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意大利記者眼中的北京(1976~2008)

一個意大利記者眼中的北京(1976~2008)
定價:888
NT $ 773
 

內容簡介

從最初的割讓到經濟的騰飛;從“行政主導” 、“精英咨詢”到廉政公署的運作;從假日法定、“兩文三語”到國際都會和“自由行”;“一樓鳳”里的故事;“馬照跑”背後的喜悅與辛酸;“拼搏為享受,成敗靠運氣”的人生哲學;升斗小民的公德意識和敬業精神;高官不收稿酬所體現出的自律;以及從納稅和看病感受到的法治意識和社會保障……本書記錄了一個意大利記者眼中的北京在1976-2008年之間的變化。

阿德里亞諾‧馬達羅(Adriano Madaro),記者、作家,世界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之一。在過去的二十七年中,他曾140次訪問中國,並曾長期逗留,他的足跡遍及中國最邊遠的地區,從內蒙到西藏,從東北到海南島。 馬達羅的畢業論文是關于中國革命的政治理論的,大學畢業後,他從事記者行業,曾為意大利諾瓦拉市德阿古斯替尼地理學院撰寫遠東問題專欄文章,擔任多個報刊和雜志的編輯。他還經常作為特別通訊員被派往中國、朝鮮、日本地區。1977年,他作為中國問題專家被美國政府邀請訪問美國,在那里,他約見了華盛頓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紐約大學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專家。
 

目錄

見證北京
改革的前夜(1976-1978)
展露新機(1978-1988)
新與舊的更迭(1988-1998)
與世界同步
 

1986年初我在北京國際飯店工作l任餐飲部副經理,主管西餐和酒吧業務。一天總經理把我找去,說意大利著名的“圖拉”餐館集團通過一位熱心的意大利朋友找到中國駐米蘭領館,願意和北京國際飯店合資經營意大利餐廳,定于一個月後來華洽談此事,特別提到這位意大利朋友,叫Md,daro,是一位意大利記者,也是中國駐意大利使領館的老朋友,曾多次來華,寫了不少正面宣傳中國的書籍。一個月後,在北京飯店我見到了這位意大利朋友。他的個頭不是很高,但是他那風度翩翩的舉止和那雙炯炯有神的眼楮,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最早的接觸是從起名字開始的,他讓我給他起個貼切的中國名字,這對我這個學拉丁語言的人來說不難,稍加思考,一個和意大利語發音接近又很上口的中國名字出現了,馬達羅,他非常滿意這個名字,因為按照中國屬性,他是屬馬的,後來我就干脆叫他老馬了。沒想到這個老馬,竟成了我的好朋友,國內國外,風風雨雨,一下子20多年過去了,從1976年老馬第一次來中國到2008年的32年里,老馬前後來中國155次,竟有140次是由我陪伴他的,平均每隔兩個月就能見面。如果我忙或者在國外,他是不來中國的。

老馬是個記者,他非常熱愛中國的歷史文化,他可以準確地說出中國各個朝代的起始時間和發生的重大事件,甚至皇帝的名字、年號、廟號,以及生卒年月都記得清清楚楚。而讓我最為感動的是他對老北京歷史文化的喜愛和崇拜,達到了如痴如醉、登峰造極的程度,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把我們捆綁在了一起。開始、我並不是個老北京迷s在中學和大學,我的歷史成績是最差的,特別是經過“文化大革命”i腦子里對過去是一片空白,而真正改變我,把我“拖下水”的是老馬。理由很簡單,面對著一位來自數干公里以外的意大利人.向你如數家珍地講述著輝煌悠久的中華文明史,而你作為一個中國人卻顯得如此的無知和渺小,自然很慚愧啊!後來我們就有F本書老馬文字中提到的情節。那時,我們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騎自行車,乘公共汽車和火車。無論刮風下雨,無論嚴寒酷暑,我們走遍了北京,走遍了全國,拍攝了數萬張照片,收集了數干冊有關風景、古建築以及文物的書籍和畫冊。

那時的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一個中國人帶一個歐洲老外,背個相機、攝像機大街小巷地轉悠和拍攝,可想而知有多困難。友善,好奇、拒絕,回避,警惕,監視,我們在這些表情和目光注視下,記錄了當時最真實的鏡頭。一次在外地拍攝錄像,我和老馬被請進當地派出所,被警察詢問了4個多鐘頭才放出來,原因是當地群眾舉報老馬拍攝了一個小孩向他要錢的鏡頭,而者馬又是意大利人,他們把他當作安東尼奧尼了冰。這個真實的故事,今天听起來很可笑,可是20年前、30年前在中國是經常發生的。

老馬不是專業攝影師,他的作品談不上有多高的藝術水平。他是個記者,作家、也是一個非常熱愛中國,特別是北京的外國人。他的鏡頭始終對準普普通通的百姓,作品反映的是真實的百姓生活。1990年後,老馬拍的作品明顯減少,是他的講話,找不到他所喜歡的感覺了,到處是高樓大廈,現代化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