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坐在我心愛的人身邊,听她談話。我一聲不吭地聆听著。我感覺到在她的聲音里有一種力量,我的心為之震顫。那種力量產生電流般的顫動,把我同自己分開。我的心靈于是飛向無邊無際的天空,它認為世界是夢,軀體是窄小的牢房。
 

目錄

阿拉伯文卷譯序
音樂(1905)關稱譯
音樂
“納哈溫德”曲
“伊斯法罕”曲
“薩巴”曲
“拉斯德”曲
草原新娘(1906)關稱譯
歷代灰燼和永恆之火
班尼的瑪爾塔
瘋子約翰
叛逆的靈魂(1908)關稱譯
沃麗黛‧哈尼
墳墓的吶喊
新人的床
不信教的赫里勒
被折斷的翅膀(1905)關稱譯
前言
無聲的悲哀
命運之手
在殿堂門前
白色火炬
暴風
火之湖
在死神座前
阿史特魯特和耶穌之間
犧牲
救星
 

融會東西 別具一格 關稱

紀伯倫‧赫利勒‧紀伯倫是20世紀東方和西方公認的杰出詩人和畫家。他創建了阿拉伯浪漫主義和象征主義流派,開闢了通向新文學的道路,影響了幾代人。紀伯倫是20世紀初阿拉伯海外文學的杰出代表,他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受到讀者的廣泛喜愛。

一 紀伯倫所處的時代

西方在15和16世紀已開始在科學、藝術、政治、社會、經濟及其他方面奠定了復興的基礎。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阿拉伯東方幾乎完全處于閉關自守狀態。那里的人民生活十分貧困。在文學藝術領域,絕大多數人仿效古人,抱殘守缺。阿拉伯的詩歌和散文,都一如死水,毫無生氣。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黎巴嫩的統治者前往意大利,學習和了解如何使自己的國家進步,並簽訂包括意大利向黎巴嫩派遣專家學者在內的各種條約。意大利人在黎巴嫩開辦學校,同時也接受馬龍派的子弟到羅馬留學。隨著交流的擴大和深入,黎巴嫩的復興在阿拉伯國家之中是比較早的。

在埃米爾拜希爾時期(1789—1840),黎巴嫩出現了文藝繁榮時期。這位統治者把自己的王官變成作家和詩人聚會的場所,經常在那里舉行討論各種文學問題的聚會。

1860年,黎巴嫩獲得獨立和自治,建立了省區制度。此後,各種學校建立,新聞報道有了一定的自由,文化得到普及。當時較著名的是外國的大學,如1866年成立的美國大學和1874年遷入貝魯特的耶穌大學。1876年,《文摘》雜志開始在黎巴嫩出版,隨後又出現了若干家報紙。各種科學和文學的團體相繼成立。1880年,貝魯特建立了東方圖書館,藏有各種珍貴典籍,藏書十分豐富。

所有這些推動了阿拉伯東方、特別是黎巴嫩科學和文化的進步,喚起了阿拉伯人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澈起人們反對暴虐、追求自由的斗志。

東方知識分子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政治制度和科學文明,開始批評在舊傳統束縛下的東方社會。當時,阿拉伯東方處于落後愚昧的狀態中,經濟蕭條,精神生活貧乏,婦女處于無權地位。連年的戰亂猶如雪上加霜,給黎巴嫩的社會生活帶來了嚴重後果。西方文明固然為封建社會帶來了震動,吹進了改革之風;但其消極的一面是給黎巴嫩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如社會道德的墮落,個人和家庭生活的腐敗。一些文學家試圖通過文學創作,抨擊社會弊病,號召解放婦女,教育青年,推動社會前進。他們之中的杰出代表有布特盧斯‧布斯塔尼和紀伯倫等。

