究興趣,才能真正做好研究。由于周紅雲在考人清華社會學系之前已經工作,她在自己的研究所已經定位過自己的研究方向,而社會資本研究就是她在研究所時已經有所涉足的研究領域。

關于社會資本研究,在1998年周紅雲剛工作時,國內學術界對此仍涉足不多。正如周紅雲在書中指出的,國內關于社會資本方面的理論研究及應用研究均顯不足,多數成果一般停留在對西方社會資本理論的簡單譯介上;在社會資本理論研究方面,對西方社會資本理論及其最新發展缺乏整體性的研究;在社會資本應用性研究方面,多為零星的專題研究,缺乏系統的應用性研究,因此,對社會資本理論進行闡述和研究就成為書中不得不濃墨重彩的部分。甚至在一開始選題的時候,鑒于社會資本理論在中國的研究現狀,周紅雲打算僅對社會資本理論本身進行闡述和研究。也由于在讀博士期間,2001年周紅雲獲得了國家教委留學基金資助到德國訪問一年的機會,她可以利用國外大學圖書資料的便利,收集國外社會資本研究的豐富資料,這為社會資本理論本身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考慮到周紅雲所讀的是應用社會學方向,如果僅對社會資本理論進行文獻上的梳理和理論上的探討,則顯得不夠深人,因此,在開題的時候,我和系學術委員會都建議她將社會資本理論框架應用到對中國現實問題的解釋上來。

將社會資本的理論框架應用到對農村治理問題的探討,反映了周紅雲所具有的學術敏感和洞察力。農村治理問題是農村研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近年來,對于農村治理的研究的文獻浩如煙海,大量的調查和實證研究涌現。農村治理的研究有兩種取向,一種稱為“政策實施視角”的農村治理研究,偏向對農村治理實踐的政策性研究,提出很多與農村治理實踐相關的政策建議與對策等;還有一種是農村治理實踐的基礎性研究,這種研究不是著眼于政策建議與對策,而是試圖從中國農村治理實踐的研究中,提煉一些可以幫助理解和解釋農村治理實踐的理論範疇或框架等,這方面的努力越來越多。從內容上看,農村治理的研究可以分為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兩個基本層面。比較而言,對于農村治理的制度層面的研究更多一些,如一些著重研究農村治理結構、農村治理過程、農村治理主體、農村治理制度。而農村治理的非制度性方面也有涉及,如有人探究農村治理深層的文化影響,如傳統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價值,轉型時期鄉村社會性質的研究,關注農村治理的鄉村社會背景的研究等。從總的情況來看,雖然學者們做了很多理論探討的努力,但是,分析過程中理論的支撐仍顯薄弱,理論化程度仍顯不足。這種不足在眾多的對農村非制度性因素的研究中表現得更加明顯一些,使得這方面的研究的學術價值不能得到充分體現。周紅雲發現,在中國農村治理中,非制度性因素對中國農村治理的影響恰恰顯得特別突出,人們通常所說的宗族、家庭、親屬、同鄉、朋友、鄰居等各種“關系”對農村治理有著重要影響。她抓住了這一點,從社會資本理論的視角出發,分析中國農村的村級治理,試圖為農村治理的非制度因素研究提供一種理論分析框架的支持。

從社會資本的角度研究農村治理和善治是一個新的嘗試。作者獨闢蹊徑,從社會資本的角度對農村治理做比較系統的研究,這一努力不僅對于深化農村治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更加全面地觀察當前中國的農村問題具有創新意義。從書中所涉及的內容來看,本書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首先,書中深入地評析了作為一種分析框架的社會資本理論,解析了社會資本概念,提出了自己對社會資本概念的獨到理解,並對農村治理中的社會資本進行了可操作化的分類。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