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

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
定價:300
NT $ 69 ~ 510
 

內容簡介

快樂可以學習,精神可以改變
《僧侶與哲學家》作者最新力作!

沈潛三十年領悟出的幸福心得,助你掌握改變人生的關鍵技巧。

「在我們自身之外找尋快樂,就像在面北的洞口等待陽光一樣。」
───西藏諺語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想像和達成之間有很大的落差。我們害怕悲慘,卻奔向它。我們想要快樂,卻遠離它。這樣的誤判是如何產生的?

  從生物學博士轉為藏傳佛教喇嘛的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經過在印度潛心研修三十五年之後,提出結合最新科學理論的《快樂學》。他從親身經歷出發,主張快樂不在於外在環境,而是一種能力,一種生存的態度,我們必須學習。

  繼《僧侶與哲學家》、《僧侶與科學家》之後,李卡德這本最新著作,是他近年來與許多腦神經科學家和認知科學家,以及佛教僧侶如達賴喇嘛等,一起對「心的轉化」進行大量研究的結果。他們以科學的方法研究禪修者多年修心後的效果,發現長年禪修者,會在腦部造成永久的變化,左前額葉外皮區的活動會明顯增加,帶來正面情緒,例如喜悅和熱情。

  李卡德主張,每一個生命都具有完美圓滿的潛能,就像每一粒芝麻都含滿了油一樣。當我們走向心靈道路,開始精進地修行,過了數月或數年之後,會達到關鍵性的轉折點,我們可以成為更好的人,也會對別人的快樂有所貢獻。

專文推薦

  「在《快樂學》中,李卡德巧妙地結合他所熟悉的科學、哲學和佛學智慧,以既實用又富有啟發性的洞見,提出一個完善的路徑圖,引導我們切實修練真正的幸福。」   
───丹尼爾.高曼,暢銷書《EQ》作者

作者簡介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

  生於1946年。巴黎巴斯特學院分子生物學博士。

  1972年,放棄科學家生涯成為僧侶,開始過心靈的生活,因此就在喜馬拉雅山區定居下來,跟著西藏大師學習,過著佛教僧侶的生活已有三十餘年。
  
出家前曾寫過一本鳥類遷移的著作,另著有《頓悟之旅》、《僧侶與哲學家》、《僧侶與科學家》、《量子和蓮花》,其中《僧侶與哲學家》是他與享譽法國的哲學家父親──尚˙方斯華˙何維爾針對佛教和生命的意義展開對話,在法國熱銷了30萬冊。

譯者簡介

賴聲川

  創意源源不絕的創作人。一九五四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戲劇博士,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及駐校藝術家、【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

  他二十九歲開始劇場創作,至今編導舞台劇二十七部(包括轟動亞洲的七小時史詩《如夢之夢》)、電影二部(包括享譽國際的《暗戀桃花源》)、電視影集三百集(包括家喻戶曉的《我們一家都是人》),另有劇場導演作品二十二部(包括莫札特歌劇三部)等。更重要的是,他是市場的創造者。先後開創台灣舞台劇市場、劇場影音市場(從《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開始)、即興時事電視市場(《我們一家都是人》)等。賴聲川被全球媒體譽為「亞洲劇場導演之翹楚」,曾兩度榮獲台灣「國家文藝獎」。

  除了是劇場創作人,也是位專業翻譯,曾譯《頂果欽哲法王傳》、《僧侶與哲學家》…等書,最新的個人著作為《賴聲川的創意學》。

 

目錄

推薦序
譯者序
自序
1.快樂是什麼──談到快樂
2.快樂是生命的目的嗎?
3.雙面鏡:向內看,又向外看
4.假朋友
5.快樂真的可能嗎?
6.痛苦的煉金術
7.我執的面紗
8.當意念成為自己最大敵人時
9.情緒的河流
10.對治干擾性情緒
11.慾望
12.仇恨
13.忌妒
14.躍向自由的一大步
15.快樂的社會學
16.實驗室中的快樂
17.快樂與利他主義
18.快樂與謙虛
19.樂觀主義、悲觀主義,以及天真
20.黃金時間、累贅時間、被浪費的時間
21.與時間的順流同在
22.快樂科學的倫理學
23.面對死亡的快樂
24.一條道路

 

快樂的藝術

  回想20歲的自己,我很清楚自己不要什麼,我不要沒有意義的人生,然而當時的我,並不清楚自己要什麼。1967年,我開始在巴斯特學院(Institut Pateur)工作,追隨剛獲頒諾貝爾醫學獎的法藍斯瓦.雅各布(Francois Jacob),在他領導的細胞基因實驗室中學習。在那裡,我與當代最著名的分子生物學家共事,包括賈克.莫諾(Jacque Monod,因發現基因轉譯的機制而獲得諾貝爾獎)和安得列.勞夫(Andre Lwoff ,法國的諾貝爾獎得主,1965年生理醫學獎桂冠)。

