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由民主

超越自由民主
定價:239
NT $ 208
 

內容簡介

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將如何賦予不同文明下的現代性建制以不同形式?這將是21世紀的一個重大爭論。對此,本書提供了生動而富有啟示的貢獻。貝淡寧援用哲學分析和廣泛的經驗知識,審視儒家在東亞持續的重要性,以及與民主、人權和資本主義的關聯。更進一步,作為一位規范倫理學家,他將這一論題進一步延伸,為這種持續的差異提供一種正當性論證。


作者簡介:
貝淡寧(Daniel A.Bell),清華大學(北京)倫理學和政治理論教授。貝教授生於蒙特利爾,受學麥吉爾大學和牛津大學,曾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學任教,還在普林斯頓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從事研究工作。著有《社群主義及其批評》(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另有四本有關亞洲政治和哲學的著作均在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錄

致謝
第一章 引言:質疑普遍適用性
 自由主義民主發展的局限性
 適宜東亞的人權
 適宜東亞的民主
 適宜東亞的資本主義
 關於政治理論的文化分析方法的建議
 第一部分適宜東亞的人權
第二章 正義戰爭與儒家思想:對當代世界的意義
 理想世界與非理想世界
 儒家關於善政的一般性觀點
 孟子論正義與不正義的戰爭
 對當代社會的意義
第三章 人權與「亞洲的價值」:對東西方對話的反思
 價值之間的折衷與優先
 亞洲對人權的解釋
 亞洲價值與西方自由主義:合理的道德差異?
 人權的跨文化對話:目的在於什麼?
第四章 國際人權非政府組織面臨的倫理挑戰:對人權活動家與
 理論家對話的反思
 文化沖突的挑戰
 全球貧困的挑戰
 募集資金的挑戰
 國際非政府組織在東亞開展活動的意義
 第二部分適宜東亞的民主
第五章 公民的積極參與有什麼問題?對古代希臘和古代中國
 的體育教育的比較
 兩種古代文明
 為何比較兩種古老文明中由國家支持的體育教育?
 政治競爭與體育競技
 商業社會、閑暇時間以及對體魄的追求
 對當代東亞社會的意義
第六章 認真對待精英主義:有儒家特點的民主
 政治精英主義與民主:兩種重要的價值
 儒家民主的制度化
第七章 民主對少數群體而言是「最不壞」的體制嗎?
 一些基本定義
 民主與國家建構
 外部民主力量的意義
第八章 多元文化環境下的民主教育:新加坡的經驗和教訓
 新加坡的政治歷史
 課堂上的種族主義?
 包容性的多元文化主義
 新加坡之外?
 第三部分適宜東亞的資本主義
第九章 文化與平等發展:儒家對財產權的限制
 在當代社會可行並且合意的儒家價值
 物質福利的壓倒性價值
 照顧需要幫助的家庭成員
 輸出儒家思想?
第十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東亞資本主義
 東亞資本主義與經濟生產率
 東亞資本主義與社會福利
 對公共政策的意義
第十一章 外籍勞工所需要的正義?東亞的外籍家庭勞工問題
 中國香港與新加坡的外籍勞工所關心的政治問題
 應當賦予外籍家庭勞工以平等權利嗎?
 文化的角色
 中國大陸的外來家庭勞工
第十二章 對批評者的回應:實際回應與理想回應
參考文獻
 

本書采源於1991年以采我在不同的東亞社會生活與工作的經虧.其目的是理解政治發展,指出我們可以從這些社會中有所收獲,盡管它們與西方自由民主社會存在差異。在中國,這樣的觀點應當不會具有太大爭議。我主要從儒家價值理念中尋求啟發,將它們在生會實踐中的表現當作研究的典范,最近的儒學復興應當讓這樣的一些論斷在中國環境中更可信。但是我發現,從鄰近的東亞社會的社會與政治實踐中進行社會與政治改革思考存在更多的阻力。為了尋找靈感,新左派轉向斯堪的納維亞社會,自由市場主義者轉向美國式資本主義,而馬克思主義者則轉向前蘇聯。但是這些社會在文化、萬史、經濟發展程度以及人口(我所居住的北京市海淀區人口比挪威部多)方面都與中國距離遙遠。為什麼不試圖從諸如日本、韓國這樣有着類似的傳統與經濟發展道路的東亞國家的經歷中進行學習呢?隊乎民族驕傲以及關於最近的歷史沖突的記憶起了阻礙作用。本書式圖指出,中國的鄰近社會可以為中國的社會與政治改革提供更有介值的經驗教訓。

