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會的中國故事︰吳老師診斷常用語

被誤會的中國故事︰吳老師診斷常用語
定價:174
NT $ 151
  • 作者:吳桐禎
  •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413540
  • ISBN13:9787802413542
  • 裝訂:平裝 / 30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幫助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而寫的。為了讓讀者能一目了然,全書采取了“一問一答”的形式。這些“問答”主要涉及在報刊雜志、電視廣播以及教學中經常用錯解釋錯和被質疑的詞語。全書的“答問”都是對所列出的詞語進行“追本求源”的分析,既讓讀者了解詞語的本源,又讓讀者了解詞語的演變與發展;既讓讀者了解其字面義與本義,又讓讀者了解今日所演變出的正確含義和用法,使讀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從而達到“糾錯消疑”的目的。此外在對詞語進行“追本求源”時所涉及的文言和典故,都同步進行通俗的講解。即或在工作上與文字寫作無關的讀者把本書當故事書讀也會增長知識,興趣盎然。
 

目錄

前言
序言
導讀
第一編 百家講壇說文解字
“衣冠禽獸”是禽獸穿人的衣裳嗎?
“披肝瀝膽”為什麼指“竭盡忠誠”?
“鏗鏘有力”可作“軍人”的定語嗎?
可以說“演員把人物演得栩栩如生”嗎?
“通風報信”等同于“告知情況”嗎?
“拾級而上”的“拾級”原是指怎樣往上走?
“刮目相看”是“認真地看”嗎?
是“掩耳盜鈴”還是“掩耳盜鐘”?
可以說“把北京建設成為首善之區”嗎?
“目無全牛”是指“看問題片面”嗎?
“每況愈下”的“況”是“狀況”嗎?
“出人頭地”的“頭地”是量詞嗎?
“一孔之見”是指“小孔之見”嗎?
“厝火積薪”是誠心造成火患嗎?
“不得要領”為何把“腰”和“領”並列?
“愛屋及烏”是“愛屋子連同屋上的烏鴉也愛”嗎?
“懲前毖後”是懲罰之前發生的錯誤防止以後再發生類似錯誤嗎?
“病入膏盲”是病到了什麼地步?
“牲口”離人有多遠?為何“鞭長莫及”?
“首當其沖”的“沖”是“沖突”嗎?
孔融與蘇軾所說的“想當然耳”從含義上說相同嗎?
“天涯何處無芳草”應解釋為“天下到處都有美好事物”嗎?
是“網開三面”還是“網開一面”?
“進退維谷”何來“進退兩難”的意義?
“數典忘祖”是數著經典而忘了祖宗嗎?
過去的君王為什麼用“孤家寡人”孤立自己?
“一仍舊貫”的“貫”是“貫穿”的意思嗎?
“聰明反被聰明誤”是規律性的認識嗎?
第二編 言語常用淵源難辨
“安身立命”的“命”如何“立”?
“安慰”與“慰藉”的含義無區別嗎?
“安居樂業”中“居”的範圍有多大?
“安分守己”各指的是什麼?
“白駒過隙”的“白駒”如何“過隙”?
“版圖”只指疆域圖嗎?
“半部論語治天下”是為了稱贊《論語》高明嗎?
為何單選“鴇”的名來稱妓女?
寶物稱“寶貝”,與“貝”殼曾做錢用有關嗎?
“暴損天物”是指浪費糧食嗎?
“璧還”“璧謝”均用的是“完璧歸趙”的“璧”嗎?
“陛下”是“台階”的“下面”何以是尊稱?
“標新立異”是貶義詞語嗎?
“悲觀”可以解釋為“悲哀地看”嗎?
為什麼這十個字容易寫成“別”字?
“秉燭夜游”能舉著蠟燭夜游嗎?
“不倫不類”的“倫”是指“條理”嗎?
為什麼“不著一字”卻“盡得風流”?
百姓為什麼用“春王正月”作春聯的橫披?
“大駕光臨”的“駕”指人還是指車?
“刀筆”為何含貶義?
“雕蟲小技”為何是貶稱?
為什麼要慎用“分我一杯羹”?
“婦人之仁”是指心慈手軟嗎?
“父老鄉親”“鄉里鄉親”同義嗎?
“含沙射影”的“射影”是動物名嗎?
“國色天香”是用花代指美麗女子嗎?
為什麼不能把“嘉賓”寫為“佳賓”?
“精神矍鑠”可形容各個年齡段的人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跬步”有多長?
為何“李代桃僵”?
“馬齒徒增”為什麼用“馬齒”代指人的年齡?
