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鼎元鄉村治理思想與實踐研究︰鄉村善治的歷史解讀

藍鼎元鄉村治理思想與實踐研究︰鄉村善治的歷史解讀
定價:180
NT $ 157
  • 作者:王亞民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1207138
  • ISBN13:9787511207135
  • 裝訂:平裝 / 21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為清初儒學道南學派的代表人物,經過台灣鄉村治理實踐的歷練,幕友時期的藍鼎元初步總結與發展了我國傳統的鄉治思想,其鄉治思想簡約、實用,基本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在我國鄉治思想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知縣時期,藍鼎元治理號稱全國難治的潮普地區,其鄉治實踐成為傳統善治的典範;進而逶過時空分析,藍鼎元鄉村治理的區域特征與歷史特點得以揭示;最後,在上述實證分析與反思各家學說的基礎上,筆者初步提出了“統域與自域”的理論假設,並就傳統的視角解答了當今“鄉村善治”的問題。總之,在區域社會史視域下,課題力圖在藍鼎元研究、清代鄉村治理研究、知縣社會史研究三個方面有所拓展。


王亞民,男,山東省巨野縣人,1973年出生,漢族,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吉林師範大學講師,碩士生導師組成員,主要從事清代與民國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作者相繼在華中師範大學學報、齊魯學刊、東岳論叢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多篇為光明日報、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文摘報轉載;作者參與完成編寫我國大型通史一部,參與完成國家古委會項目一項,主持吉林省教育廳重大攻關項目、吉林省社.科項目、國家古委會項目各一項。
 

目錄

緒論
一、問題緣起
二、學術史回顧
三、知縣社會史研究
四、思路、方法、史料與概念
上篇 幕友時期鄉村治理思想
第一章 清初台灣鄉村社會
第一節 海島鄉村概貌
一、中西文化影響下的海島鄉村
二、海島鄉村風情
第二節 鄉村社會管理
一、清朝對海島鄉村的管理
二、清初台灣知縣的出身與任期
第二章 藍鼎元鄉村治理思想述略
第一節 鄉村治理思想的產生
一、思想淵源
二、可能性條件
三、歷史的機緣
第二節 鄉村治理思想的內涵
一、台灣地區鄉村治理的具體主張
二、一般性指導意義的鄉村治理思想
三、鄉村治世觀
四、新思想的萌發
第三節 鄉村治理思想的影響及原因
一、現實影響
二、原因所在
第三章 藍鼎元鄉治思想的貢獻與不足
第一節 傳統鄉治理論的總結與發展
一、傳統鄉村治理思想述略
二、傳統鄉治理論的總結與發展
第二節 鄉村治理思想的歷史缺陷
一、鄉治思想體系中民治思想的不足
二、鄉村治世思想的缺陷
下篇 知縣時期鄉村治理實踐
第一章 清初潮普地區鄉村社會
第一節 “海國”社會及縣官缺考
一、“海國”社會
二、潮陽、普寧兩縣縣官缺考
第二節 鄉村社會管理
一、縣級宏觀管理
二、巡檢司署與專區管理
三、鄉村社會的基層管理
第二章 藍鼎元鄉村治理實踐述評
第一節 掌控鄉村局勢
一、縣官職責與鄉村控制
二、知縣藍鼎元鄉村控制的實踐
第二節 教化村落人群
一、藍鼎元重教的時代背景
二、藍鼎元鄉村社會教化的實踐
第三節 心理的歷程
一、鄉村治理期間的心理起伏
二、人物心理與外部世界
第四節 成敗的解說
一、治績的評估
二、治績的緣由
三、鄉村治理的局限
四、知縣藍鼎元與民間秩序
第三章 藍鼎元鄉村治理的地域及個性特征
第一節 內陸知縣的鄉村治理
一、陸疆知縣于成龍與鄉村治理
二、腹里知縣李成林與鄉村治理
三、西南“首縣”知縣與鄉村治理
第二節 藍鼎元鄉村治理的區域特征
一、鄉村治理的區域特性
二、鄉村治理區域特性的一般意義
第三節 藍鼎元鄉村治理的個性特征
一、攻心為上
二、才智有余而“獲上”不足
第四章 藍鼎元鄉村治理的歷史特點
第一節 鄉治行為的時代特點
一、加強鄉村控制的傾向
二、重視社會教化
第二節 鄉村治理的過渡性特征
一、傳統的尾聲︰葉春及的鄉村治理
二、過渡伊始︰藍鼎元的鄉治思想與實踐
三、走向近代︰清末知縣鄉村治理的嬗變
余論
一、清初基層官府與鄉村社會
二、歷史傳統與鄉村善治的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一 藍鼎元年表
附錄二 藍鼎元世系表
附錄三 記載藍鼎元的主李史籍
後記
 

“鄉村善治”是古今鄉村管理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在當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鄉村管理的成功離不開中華鄉村社會傳統文化的哺育,而汲取傳統鄉村管理資源,實現傳統鄉村管理與現代鄉村管理在思想文化層面上的有機對接,則有賴于對歷史傳統的正確解讀。我國傳統鄉村管理資源,包括鄉村內部和外部兩個部分。內部指鄉村地域內民間社會組織的管理,外部指國家對鄉村的管理。以知縣為代表的縣級官府是兩者的交匯點。知縣施政的理念和實踐,是影響鄉村社會發展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對其經驗教訓的總結,理應成為弘揚繼承鄉村社會管理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王亞民博士的《藍鼎元鄉村治理思想與實踐研究》,以清初知縣藍鼎元施政的理念和實踐為中心,進行個案的專題研究。作者側重就區域社會史的視角關注知縣的作用,采用了鄉村社會史、政治史、海洋史相互整合的方法,探討了藍鼎元的鄉村治理活動,並通過具體分析相近時期三類內陸知縣、清代三個不同時段知縣的鄉村治理個案,與之比較,力圖厘清清代知縣傳統鄉村治理歷史演變的軌跡,揭示知縣藍鼎元鄉村治理的時代性、地域性和過渡性特征。更為可貴的是,作者還對“鄉村善治”、“知縣社會史”作了理論探討,提出自己的見解,相信當有助于中國傳統鄉村社會管理史問題的進一步討論。

我國鄉村社會管理的傳統文化,知縣治理鄉村社會的經驗,雖然蘊藏著合理性的要素,但如何和現代化的要求結合起來,為我所用,是一項復雜和艱巨的系統工程。批判地繼承,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在思想理論上超越傳統,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鄉村善治理念,我們才能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實現制度的創新,為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此書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冀望再接再厲,取得更夫的成果。

楊國楨
2009年10月22日于廈門大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