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新論

兒童教育新論
定價:234
NT $ 204
  • 作者:劉曉東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8-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4385210
  • ISBN13:9787534385216
  • 裝訂:384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2版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建構以兒童為本位的教育學體系,是一部兒童教育學專著,亦可用作學前教育專業、小學教育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兒童教育學教材。作者力圖從兒童自身的諸種精神現象的特點及其發生發展規律出發來建設兒童教育學的理論體系。以往各種教育學教材和專著雖然也將教育與兒童身心特點相適應作為基本規律,但由於對兒童身心特點的論述不夠全面和深入,一般只能將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形式(如認識、情感、意志等)的簡單描述作為論證根據,而未深入到兒童心理的內容面——兒童精神世界的諸多豐富現象之中,為此教育與兒童特點相適應的論述不免流於浮泛。本書則對兒童的哲學、科學、倫理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在精神世界做了深入闡釋,並力圖據此探索兒童教育學的理論與方法,應當說是對當前教育學(尤其是低齡兒童教育學)的一個貢獻。
 

目錄

修訂版自序
序(魯潔)
原版自序
第一章 兒童觀
第一節 兒童觀的演變歷史
一、古代的兒童觀:兒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紀的兒童觀:兒童生而有罪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兒童觀:從新人類觀推導出的新兒童觀
四、理性時代或啟蒙時代的兒童觀:「兒童的發現」
五、「教育心理學化」運動:對科學兒童觀的召喚
六、兒童心理學的建立:兒童觀在科學層面上出現已成為可能
七、世紀:「兒童的世紀」及其問題
第二節 兒童觀演變的原因
一、人類主體的發育水平對兒童觀演變過程的制約作用
二、時代精神對兒童觀演進的影響
第三節 兒童福利與權益的發展
第四節 兒童崇拜
一、中國的兒童崇拜
二、西方的兒童崇拜
第五節 兒童觀在中國文化中的演變及其現代化問題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兒童觀
二、中國近現代的兒童觀
三、中國當代的兒童觀
四、兒童觀的現代化途徑
第二章 教育觀
第一節 「教育」一詞的初始意義為兒童教育
第二節 教育發生(或起源)的原因
一、童年的由來與教育發生的生物學前提
二、兒童期的存在對於游戲和教育發生的意義
第三節 兒童教育的本質
第四節 教育與發展的辯證關系
第五節 兒童發展的階段性質及其對教育的次序、時間或速率的規定
一、兒童心理發展存在階段性
二、階段的連續性是先天與後天的相互作用和辯證統一的結果
三、外部條件不能影響發展階段連續的次序、時間或速率
四、教育不能夠超前,亦不可以滯後,它應當著眼於當前發展的關鍵期(兼論什麽年齡入學最適宜)
第六節 教育應當「無為」
一、園丁說
二、否定教育論
三、綜論
第七節 教育不僅應當使兒童發展,而且應當使兒童歡樂
第八節 論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關系
一、歷史上的觀點及批判的把握
二、如何把握實踐中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具體關系
第九節 教育者的人格:一種巨大的教育影響源
第十節 論教師職業及其幸福
第三章 兒童的身體與兒童體育
第四章 兒童的哲學與兒童哲學教育
第五章 兒童的科學與兒童科學教育
第六章 兒童的倫理學與兒童道德教育
第七章 兒童的藝術與兒童藝術教育
第八章 兒童的語言與兒童語言教育
第九章 兒童教育的整體構型
參考文獻
 

本書是我出版的第一本著作,但它的根卻長在我的第二本書《兒童精神哲學》(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里,它試圖闡述的其實是《兒童精神哲學》的教育學意義。

現代教育觀念的誕生是以「發現兒童」為前提的。可以說,這本小書觀念體系的內在邏輯與現代教育觀念的誕生與成長的歷史與邏輯是一致的。現在回首反顧,這種不謀而合的一致性,對於我來說愈來愈清晰;它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對於我來說愈來愈自覺。

兒童哲學或兒童研究是可以相對獨立地存在的,但現代教育研究(教育學的本義是兒童教育學)卻始於對兒童的關注、研究和發現,或者說,現代教育研究是把兒童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的。因而現代教育學是兒童本位或兒童中心主義的。剛剛在中國火熱過並留下深遠印痕的意大利瑞吉歐教育的理念亦是如此,由此而上溯,經過蘇霍姆林斯基(B.A.Suhomlinsky,1918—1970)、皮亞傑(Jean Piaget,1896—1980)、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福祿貝爾(Friedrich Froebel,1782—1852)、裴斯泰洛齊(Jon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直至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甚至誇美紐斯(J.A.Comenius,1592—1670),他們的教育思想都是兒童本位或兒童中心主義的。

在一定意義上,兒童研究可謂教育研究的前景,甚至涵蓋了教育研究的一半研究領域。中國的教育學要想實現現代化,要想使傳統教育實現向現代教育轉型,就必須關注兒童,研究兒童,發現兒童。中國基礎教育目前的改革要想走出瓶頸,亟需教育觀念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變,而這種轉變的起點是關於人的觀念的現代化,是兒童觀的現代化。人的觀念的現代化則是兒童觀現代化的前提。

令人振奮和值得慶幸的是,2004年憲法修正案第一次將保護人權寫入憲法,表明中國的執政黨和政府已經接受普世的「以人為本」的政治理念,也表明中國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又取得了一次觀念上的升級6西方世界「以人為本」的觀念完成於文藝復興時期,以此觀念為前提的啟蒙運動使這種觀念在政治層面得到落實,並在教育學領域取得了「發現兒童」的歷史成就,盧梭的《愛彌兒》標志着「兒童本位」或「兒童中心主義」的現代教育立場和觀念在西方——自然而然的,也是在地球上——的誕生。西方是世界的西方,就像東方是世界的東方一樣。東方和西方共同居住在地球村,就像村民們共同接受牛頓(Issac Newton,1642—1727)、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共同接受中國發明的羅盤、火藥上樣,村民們也將會共同接受杜威和蒙台梭利。2O08年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題口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One World,One Dream),這是古代中國「四海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現代表達。這次奧運會的主題歌是《我和你》,這首歌唱道:「我和你,心連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連心,永遠一家人。」東西方之間、種族之間、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在這首歌里均還原為我和你的關系,歷史文化、政治形態不應阻隔「我」和「你」,不應阻止「我」和「你」分享那些普世的價值和共同的精神財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