為什麼“門戶之見”是一人之見或偏見?
為什麼“民以食為天”?
“名利”還可代指什麼?
“沐猴而冠”是比喻什麼的?
“匹夫有責”的“匹夫”是趕牲口的人嗎?
“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是“匹夫之勇”的特征嗎?
百姓為什麼愛引用“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話?
“平步青雲”的“平步”如何上“青雲”?
“平易近人”的“平易”是指人“沒有架子”嗎?
為什麼選“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為什麼稱中醫學術為“岐黃之術”?
“人浮于事”是人浮在事務上面嗎?
“三生有幸”等同于“非常幸福”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語應怎樣用?
男士遲到亦可用“姍姍來遲”形容嗎?
為什麼“上下其手”是表示“串通作弊”?
市集又稱“市井”與“井”何干?
是“市道人心”還是“世道人心”?
“桃花”一詞為何不受尊重?
為什麼私藏的錢叫“體己錢”?
“天花亂墜”為何成為貶義詞?
為什麼“天經地義”無可非議?
“天府之國”只指四川省嗎?
“天作之合”是“天使他與她會合而成為夫妻嗎”?
“通力合作”的“通力”是何種“力”?
“銅臭”為何是貶義詞?
“唯唯諾諾”為何有“特別順從”的意思?
“聞雞起舞”是起什麼舞?
“問柳尋花”等同于“花柳之游”嗎?
“無立錐之地”是指“貧困”嗎?
是“無毒不丈夫”還是“無度不丈夫”?
“題目”如何能“小題大作”?
“結婚”為什麼稱為“小登科”?
“小丑”與“相貌丑陋”有關嗎?
“小家碧玉”只指窮人家的女孩嗎?
“小烏依人”是指依戀自己的女子嗎?
“心如鐵石”是貶義詞嗎?
“心花怒放”的“花”是怎樣的“花”?
“心猿意馬”等同于“三心二意”嗎?
“心腹之患”比“肘腋之患”嚴重嗎?
“信口開河”與“信口雌黃”在用法上有區別嗎?
“徇私枉法”是“謀求私利而觸犯法律”嗎?
“言不及義”的“義”是“義氣”嗎?
為什麼把“陽關道”“獨木橋”並提?
為什麼用“仰人鼻息”指“依賴他人”?
“養虎遺患”與“養癰遺患”沒區別嗎?
可用“一竅不通”批評“辦了點糊涂事的人”嗎?
“欲海難填”是指欲望像海那樣大嗎?
“玉成此事”的“玉”是敬詞嗎?
“在所不辭”的“所”是處所嗎?
“造次”為什麼是倉促的意思?
是“仗義直言”還是“仗義執言”?
為什麼用“執牛耳”稱領導人?
“紙上談兵”是怎樣談?
“紙醉金迷”的“紙”如何醉?“金”如何“迷”?
為什麼用“豬狗不如”指品行不好的人?
第三編 高考試題常見“陷阱”
“白頭如新”等同于“和好如初”嗎?
“篳路藍縷”等同于“提高認識”嗎?
“便宜從事”是隨便處理事情嗎?
“彪炳千古”與“虎”有關系嗎?
“水平”能在“伯仲之間”嗎?
“不容分說”與“無庸置疑”同義嗎?
“不以為然”與“不以為意”同義嗎?
“不可名狀”是不可稱呼的狀況嗎?
“不勝其煩”與“不厭其煩”同義嗎?
“工作”可以“不期而遇”嗎?
“不足為訓”是“沒有妨礙”嗎?
小說創作不屬于“慘淡經營”的範圍嗎?
“誠惶誠恐”等同于“惶恐”嗎?
“躊躇滿志”是“猶豫不決”嗎?
“出入意表”不是“出入意料”嗎?
“蠢蠢欲動”可指好人的行動嗎?
“猝不及防”的可以是“驚喜”嗎?
“摧枯拉朽”是“巨大”的意思嗎?
“奧斯卡獎”是“當仁不讓”得來的嗎?
“獨出心裁”與“獨裁”同義嗎?
“策略”不能“咄咄逼人”嗎?
“額首稱慶”與“彈冠相慶”同義嗎?
“耳提面命”只是“面對面”的意思嗎?
“匪夷所思”是“土匪所想”的嗎?
“豐姿綽約”等同于“豐富多彩”嗎?
“鳳毛麟角”僅是“少”的意思嗎?
“改弦更張”不能用于“變更作法”嗎?
“甘之如飴”可以比喻“情願去死”嗎?
“感同身受”等同于“感受到”嗎?
“剛愎自用”的人“可用馬中赤兔”稱之嗎?
“高山仰止”的“止”是停止嗎?
“各盡所能”等同于“各自能做的”嗎?
“功敗垂成”等同于“成功還是失敗”嗎?
“狗尾續貂”是謙詞嗎?
“駭人听聞”不能作“消息”的定語嗎?
手機的作用能發揮得“酣暢淋灕”嗎?
“含英咀華”可作“花蕾”的修飾語嗎?
