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望、產權與管理︰中國大學的校企之謎

聲望、產權與管理︰中國大學的校企之謎
定價:234
NT $ 70
  • 作者:郭建如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0-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9717779
  • ISBN13:9787509717776
  • 裝訂:平裝 / 426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從社會學的視角出發,以北京大學校辦企業為案例,圍繞著聲望、產權與校企的組織管理等問題,將校企關系放在更大的社會過程中,通過提出和發展一些核心概念,形成解釋校企關系發展軌跡及其機理的理論框架,試圖解開大學與校企之間在聲望、產權與管理等方面的種種糾葛,解釋校辦企業在高校一波三折、“屢辦屢敗、屢敗屢辦”之謎。本書可為高校管理者提供參考與借鑒,也可作為高等教育管理方向的案例教學用書。


郭建如,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師,1990年代一直在北大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求學,2001年博士畢業後進入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與管理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教育經濟研究所從事教育管理研究。近些年,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用社會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教育領域中的組織、制度與政策問題上︰研究領域包括研究生教育與研究型大學體制、民辦高等教育組織管理、農村基礎教育體制變革等。在《北京大學教育評論》、《高等教育研究》、《清華教育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等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出版《中國農村義務教育財政體制變革與義務教育發展︰社會學透視》(民族出版社,2010)、《西部民族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財政、資源配置與效益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等專著,譯著有《文化認同與全球性過程》(商務印書館,2003)。
 

目錄

序言
導言
一 研究緣起與研究問題
二 研究內容與分析框架
三 研究方法與研究過程
四 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1章 校辦科技企業的淵源︰計劃體制下的實踐
第一節 校辦工廠第一階段︰創辦及運行機制
第二節 校辦工廠第二階段︰產學研結合新體制
第三節 校辦工廠的歷史經驗與遺產︰對前兩個階段的總結
第2章 院系科技企業的發展機制與發展軌跡
第一節 院系企業的創辦背景
第二節 院系企業創辦人員的出現、雙重體制的確立與企業在院系中的定位
第三節 大學的資源投入
第四節 相關方利益的制度劃分
第五節 院系企業業務的開展、產學研經驗的探索與經濟效益
第六節 院系企業的管理體制與管理方式
第七節 產權、組織管理與人際關系
——院系企業發展的制度障礙探討
第八節 院系企業難辦大的進一步分析
——制度障礙、能力與偏好
第九節 院系企業的地位變化與最終命運
第十節 小結與討論
第3章 方正集團公司的發展軌跡與校企關系
第一節 方正集團公司的創建與發展
第二節 民族品牌、校辦科技企業旗幟的樹立及對公司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所與公司的關系演變及方正發展過程中的沖突與動蕩
第四節 從高校企業向社會企業轉變中的企業管理與文化
第五節 公司與學校之間的關系︰支持、控制與脫離
第六節 大學與企業之間的產權安排與管理框架
——企業發展的制度障礙
第七節 小結——方正模式的若干問題
第4章 院系企業升格而成的校級企業集團︰以青鳥、未名為例
第一節 青鳥集團的發展軌跡
第二節 未名集團的發展軌跡
第5章 校辦科技企業集團的發展機制與軌跡
第一節 院系企業發展到集團企業需要的基本要素
第二節 大學的資源對科技企業集團發展的作用
第三節 企業、大學、政府與“聲望等級結構”
——層級性的社會結構、象征的作用與轉化的策略
第四節 企業發展道路、組織結構與企業名人對企業管理的影響
第6章 大學管理校企的方式、管理癥結與校企關系變化
第一節 大學管理校辦工廠的方式及其遺產
第二節 大學管理校辦科技企業的方式與管理癥結
第三節 校企關系演變陷入“鎖閉狀態”
——公司的“內部人控制”、校企脫離與“家族化”問題
第四節 北大的重塑與校企關系的新變化
第7章 總結與探討︰大學的社會形塑與校企關系的演變
第一節 從體系再生產的視角理解校企關系變化曲線
第二節 大學創辦校企“屢敗屢辦”之謎
第三節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與尚待研究的問題
附錄︰北京大學科技收入與校企收入情況統計表
參考文獻
後記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已經30年了,中國社會方方面面變化之大,舉世矚目。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古老文明和悠久歷史,鴉片戰爭後走過救亡圖存的曲折而痛苦的百年奮斗歷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仿造蘇聯模式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之後又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這些社會變遷都使中國社會具有了與世界上其他國家非常不同的國情特征,也使中國的“改革”無法借鑒他國的經驗。