  我也熱愛天文學、滑雪、帆船,和鳥類學;二十歲的時候出版了一本關於動物遷徙的書。我向一位職業野生動物攝影師學習攝影,在週末時到馬鞍濕地(Sologne)和大西洋海邊捕捉野鴨和水鴨的影像。冬天,總是到我故鄉的阿爾卑斯山山坡上滑雪,夏天跟舅舅的朋友們在海上駕船。這種生活是很精彩,但總覺得缺少了什麼重要的東西。1972年,26歲那一年,我對巴黎的生活徹底厭倦。我決定遠離,到印度大吉嶺喜馬拉雅山腳下,去向一位西藏大師學習。

  我怎麼會走到這個關口來?之前有緣遇見的這些出色人才,個個都有特殊才能令人羨慕。我也願意像顧爾德(Glenn Gould)彈得一手好琴、棋藝精湛如費許(Bobby Fisher),斐然成章如波特萊爾(Baudelaire),但這些人,以人的層次來說,並沒有任何令我羨慕,或啟發我要努力成為他們之處。雖然他們在藝術、科學、知識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如果說到其他特質,好比利他、開闊性、決心,及生之喜悅(joie de vivre)等能力,與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後來一切改變了。我見到幾位不可思議的人,並在他們身上見證到人生潛能完全發揮後會是什麼樣子。如何形容我第一次遇見康久仁波切?那是1967年6月,在離大吉嶺幾公里外的一間小木屋裡。他端坐著,背靠窗,全身散發出一種內在的善。窗外是一片雲海,雄偉的喜馬拉雅山穿過雲海,聳立在兩萬四千英尺的高度。言語無法形容他所散發的深度、寧靜,和慈悲心。接著三個星期我就端坐在他對面。我當時雖然不懂,但覺得自己正在做別人所謂的靜坐 ,換句話說,就是努力在他面前收拾我自己,試圖看到念頭面紗的背後是什麼。

  從印度回家以後,我也在巴斯特學院工作滿一年,我才真正了解那次見康久仁波切是多麼重要的。我發現自己找到了一種真實的啟發,讓我的人生有確切的方向和意義。之後,1967到1972,我每年暑假都會回印度,發現只要一到大吉嶺就會忘記歐洲的一切。回歐洲之後,即便人在巴斯特學院,我的思緒總是飛向喜馬拉雅山。我的老師康久仁波切,勸我完成博士學業,所以我當時並不急,一直等了幾年才下決心定居在我想住的地方,這決定是我從來沒有後悔過。

  我父親當然很失望,因為他覺得我的前景一片光明,要放棄這樣的事業太可惜。身為堅定的無神論者的他,並沒有太把佛法當一回事。他說,「我也沒什麼好反對它,因為在諸多宗教之中,佛教不折不扣的態度讓它在最嚴謹的西方哲學家眼中也贏得了一定地位。」之後我們就很少見面了。但他曾經來大吉嶺看我,後來也到了不丹看我。

  我們的關係一直很親近。後來當媒體問起,他說︰「我們頭上唯一飄過的烏雲,是亞洲梅雨季帶來的雲。」

  我所發現的這條道路,從不主張盲從。我所發現的是,一個既實際又豐富的心靈科學,一種利他的生活藝術,一個有意義的哲學,一個可以真正改造內在的心靈修行。這35年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所為和科學精神相違背。科學精神就是用實證的方式尋找真相。這些年,我也遇見許多人,他們常存喜樂。其實已經超過我們一般所謂的快樂。他們充滿一種深度的覺察力,能透視真相和心的本性,他們充滿對他人的善。我也漸漸了解,雖然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快樂,但他們的快樂是脆弱、不完整的。如果要得到長久的快樂,成為一種人生態度,這是一個必須學習的能力。需要長期訓練自己的心,培養一套人格特質,如內心的平靜、正念,和無私的愛。

  我在印度和不丹過著簡樸的生活。幾個月才會收到一封外面的信。1979年,頂果法王決定在尼泊爾建寺廟來保存西藏傳統,之後雪謙寺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大學者、禪修者、慈善家等。頂果法王於1991年圓寂,之後我多數時間住在雪謙寺,協助寺廟主持,也就是法王的孫子冉將仁波切,完成上師的種種計畫。

