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一卷‧馬克思恩格斯資本主義科學批判構架的歷史生成)

資本主義理解史(第一卷‧馬克思恩格斯資本主義科學批判構架的歷史生成)
定價:294
NT $ 256
 

內容簡介

要支撐起一個強大的現代化國家,除了經濟、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還需要先進的、強有力的文化力量。鳳凰文庫的出版宗旨是︰忠實記載當代國內外尤其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學術、思想和理論成果,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為推動我國先進文化建設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豐富的實踐總結、珍貴的價值理念、有益的學術參考和創新的思想理論資源。

鳳凰文庫將致力于人類文化的高端和前沿,放眼世界,具有全球胸懷和國際視野。經濟全球化的背後是不同文化的沖撞與交融,是不同思想的激蕩與揚棄,是不同文明的競爭和共存。從歷史進化的角度來看,交融、揚棄、共存是大趨勢,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總是在堅持自我特質的同時,向其他民族、其他國家吸取異質文化的養分,從而與時俱進,發展壯大。文庫將積極采擷當今世界優秀文化成果,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
 

目錄

主編的話
導言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歷史興起及其思想史再現
第一節 資本主義與現代世界的興起
一 中世紀解體,走向資本主義
二 新的歷史主體︰資產階級的興起與革命
三 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
第二節 “經濟人”、勞動價值和“看不見的手”
一 欲望和利益︰“經濟人”假設
二 勞動價值論的形成和演化
三 “看不見的手”︰自發經濟動機背後的客觀力量
第三節 “市民社會”︰資本主義發展的自我認識
一 “市民社會”、“公民社會”還是“資產階級社會”?
二 洛克、孟德斯鳩、黑格爾︰作為資產階級自我認識的“市民社會”
三 從“資產階級社會”到“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第四節 浪漫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反對資本主義的三大運動
一 浪漫主義︰滿懷激憤的詩意批判
二 近(現)代社會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三 共產主義與三大工人運動

第二章 “現代市民社會”︰青年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的激進想象
第一節 從書齋走向現實︰青年馬克思1843年前的社會歷史認知
一 青年馬克思開始資本主義理解之旅的支援背景
二 從書齋走向現實︰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社會政治意蘊
三 從理性主義國家觀向唯物主義轉變
第二節 “市民社會決定國家”
一 一般(法權)唯物主義立場與“市民社會決定國家”
二 歷史一政治筆記研究與市民社會研究的深化
三 青年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第一次全面批判
第三節 青年恩格斯在現實中探索資本主義
一 “白爾尼+黑格爾”︰青年恩格斯的激進立場和哲學理解
二 “躍進到英國”︰青年思格斯對資本主義現實的指認與理論立場的轉變
三 青年恩格斯對工業資本主義的全面指認

第三章 異化勞動基礎上的私有財產統治︰青年馬克思恩格斯1844年
前後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性剖析
第一節 勞動異化︰青年馬克思對“當前經濟事實”的最初批判
一 從“國民公會史”的寫作到“國民經濟學”研究
二 《巴黎筆記》︰青年馬克思第一次經濟學研究概覽
三 異化勞動邏輯分析中對資本主義現實的判斷
第二節 “私有財產”︰資本主義的理解及其拓展
一 馬克思在私有財產現實運動中對資本主義的理論認知
二 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批判的社會歷史意蘊
三 資本主義批判的理論深化︰經濟學分析的新開端
第三節 歷史唯物主義誕生前夕馬克思恩格斯的資本主義觀
一 馬克思1844年夏對工人運動的總結和社會革命的論證
二 馬克思思格斯第一次合作中的理論深化
三 思格斯︰經驗觀察中的工業資本主義和無產階級

第四章 “資產階級社會”︰資本主義科學批判方法論的確立
第一節 經濟學研究的深化與新哲學世界觀的初步確立
一 經濟學研究中的反思與人本主義邏輯的顛覆
二 馬克思資本主義批判元理論的格式塔轉變
三 工業資本主義現實的直接認知與新理論建構的重要參照系
第二節 “現代私有制社會”︰“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資本主義批判
一 生產與歷史︰資本主義批判的科學基礎
二 分工與資本的世界歷史
三 廣義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對資本主義的科學批判
四 “資本主義世界”與“現代資產階級社會”
第三節 “資產階級生產方式”︰資本主義批判一般理論框架
一 資本主義批判一般理論框架的進一步闡發
二 政治經濟學範疇中折射出來的資本主義理解與批判
三 資本主義批判理論在經濟學視域中的第一次全面闡發
第四節 資產階級社會批判與社會政治實踐
一 批判資本主義︰與其他社會主義思潮的對話
二 《共產黨宣言》︰科學共產主義理論的制定與闡發
三 1848年革命前後馬克思恩格斯的資本主義理解

第五章 理論反思與視域拓展︰馬克思恩格斯19世紀50年代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理解
第一節 大革命的反思與新問題域的開啟
一 革命進程與資產階級社會的再考察
二 資產階級社會形態中的國家和意識形態分析
三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拓展與新問題域的開啟
第二節 《倫敦筆記》︰資本主義理解深化的重要環節
一 貨幣數量論的反思與再生產問題
二 勞動價值理論的深化與古典政治經濟學內在悖反
三 剩余價值理論的必要前提︰對于工人階級狀況和工資問題的研究
四 社會形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分析的理論準備

第六章 《資本論》及其手稿︰“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批判
第一節 剩余價值理論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批判理論框架的確立
一 從廣義歷史唯物主義到狹義歷史唯物主義︰資本主義理解方法的轉換
二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批判的總體性說明
三 從貨幣到資本︰剩余價值理論的形成
四 資本主義全面批判的初步展開
五 政治經濟學批判結構計劃調整中展現出來的資本主義理解深化
第二節 科學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批判理論框架的完成
一 通向“資本一般”︰二 “資本一般”分析的直接展開
三 資本“主義”全面理解的確立︰廣義剩余價值理論和再生產理論
第三節 經典資本主義批判理論邏輯的最終確立
一 《資本論>的出版和修訂︰開放性終結的資本主義理解與批判
二 商品價值與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社會的徹底剖析
三 社會經濟形態︰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全面展開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批判理論在革命實踐中的展開
一 “國際工人協會”︰資本主義批判理論的傳播和發展
二 巴黎公社︰革命斗爭中資本主義社會形態批判的發展
三 資本主義科學批判理論的宣傳及其在論戰中的深化

第七章 資本主義理解的延伸與調整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形成視域中的歷史研究
一 人類學研究的突破與前資本主義歷史理解的延伸
二 東方社會的發展道路與資本主義的世界歷史
三 “歷史學筆記”中的資本主義前史
四恩格斯對馬克思歷史研究的補充和總結
第二節 晚年恩格斯針對變化著的資本主義現實的理解與批判
一 恩格斯在哲學論戰中對于資本主義科學理解的系統總結與闡發
二 《資本論》第二、第三卷的問世︰分析資本主義經濟新變化
三 變化著的資本主義歷史條件下的無產階級政黨斗爭策略
四 資本主義批判理論武器的砥礪︰思格斯的“歷史唯物主義書信”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