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里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系(1949~1999)

私人生活的變革︰一個中國村莊里的愛情、家庭與親密關系(1949~1999)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美]閻雲翔
  • 譯者:龔小夏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6789995
  • ISBN13:9787806789995
  • 裝訂:平裝 / 28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2005年度“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獎”。全書是以東北的下岬村為調查對象,分別從縱觀下岬村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變化、農村青年擇偶過程的變化、這一轉變過程的各種細節、家庭財產分割過程中三種相互關聯的習俗沿革以及在彩禮上體現出來的巨大變化等,討論了作為獨立個體的個人的出現與發展和國家在私人生活的轉型以及個人主體性的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結論是在過去半個世紀里,農民的私人生活經歷了雙重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于個人作為獨立主體的興起。

作為一部鄉村民族志,該書探究了一個從未被研究過的課題——中國村民家庭生活中的個人與情感問題。閻雲翔教授曾于上世紀70年代在東北一個農村當了7年的農民,1989年他以人類學專家的身份再次回訪該地,並進行了長達十年多的田野調查。閻教授研究範圍很廣,從社會關系、家庭財產和贍養老人等比較公共的話題,到像風流韻事、兩性關系、節育和性動力等私密的話題。
 

目錄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導論
中國家庭模式與私人生活的研究
一、“合作社模式”與缺席的個人
二、研究私人生活的新模式
三、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一章 下岬村的經濟體制、公眾生活與社會關系
一、村干部以及國家角色的變遷
二、公共生活的起落
三、親緣結構與社會關系
第二章 擇偶:獨立與浪漫的年輕一代
一、關于擇偶的本土定義
二、1946—1962年:年輕一代的獨立自主趨向
三、1963—1983年:集體化體制下的浪漫愛情
四、1984年至今:改革開放以後的新發展
五、介紹型婚姻中的愛情
六、從自主到浪漫
第三章 性愛、情感及其語言藝術
一、訂婚後的戀愛與婚前性關系
二、愛情的語言和姿態
三、擇偶理想的變化
四、愛情的表達問題
五、擇偶中的浪漫革命
第四章 兩性互動以及夫妻關系重要性的增長
一、家庭結構的變化
二、夫妻間的親密關系與愛情
三、家庭勞動分工與家庭決策
四、家庭內部性別角色的重新定位
五、大家庭的民主化
六、家庭關系的結構性變化
第五章 私人空間與隱私權
一、老宅子的空間安排
二、80年代以來的裝修熱
三、內外之別與家庭隱私權
四、個體成員的私人空間
五、空間格局與人際關系
六、下岬村個案與隱私權觀念
第六章 家庭財產與個人財產權利
一、提前分家與“從父居”的消亡
二、系列分家方式的影響
三、彩禮與遺產預支
四、彩禮支配的變化
五、新娘在彩禮交換中的角色
六、從禮物到預支的遺產
七、個人權利的上升與父權的衰落
第七章 老人贍養與孝道的衰落
一、老人的生活狀況
二、虐待老人與代際沖突
三、關于代際互惠的爭論
四、父母防老的措施
五、孝道的衰落
六、無效的法律與自相矛盾的意識形態
七、沉默的公眾輿論
八、信仰世界的倒塌
九、經濟剝奪與無情的市場邏輯
第八章 人口政策與新型生育文化
一、計劃生育20年
二、個人選擇與生育模式
三、新型生育觀的出現
四、性別因素:妻子地位上升的影響
五、社區因素:村風的作用
六、從人口控制到計劃生育
結論 國家、家庭與個人
一、家庭的私人化
二、自主性、情感、欲望與無公德的個人
三、情感、欲望、消費要求
四、社會主義國家與私人生活轉型的悖論
五、關于國家作用的爭論
六、個人的崛起與國家的關系
參考文獻
 

1948年,美國人類學家許糧光發表了他的成名作《祖蔭之下︰中國的親屬關系,文化人格,和社會流動》。他認為中國的文化人格受五種因素影響而形成:1.家庭生活中以父子關系為軸心;2.因強調男女有別而形成的兩性之間的緊張;3.將兒童作為成人來培養的育兒方式;4.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5.父母的絕對權威和權力。在個人成長和人格形成的過程中,祖先崇拜和家族組織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個人的利益必須服從于家族的利益。家並不因個人而存在;恰恰相反,個人為了家的利益而存在。換言之,每一個個人都是生在祖蔭下,長在祖蔭下,並通過延續祖蔭的努力而賦予短暫的肉體生命以永恆的意義。由于中國的倫理體系強調個人利益必須服從于從家到天下的大大小小的集體利益,那種獨立、自立、自主的個人在傳統中國社會也幾乎不可能存在。

因為它以生動的民族志描述和系統的人類學分析向讀者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文化以集體主義價值觀為取向,所以《祖蔭之下》一書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對英語世界的讀者一直影響很大。但是,許著的觀點絕非標新立異之說;它代表的實際上是晚清以來立志改革的中國知識分子的主流看法。近百年來中國文化的歷次變革都是以覺醒的個人反抗祖蔭的控制為特征的。從晚清知識精英的“沖決網羅,恢復自性”到20世紀社會改革者的“婚姻革命,家庭現代化”,我們看到的是同一主張,即只有徹底改造傳統的文化人格,才能塑造新的獨立、自立、自主的個人,並由此而實現富國強兵的現代化大業。

知識精英的這種主張,只是在1949年後的新中國才真正傳播到基層社會,並改變了千千萬萬工農大眾的日常生活。稍稍年長的讀者大概都會記得《小二黑結婚》、《劉巧兒》等流傳甚廣的文藝作品。我們現在似乎仍可以想見在地覆天翻的革命年代,中國城鄉有多少小二黑們和劉巧兒們踩著勝利鼓點,扭著秧歌,興高采烈地告別祖蔭,邁向令人神往的新生活——正像劉巧兒真情唱道的一樣:“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

斗轉星移五十載。當年的小二黑們和劉巧兒們現在的生存狀態如何?他們是否已經走出祖蔭?他們的兒孫輩又與祖蔭有多遠?在告別祖蔭的過程之中和之後,幾代村民的主體性和情感世界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對這些問題的興趣驅使我在1987—1988年間擬定最初的研究計劃並提出基本理論假設。隨後的12年間,我7次回訪黑龍江省下岬村,從事田野調查工作;其中心得在本書英文版前言中略有提及。現在想來,2001年的春季應該是我從事這項研究自我感覺最好的階段。那時,本書的初稿已完成大半,大量的資料似乎表明“沖決網羅,告別祖蔭”的新文化運動理想歷經百年滄桑終于在當代農民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實現;而我的歷時十幾年,跨越兩個世紀的研究課題也終于可以圓滿結束。

可這種興奮、欣慰和如釋重負的好心情僅持續了不長時間。在接下來的寫作、改寫、再研究、再改寫的反反復復之中,我逐漸發現自己當年的想法實際上受到新文化運動和現代化理論太多的影響,將獨立自主的個人之崛起預設為走出祖蔭的邏輯結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