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社會學研究(新世紀版)

課程社會學研究(新世紀版)
定價:140
NT $ 122
  • 作者:吳康寧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4355036
  • ISBN13:9787534355035
  • 裝訂:488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教育理論研究,繁榮教育理論著述,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並為此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理論依據,江蘇教育出版社決定出版一套以爬梳整理、分析研究當代教育新理論為主題的《當代教育新理論叢書》,這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和鼓舞的事。

這套叢書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思想,以「新」為基本出發點,以教育新學科、新論點為主要內容,力求反映當前世界教育理論的研究方向,有益於我們開闊視野,啟迪思路,對我國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有所思考和回答。各本著述力求相對成熟,自成體系。

我們編纂這套叢書,希望能反映目前國內外教育理論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並能聯系我國教育改革的實際,體現中國特色。我們還希望這套叢書既能體現嚴謹學風,具有較高的學術性,又有生動、活潑的文風,具有較強的可讀性。這些願望是否變成現實,待這套叢書陸續出版後,敬請專家和廣大讀者加以評說。
 

目錄

第一章 社會學視野中的課程研究:領域概述
第一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功用
一、課程社會學研究與課程理論
二、課程社會學研究與課程決策
三、課程社會學研究與課程實踐
第二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對象
一、課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時間性區分」
二、課程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空間性區分」
第三節 課程社會學研究的方式
一、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基本視角
二、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基本路徑
四、課程社會學研究的理論基礎
五、課程研究的學科方式比較
第二章 知識的控制與分等:課程結構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課程門類的分析
一、從課程發展主體看
二、從課程類型看
第二節 學科結構的分析
一、從歷史的角度看學科結構的變化
二、當代學校課程中學科構成的新特征
第三節 學科知識結構的分析
一、「主題」的構成
二、「人物」的分布
三、「知識量」的分配
結語:知識的控制與分等--「課程結構」的社會學釋義
第三章 價值的定位與架構:課程標准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課程標准的社會形成
一、價值的失諧與應對:課程標准編訂的緣由
二、價值的偏越與規限:課程標准成形的機制
第二節 課程標准的文化差異:比較分析
一、「法定的」學生「品德」與「品德教育」
二、學生認識「社會」的「知識法規」
結語:價值的定位與架構--「課程標准」的社會學釋義
第四章 觀念的吻應與偏離:課程內容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課程內容與社會控制
一、教育與控制的內在關聯
二、不同學科課程內容的社會控制意涵
三、思想性內容與社會控制
四、工具性內容與社會控制
五、情意性內容與社會控制
第二節 課程內容與社會差異
一、視域的分歧
二、社會角色的呈現
第三節 課程內容的社會文化闡釋
一、教科書中的文化構成
二、教科書中的童話世界:一個社會學視角的解讀
第四節 課程內容的話語策略
一、教科書話語呈現的蒙太奇
二、修辭:作為一種話語轉化策略
結語:觀念的吻應與偏離--「課程內容」的社會學釋義
第五章 意義的生成與變型:課堂授受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課程授受的「麥當勞」化
一、課程授受中的「效率至上」
二、課程授受中的「數目化管理」
三、課程授受中的「預測與意外」
四、課程授受中的「控制與失控」
第二節 課程傳授中的意義產生
一、敘述語言的日常化
二、人物形象的市民化
三、「師定文化」的民俗化
四、社會運動的戲劇化
第三節 課程接受中的意義生產
一、教學敘述
二、管理敘述
三、教師視界
四、學生闡釋
第四節 從斷裂到延續,從授受到對話:一個烏托邦嗎?
結語:意義的生成與變型--「課程授受」的社會學釋義
第六章 目標的認定與監控:課程評價的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 社會學視野中的課程評價
一、課程評價是對「法定知識」的確認
二、課程評價是對課程實施活動的監控
三、課程評價是對社會控制達成程度的認定
第二節 統攝與驅動:教科書評審的社會學研究
一、教科書管理概觀
二、職責與權力
三、意志與利益
四、權威與分等
五、社會控制:統攝與驅動
第三節 規范與監控:教學評價的社會學研究
一、標准與價值
二、規范與認同
三、監控與調適
四、作為一種學校管理技術
第四節 認定與選拔:考試的社會學研究
第七章 西方課程社會學研究概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