二 紀伯倫生平及其家庭

1883年1月6日,紀伯倫出生在黎巴嫩北部科奈特索達大雪山遙遠的美麗山村布舍里。他父親赫利勒‧紀伯倫是貧窮的牧人,經常酗酒,打罵子女。他母親卡米拉,先嫁給哈納‧阿卜杜‧薩拉姆‧拉赫曼,後隨他去了巴西,在那里生下布特盧斯。拉赫曼逝世後,卡米拉帶著兒子布特盧斯再嫁給赫利勒‧紀伯倫。

紀伯倫八歲時,他父親被捕入獄。他九歲時,被墜下的山石砸斷了肩胛骨,造成右臂終生殘疾。和當時黎巴嫩大多數家庭一樣,紀伯綸一家生活困苦。在西方等各種思潮的沖擊下,黎巴嫩社會結構迅速解體。許多人抱著對西方文明的幻想,離鄉背井,遷往美洲地區。1895年6月,卡米拉也攜帶著四個孩子——布特盧斯、紀伯倫及其兩個妹妹蘇爾妲和瑪麗安娜,遠涉重洋,來到美國波士頓,落腳在最為貧困的唐人街。布特盧斯在一家貨棧干活,紀伯倫的兩個妹妹則靠縫補貼補家用。

1895年9月,紀伯倫開始在奧立佛‧布里斯僑民小學學習。他喜愛美國作家的小說,開始閱讀《湯姆叔叔的小屋》等作品。他還在一些畫家的指點下,學習繪畫。不久,他在文學和藝術方面的才華就展現了出來,在學校里有了“小畫家”的雅號。一位女教師發現了他的才能,便把他介紹給著名詩人和藝術活動家法爾德‧荷蘭德‧戴。戴鼓勵他為一些書籍設計封面。

1898年,紀伯倫只身回到黎巴嫩,在貝魯特的希克邁學校學習四年。此間,他在《覺醒》雜志上發表了最初的詩作,同時和戴保持著聯系,繼續繪制封面。

1901年,紀伯倫重返波士頓。從1902年4月4甘至1903年6月28日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里,他的小妹妹蘇爾妲、哥哥和他摯愛的母親相繼被病魔奪去了生命。這巨大的家庭悲劇給他的精神以極大的打擊,使他倍感遠離祖國和失去親人的孤獨與痛苦。

1903年起,紀伯倫開始在阿拉伯文的《僑民報》上發表第一批散文詩作。1905年,他在波士頓舉行首次個人畫展。一個叫瑪麗‧哈斯凱爾的女子學校校長十分賞識他的藝術天賦和對繪畫的深刻理解。她同紀伯倫在共同的愛好、一致的見解的基礎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哈斯凱爾後來資助他赴法國深造。

1908年,紀伯倫來到巴黎,先後在幾所繪畫學院進修,並曾得到歐埃斯特‧羅丹的指點。他在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創作的油畫《秋》獲得巴黎傳統的春季繪畫藝術展覽的銀獎。

紀伯倫游覽了羅馬、布魯塞爾、倫敦等文化名城,訪問了當地的名勝古跡,拓展了自己的藝術視野。他十分崇拜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家、畫家米開朗基羅。米開朗基羅的力作《大衛》——象征為正義而奮斗的力量——給了他極大的啟迪。

在歐洲期聞,他潛心研究西方文化,大量閱讀各國的小說、散文和詩歌。他喜愛屠格涅夫、列夫‧托爾斯泰等作家,並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最好的作家。他深受英國詩人藝術家威廉‧布萊克的影響,以致羅丹及其朋友們稱他為“二十世紀的威廉‧布萊克”。

1910年,紀伯倫自法國返美。不久,他由波士頓移居紐約,棲身于藝術家聚居的貧民區——格林威治村。

1920年,紀伯倫和米哈伊爾‧努埃曼等旅美的十位阿拉伯作家一起創建了筆會,紀伯倫任會長。“筆會”的會標為圓形,圓圈中有一本打開的書,書頁上印有“上帝有一個人間的寶庫,它的鑰匙即詩人之舌。”

1931年4月10日,紀伯倫因患肺病,在紐約逝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