  有一天我接到來自法國的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和我父親做一個對談,然後出版成書?我沒太當一回事,當時回答說︰「我沒問題,父親答應就好。」我以為這事就此為止,我想父親這麼一位無神論者怎麼會願意出版一本與佛法僧侶之間的對話?就算對話對象是自己兒子也不會願意吧。我錯了。原來出版商請我父親吃中飯,父親當時的注意力全在那頓美食上。到了吃甜點的時候,出版商提出對話的方式,父親停住了,沈默了幾秒鐘之後回答︰「這我無法拒絕。」於是我安靜、沒沒無聞的生活宣告結束。

 

內容連載

第一章 談到快樂
「每個人都想要快樂,但要得到快樂,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快樂是什麼。」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我的一位美國朋友,是一位頗為成功的攝影編輯,有一次她告訴我她和一群朋友剛考完大學畢業考,大家正在討論未來的去向,當她說「我要快樂。」現場一陣尷尬的安靜,然後她的一位朋友說「像妳這麼聰明的人,怎麼會只想要快樂?」我的朋友說:「我並沒有說要如何得到快樂,有太多方法可以得到快樂,像是成家、立業、生孩子、冒險、助人及尋找內在祥和等等。不論我做什麼,我要有一個真正快樂的生命。」

快樂這個詞,法國哲學家亨利.柏格松(Henri Bergson)寫下「通常指涉某樣細微而不明確的事,是那些人類蓄意要模糊對待的辭彙,因此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從實際的觀點來說,如果我們談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感覺,那麼讓快樂的定義保持模糊是沒關係的。但事實不然,我們談的是一種存在的方式,這種存在的方式定義了我們每一剎那的生命品質。那麼到底快樂是什麼?

社會學家定義快樂是「一個人對自己目前整體生命品質的正面評價程度。換句話說,一個人對自己生命喜愛的程度,」然而,這個定義並沒有區分出我們究竟是深深地滿意自己的生命,或只是對外在條件的滿足。對某些人來說,快樂只是「一種剎那、暫時的印象,而它的強度及長度,則隨著那些能令這些印象生起的因素而改變,」在本質上,這樣的快樂必然難以捉摸,並且依賴那些我們無法掌控的外在因素。另一方面,對哲學家羅伯.密斯哈黑(Robert Misrahi)而言,快樂是「對個人整體生存,或者對個人過去、現在及未來最燦爛輝煌的部分所散發的喜悅,」也許它是一種更持久的狀態。根據安德瑞.孔德.斯朋維勒(Andre Comte-Sponville)的說法,「我們所說的快樂,意味著在那一刻中似乎可以立即得到喜悅。」

快樂是一種技巧嗎?是否一旦得到,就可以忍受生命中的上上下下?有千百種關於快樂的說法,無數的哲學家也提供了他們的想法。對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而言,「快樂是對真理的喜悅,」對康德(Immanuel Kant)而言,快樂必須是理性而且不能摻雜任何個人的痕跡;然而對馬克斯(Karl Marx)來說,快樂與工作中的成長有關。亞里士多德(Aristotle)曾這樣寫,「是什麼構成快樂,這是有爭議的,而一般廣為大眾接受的說法與哲學家的想法是不同的。」

是否快樂這個詞已經使用過度,所以大家放棄了,認為這個詞是虛幻和無趣的?對某些人來說,談到找尋快樂幾乎就是沒品味。這些人在他們知性自豪的盔甲中,對快樂嗤之以鼻,就像他們對言情小說般地不屑。

這種貶抑是怎麼產生的?是對媒體所製造的虛假快樂的一種反應?是因為我們找尋真正的快樂卻徒勞無功?我們是否應該接受不快樂,而不再誠懇且理性地將不快樂與痛苦弄清楚?

那麼我們從孩子的微笑,以及在森林中散步後喝到一杯好茶所得到的單純快樂又是甚麼呢?剎那瞥見這些真實的快樂,雖然它們是如此豐沛而舒適,但是太倚賴偶發的情境,因此無法拿來做整體生命的解釋。快樂不應只局限於少數感官的愉悅、一些激烈的快感、爆發的喜悅、暫時的寧靜感、雀躍的一天,或是偷偷溜進我們生命迷宮裡的魔幻時刻。這些面向都無法正確刻畫出真實快樂中深邃及恆久的滿足感。

我所說的快樂是指從一個極為健全的心靈中所生起的深刻綻放感。這不只是一種愉悅的感覺、一種暫時的情緒或心情,這是我們存在的最佳狀態。快樂也是一種詮釋世界的方法,我們很難改變世界,但總是可以改變自己如何看待世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3
    $69
  2. 二手書
    41
    $122
  3. 二手書
    5
    $151
  4. 二手書
    63
    $190
  5. 二手書
    73
    $220
  6. 新書
    9
    $270
  7. 二手書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