本書被批評除了儒家價值之外還援引了一些法家的價值觀念。加果我們求助於傳統的目的是為了社會與政治改革,我們就不能完全忽視法家思想:儒家與法家一直以來是東亞最具影響力的兩種政治傳統。法家思想的功效體現在幫助我們思考如何在混亂時燕建主一個強大的國家,以及如何在像中國這樣的大國家中建立能夠提供政治穩定與物質福利的經濟與政治體制。但是法家必須建立在儒家的道德基礎之上,這意味着國家的最終目的應當是「為人民服務」,而一些受法家啟發的方案產生了這樣的效果。考慮一下成都附近二千三百年前建設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甚至經受住了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雖然附近的建築物倒塌了)。建設者李冰直到今天仍然被贊頌,這一防洪工程壯舉使四川成為中國最具農業生產力的地區。我們應當僅僅因為它是在受法家思想啟發的秦國統治者命令下建造的而反對這樣的工程嗎?是的,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是如果法家觀念在今天有前景,我們不應當因為過去的濫用而拒絕它們。

但是為什麼不花更多的時間討論道家與佛家呢?一個原因是它們的政治影響相對邊緣化。我對道家有着特別的疑慮:它看起來是脫離塵世的,而且對於管理一個巨大的國家而言不是非常實際。它還忽視了類似社會責任與政治承諾這樣的價值。當它在中國歷史上有影響力的時候,它常常導致一些問題:例如,對佛教最嚴重的迫害是由唐武宗發起的,而他是一位虔誠的道教徒。當然,儒家同樣在實踐中存在問題,我不是想暗示道家在這方面是唯一的。同時排除如下可能性也是獨斷的,即道家思想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如何應對當代所關注的一些問題,比如環境惡化。但是那已經是另一本書的主題了。

或許本書最具爭議的方面是對受儒家啟發的由具有才能的政治精英進行治理之體制的辯護。在西方世界,質疑以競爭性選舉來選擇國家最高政治領導人的觀點極具爭議。這是為什麼呢?一個關鍵原因是西方人對民主進行思考的方式變了。他們不再認可激勵了約翰·斯圖亞特·密爾在19世紀對民主進行辯護的假定。密爾認為民主機制在根本上有價值是因為它的功用,而且他可以思考其他具言道德基礎的機制的可能性,而不會被認為失去了道德方向。今天,民主繭認為具有本質上的價值ε似乎一人一票的民治成為了當代西方最祥聖的價值觀念,而不管效果如何,我們都應當給予支持。我們如何解釋政治視角中的這種轉變呢?

我不是一個歷史學者,但是我猜測這與20世紀民族主義的高漲有關,而不是對康德或基督教關於人人平等的觀念的支持增加了。畢竟,民主平等停止在政治社群的邊境:社群外的那些人不被平等對待。或許一人一票成為了團結民族社群的關鍵儀式。

這為什麼是個問題呢?選舉制民主的一個明顯缺陷是整個社群對民主選舉產生的政治領導人的關注:他們應當服務於選民,而不是生活在政治社群之外的外國人。甚至運轉良好的民主機制也傾向於關注公民的利益,而忽視外國人的利益。由民主選舉產生的政治家決定他們國家的利益沒有什麼不好的:這是他們應當做的。在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家,我們沒有必要擔心。但是像中國這樣的大國的政治領導人的決策會影響全世界,他們的決策需要考慮世界其他人民的利益。全球變暖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在我看來,就中國而言,我們有理由期望有更多的比西方式民主運轉更好的精英模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