改革開放之路走進了21世紀,我們仍然面臨著深化改革、調整社會制度政策的歷史重任,今天,中國社會依然存在許多結構性的社會矛盾,前進的道路上依然充滿各種風險。在這個歷史時刻,我們靜下心來,回顧各個領域曾經走過的改革歷程,分析當初的基本思路、政策設計,實施中的制度調試和體制轉型,再總結整個過程的路徑轉換和最終實踐效果,所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將是中國未來社會發展的理論知識寶庫。

回顧中國大學的發展歷史,可以說百年里經歷了多次滄海桑田之變。廢科舉、興新學是中國傳統教育體系的一次大轉身,如何辦學校?辦什麼樣的學校?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對于這些基本問題,當時的中國人幾乎是從零開始思考的。這種局面也就決定了清末民初最早創辦學校的,大多是出身舊文人中的革新派,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向使他們具有歷史的責任感,以民族興亡為己任,他們領悟到舊制度無法救國,就從發達的“列強”那里尋求中國發展的思路,因此也或多或少有“留洋”的閱歷。他們不僅對中國的舊國學和西方教育體系都有相當深刻的了解,而且在救亡圖存的嚴峻形勢下,他們大多懷抱一腔愛國熱情,希望通過教育中國的青年使國家和民族走出一條獨立、自強之路,所以清末民初這些學校的創辦者,可以說都是有獨立教育理念和心懷為民族辦學激情的教育家。盡管這一代教育家的教學理念和辦學方法彼此並不完全相同,但是他們對歐美新式學校的教育優點都進行了廣泛的借鑒,而他們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和終生的心血投入,在中國教育史上更是空前絕後。每當我讀到他們的傳記或閱讀他們的遺作,總是感慨萬分。今天,在中國有了幾百所大學,有這麼多的大學校長,他們所掌管學校的基礎設施、經費資源與當年的辦學條件相比,不啻天壤之別,但是他們當中又有幾個能稱得上是教育家?有幾個具有獨立的辦學理念和人格魅力?而如果不是教育家在辦大學,中國的大學會走到什麼方向上去?

在中國30年的改革歷程中,關于大學的辦學方向也曾開展過多次討論。有一次的主題是“教育產業化”,就是說要把大學像企業那樣來辦。而企業是要盈利的,于是政府不是增加對大學的撥款,而是要求大學通過收取學費和興辦產業來獲得辦學經費。這不是教育家能夠想得出的思路,而只能是財務機關管理人員才能想出來的思路。這個思路一開,大學就把自己手里掌握的有形資源(校園建築、土地等)和無形資產,(學校品牌等)、可以用經營方式來運作的各類活動(各類語言和專業培訓、技術咨詢、樣品測試等)等一股腦地都推入了市場,特別是興辦各類經營性質的企業,大學這一級在辦,下屬各院系也在辦,後勤部門也在辦。在這樣的氛圍下,許多教職工也紛紛開始了在職“兼營”活動,法律系的教師在校外開辦律師事務所,物理系的實驗室人員利用學校設備為校外做加工項目,考古系的教師在外面做“文物鑒定”,各單位的公用房也對外出租,一時間,各個大學從上到下,似乎都在忙于“經營”和“向錢看”。而“教育產業化”既然是從理財者而不是從教育家的角度提出的思路,那麼這些現象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