演員能將人物演得“繪聲繪色”嗎?
“諱莫如深”是“忌諱得很深”嗎?
“擠得滿滿當當”等同于“間不容發”嗎?
“竭澤而漁”等同于“漁業資源枯竭”嗎?
“金科玉律”與“清規戒律”同義嗎?
“噤若寒蟬”不可以形容人嗎?
“骨瘦如柴的人”目光不能“炯炯有神”嗎?
“口耳相傳”等同于“互相轉告”嗎?
“扣人心弦”等同于“讓人受驚”嗎?
“樂此不疲”可用于指愛干壞事嗎?
“寥若晨星”的“寥”是“空寂”的意思嗎?
“紗窗”“地板”可列入“琳瑯滿目”之內嗎?
“量入為出”是“量力而行”嗎?
“屢試不爽”與“屢試屢敗”同義嗎?
“洛陽紙貴”與圖書出版有何關系?
“買櫝還珠”可指“舍本逐末”嗎?
老奶奶不能“毛遂自薦”嗎?
“面面相覷”是“害怕”嗎?
“名噪一時”是貶義詞語嗎?
“摩肩接踵”是並肩前進嗎?
“南轅北轍”等同于“不同角度”嗎?
“怒形于色”等同于“怒氣沖沖”嗎?
“拍手稱快”等同于“拍手叫好”嗎?
“拋磚引玉”可用于指別人發表的意見嗎?
“胼手胝足”與“理想信念”拉不上關系嗎?
“評頭品足”是“進行評論”嗎?
“撲朔迷離”不能作“歷史文化之謎”的定語嗎?
教師怕學生作文時抄襲是“杞人憂天”嗎?
“氣勢磅礡”不能形容鼓聲嗎?
“潛移默化”與“無形中”同義嗎?
“敲門磚的作用”是“促進作用”嗎?
“巧立名目”的“巧立”等于“創新”嗎?
“巧舌如簧”是善于辯論嗎?
“情不自禁”等同于“抑制不住”嗎?
從事“蓬勃發展的事業”的人“屈指可數”嗎?
“取而代之”只能指“奪取地位”嗎?
“拉家常”用“全神貫注”嗎?
“忍俊不禁”是“忍受不了”嗎?
“煞有介事”是“沒有這種事”嗎?
“舍我其誰”是貶義詞嗎?
“實至名歸”是“實際到了,名聲回來了”嗎?
“首當其沖”的“沖”是“沖擊”的意思嗎?
“束之高閣”是“抬得很高”嗎?
運動員嚴重犯規裁判員不可能“熟視無睹”嗎?
“隨心所欲”是貶義詞嗎?
“談笑自若”是“談心”嗎?
“拿金牌”不能如“探囊取物”嗎?
“嘆為觀止”的“止”是停止嗎?
“同舟共濟”與“和衷共濟”同義嗎?
植物能“投桃報李”嗎?
老師對學生能做“推波助瀾”的事嗎?
通過別人的扶持而發展起來的能叫“脫穎而出”嗎?
外國留學生報考漢語水平考試真可謂“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嗎?
“宛然在目”是“呈現眼前”嗎?
“未可厚非”是“一點都不應指責”嗎?
“無傷大雅”與《詩經》有關系嗎?
“十分罕見”與“鮮為人知”同義嗎?
“相映成趣”的“映”是亮光嗎?
“薪盡火傳”不合理嗎?
“行雲流水”可比喻時間流逝嗎?
為什麼稱“胸懷坦白”者為“胸無城府”?
“虛懷若谷”與“胸懷寬闊”的用法一樣嗎?
“睚眥必報”是“有恩必報”嗎?
“偃旗息鼓”只指“停止戰斗”嗎?
“洋洋灑灑”可修飾“中華地方文化”嗎?
“不改正缺點錯誤”能“養虎遺患”嗎?
“異曲同工”的“工”是做工嗎?
“義無反顧”是“不再猶豫”嗎?
能“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嗎?
“一念之差”等同于“一念之間”嗎?
“把巨額公款投入股市”無異于“飲鴆止渴”嗎?
“應運而生”的必須是“人”嗎?
“應接不暇”只能指“應酬人接待人”不暇嗎?
“雍容閑雅”“雍容典雅”“雍容爾雅”可互相代替嗎?
“有始有終”等同于“善始善終”嗎?
為什麼用“魚龍混雜”替換“泥沙俱下”?
“魚目混珠”等同于“泛濫”嗎?
現代企業之間沒有“漁翁得利”的嗎?
“遇人不淑”可以指遇到的人是騙子嗎?
“怨聲載道”是“埋怨之聲載道”嗎?
是“再接再勵”還是“再接再厲”?
“珠圓玉潤”是“珠光寶氣”的體現嗎?
“追本溯源”與“對照檢查”同義嗎?
“家庭狀況”能“捉襟見肘”嗎?
“卓爾不群”是不與人團結嗎?
“走馬觀花”地進行感受是“積極參加活動”嗎?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幾位老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同指路明燈一般。甚至可以說,沒有這幾位老師,便沒有我今天對人生、社會的理解與表達。吳桐禎老師就是這幾位老師中的一位。

