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公民視閾中對當代中國治理進行哲學分析、解釋與建構,是以建立起當代中國國家與公民之間的良好動態平衡關系為核心命題,結合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治理相關文件及指導思想的分析,從政治哲學的視角對當代中國治理處境及其思想根源進行論述,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當代中國治理進程中國家與公民合作共治的價值取向,實現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的動態平衡。(1)當代中國的特殊國家處境決定了”發展”與”穩定”成為國家治理的基調價值。(2)在國家權力層面,”法治”與”效用”是使國家權力得以規范運行、並最大程度發揮自身優勢的價值依據。(3)在公民權利層面,”自由”與”平等”是對公民基本權利在國家治理進程中得到保障與實現的價值描述,也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
中山大學法學博士(政治學理論專業),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后,現為中國政法大學講師。主要從事政治哲學、國家治理理論、政治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十余篇。
-
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
$26 -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
$26 -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360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公民到領主
$303 -
逃避統治的藝術
$303 -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408 -
多層治理理論與實踐
$390 -
新中國財稅發展70年
$324 -
制度自信:歷史與現實的理性形塑
$183 -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成功
$251 -
做最好的幹部(升級版)
$260 -
君主論
$189 -
為政:古代中國的致治理念
$209 -
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英文版)
$773 -
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271 -
中國共產黨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條例
$26 -
孟德斯鳩:政治與歷史
$292 -
新時代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基本遵循(圖解版)
$204 -
工會工作實務培訓速成教材
$288 -
群眾與權力
$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