那天一上班,辦公桌上擺著一封陌生的來信。封皮上那工整秀麗的字跡,特別是落款“吳桐禎”三個字,立刻把我帶入巨大的驚訝與喜悅中︰吳老師,對我成長產生重大影響卻多年未聯系的吳老師!是他嗎,是真的嗎?我立刻按信中的電話號碼撥打過去,“我是吳桐禎。”那熟悉、底氣十足且富有穿透力的嗓音,開始了師生間雖久未謀面卻又恍如昨日的交談。他告我,他在旅居加拿大期間經常讀到或者在電視節目中看到國人亂用成語的現象,引起當地華人十分不滿。他舉例說,如某電視台一檔名為“飲食男女”的節目在黃金時間火熱播出,當地華人十分驚訝,問吳老師說,中國已經改革開放到黃金時間公共媒體大談“性事”的程度了嗎?因為“飲食男女”一詞的本意並非該節目教人如何炒菜做飯的意思,而是談論性活動之意。有感于這些望文生義、非驢非馬的詞語亂用現象,吳老師雖已耄耋之年,憑著對純潔祖國語言文字的崇高責任感和做了多年語文老師的職業本能,寫了一本正確使用成語的書,並以商量的口吻問我是否可以出版,並再三說千萬別給我找麻煩,千萬別勉強。我們相約來出版社一見。

吳老師是教師進修學校的教研員,也就是說,是我當老師時的老師。當時,我雖為師範院校畢業,但如何提高自己實際的語文能力和如何教學生語文、怎麼提高學生語文能力還真是不知從何抓起,況且語文知識傳授與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人人看上去都懂、但未必人人都能做好的事情。他看好我這根苗子,對我口傳心授,讓我一下子進了語文教學的大門,而且真真切切的感到有了抓手。跟著他學了幾年,確有醍醐灌頂之效。在以後自己學習語文和講授語文中,都以吳老師的理論與實踐為模板成長著、前進著。

我理解,吳老師的語文教學思想和方法概括的說就是︰學習語文要牢牢地抓住語言和文字,以讀和寫為核心,通過字、詞、句、段和篇章結構分析,解決為什麼寫和怎樣寫的問題。用現代語文教學觀說,就是回到文本中去,回到語體中去,感悟並認知語文。

為此,吳老師設計了一整套體現他語文教學思想的手段與方法。我的語文能力和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在跟吳老師學習的那幾年有了一個質的變化。印象最深的是吳老師和各學校語文教學的骨干听我的公開課朱自清先生的《春》。那天好緊張,雖然事前在吳老師的理論影響和他具體的指導下,做了很多準備,但走進課堂還是有些忐忑。我這堂課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如何既聲情並茂地講出朱自清先生散文的美,又條分縷析地把重點詞關鍵句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教給學生,讓學生在美的燻陶中得到智的啟發。“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在一段優美的音樂旋律聲中,我朗誦著,引導學生進入一個美的意境,同時也平定一下我緊張的情緒。隨後,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地理解朱先生是如何描繪春的,同時運用吳老師的教學思想,抓關鍵詞,如︰盼,來,近等,也抓關鍵句,如“欣欣然張開眼”等,引導學生進入課文。記得那一堂課,我講得特別興奮,也特別自然,這是一次教學課,也好像是一次向吳老師學習成果的匯報。吳老師非常高興,在課後的評點分析會上,他充分肯定了我情理交融式的教學探索,說︰“講語文單純抒情容易做到,單純講理也不困難,情理交融,寓情于理這樣的教學方法值得提倡。”之後,他又具體地點評了那堂課,指出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印象最深的是,幾個詞語之間的關系還沒有講透等。那堂課後來被評為區級優秀課,我也因此成為區優秀教師。遺憾的是,由于各種原因,不久我便離開了教學崗位,也離開了心愛的教師工作。

歲月荏苒,多少年過去了。我的工作幾經變化卻始終沒有離開文字和教育。而文字的基本功首先得益于吳老師。現在回想起來,吳老師的語文教學思想和手段及方法一點也不過時。看看我們周圍就可為證,且不說多少胡編亂造的文章,就是被視為寫得不錯的文章,其用詞之不準,字詞句段之不搭界,以及篇章結構之不講究都是司空見慣的。我搞文字工作多年,無論是在報社還是在機關,一直到出版社,深感最缺乏的人才就是會寫文章並且能夠把文章寫好的人,俗稱“筆桿子”。為找筆桿子,有時我痛苦得不能自持,名牌大學畢業生雲雲總總圍在身邊,就是找不出個會寫文章的人,好不容易有個稍微會寫的了,還不會遣詞造句,標點符號也不會用,基本功差到了極點。唉,國人的語文水平和語文能力怎麼到了這個地步,亟待提高啊!

在這里,我再次真誠地表達心聲︰我們需要更多吳老師這樣的語文老師教語文,我們也需要更多的人老老實實地跟著吳老師這樣的老師學語文。語文不是中國人天生就會的,更不是听听隨便什麼人講講就會的,在所有學問當中,我敢說這是基礎性最強、工具性最強、邏輯性最強,也是綜合性最強的一門學問,真得下功夫學啊!

本書就是吳老師教學思想和實踐的一個側面,一個縮影,雖然主要講的是詞語的本意,從而揭開人們對語文詞語學習的一道面紗。書中所涉及的史學知識自不必說,其行文之流暢、詞語之準確以及方法之得當,足見吳老師學風之嚴謹、學養之深厚。我今生恐怕永遠成為不了吳老師這樣的語文教師了,惟願更多後來者步人吳老師這條為純潔祖國語文“衣帶漸寬終不悔”的道路。

寫下這些感受,作為對老師的心里話,是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