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者

翻譯者
定價:380
NT $ 275 ~ 300
  • 作者:賴香吟
  • 出版社:印刻
  • 出版日期:2017-08-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871869
  • ISBN13:9789863871866
  • 裝訂:平裝 / 328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無所逃亦無可名之的
政治、自由、憂傷與孤獨

  有些問題拖得太久,久過了一整代年輕人變老。
  還來得及嗎?

  賴香吟取景台灣解嚴三十年小說集。收錄全新修訂的〈翻譯者〉,從時間回憶政治的〈虛構一九八七〉系列、從空間反思歷史的〈島〉三部曲,以及映照當前世局的最新創作〈雨豆樹〉、〈後四日〉等十二則短篇,描繪各世代不同立場,關於政治但也穿透政治,那段我們共同經歷希望、爭執而迷惘的時光。

  得獎作品〈翻譯者〉一方面試圖將社會、歷史材料轉譯成文學語言,另方面又已後設指出:現實與記憶完全溝通之不可能。轉譯或追憶,知其不可為而為,尋求的是詮釋的能力,新的創造。誠如翻譯者最後頓悟:「她所留下的愛與親情只在一些暗示,但也正是那些暗示才誘引我去回憶或寫故事──倘若在這過程中因此抓住了什麼線索或意義──我彷彿聽見了沉默母親的聲音:那麼,就應該那樣相信地活下去。」

  「我離開他,繼續沿著圍牆往前走。殖民。虐殺。戒嚴。迫害。萬年國會。就在不久之前,這些辭彙從未出現我的腦中,呵,我的世界多麼純潔,多麼無知,如今,他們如祕語般,如潮水般,對我湧來,喚動著我,考驗著我,我的世界破了一個大洞,是的,就是這樣的感受,天地忽然破了一個大洞,祕密與醜陋如泥漿般滾洩出來。 」--〈虛構一九八七〉

  「從拒絕聯考開始,再到躬逢其盛於解嚴,我以為自由豐沛的階段已經來到,可結果,結果,我只是毫無準備地變成了一個沒有特色的人……」--〈野地一九八九〉

  「搬離和平東路的前一晚,他難得地寫了日記--我希望,從今而後,不管是潑灑在我或是芳阿姨身上的,那個巨大的,可笑的,根本就與我們無關的台北之幻覺,能夠完完全全地散去--他感傷台北曾經那樣迷媚地拉攏他們,而今天又完全挑撥地將他們分開……」--〈台北的滋味〉

  「杜先生聽完敗選感言便去睡了。那樣的平穩,他覺得很好,但也知道,這並非訴求他的世代,而是迎向台下那群穿著黃色雨衣的年輕世代。他們說,四年後,我們會回來。杜先生往後算,四年,一百四十四乘以四,這次他算清楚了,五百七十六次,杜先生看看儀器,再看看他的室友們,看電視的看電視,打毛線的打毛線,數佛珠的數佛珠,五百七十六次之後,這間洗腎室,還有多少面孔在這兒呢?」──〈後四日〉
  
  「成大校園裡的這株雨豆樹,沒有那麼大,不過,它的枝葉非常美,夜裡更美。過去兩、三個冬季,我喜歡它葉子落盡,顯露出傘狀枝椏的時刻,美之中帶點詭異,彷彿神經耗弱的夏目漱石寫〈倫敦塔〉,有帶著不祥與冤恨的渡鴉,飛來停在樹枝上,然而,倒底是三隻還是五隻呢?」──〈雨豆樹〉

名人推薦

  由這些遠端的在場者轉述串聯成的時代故事,與其說是政治小說,不如說是跌宕三十年來台灣政治生態、經濟型態、人際關係與世代文化生活的變化軌跡。大多數的台灣人,就像文本中的路人們,置身其中亦像局外之人,有介入有波及,皆難以從眾多分割畫面拼湊出歷史全景,清楚的只有喧擾躁動後漸次冷怠淡泊的情緒。——范銘如(政治大學台文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問題一直都在,舊的走了,來了新的。恐怖的不是來不及,歷來被浪費掉的,又豈止這一代年輕人?真正令人感到可怕的是,在錯誤的引路與虛假的傳承裡,讓後至者忘記了問題。故事怎麼說,過去怎麼看,決定了我們要不要看見現在,看見新的問題。——陳佳琦(成功大學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賴香吟 


  台南市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東京大學。曾任職誠品書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台灣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九歌年度小說獎、台灣文學金典獎等。著有《文青之死》、《其後それから》、《史前生活》、《霧中風景》等書。 
 

目錄

(序)
路人的政治,隔的文學/范銘如

虛構一九八七   
野地一九八九 
情書一九九一 
喧嘩一九九四   
婚禮一九九六 

台北的滋味 
暮色將至
後四日   

島   
熱蘭遮     
雨豆樹   

翻譯者

故事的說法,回看的方法/陳佳琦
 



路人的政治,隔的文學
范銘如

    
  賴香吟算得上是個早慧的作家,十八歲就在《聯合文學》發表第一篇小說,二十七歲出版第一本小說集,爾後陸陸續續發表的作品也獲得不少注目與期待。搞不清是什麼魔障還是業障,她在創作這條路上似乎走得猶豫躊躇,磨菇著久久迸出一篇。以為她可能不寫了的時候,突然她就結集出版了,深度質感的內容顯示出其實她一直默默耕耘思索著。在她若即若離、欲走還留的磨蹭時,不僅同輩前後期的作家早就從新世代作家變成一哥一姊,後生小輩們也紛紛超車甩尾。時代的巨輪不停轉動,即使不是特別積極進取的人泰半被時間推著邁進,她卻彷彿在流光迴廊的某些關卡中梭巡,不忍逕去。或許正是猶如自我折騰般的執拗,在戒嚴時期已過去三個世代的今天,她推出了《翻譯者》這本政治小說,有系統地呈現解嚴後三十年來台灣的反對運動、社經結構以及世代差異的嬗變。
    
  收錄在《翻譯者》的十二篇小說,五篇新作、七篇舊作,分由幾個重要的歷史階段串連起台灣三十年來的變化。從全書編目的安排就可以窺見小說家的史筆企圖。第一組小說包括五篇,以幾個朋友的際遇轉折涵蓋解嚴到第一次民選總統的階段。為了讓讀者有較為清楚的時代標記,題目直接帶入年代。首篇〈虛構一九八七〉拉開解嚴新紀元的序幕。第二篇寫一九八九中國天安門事件時台灣學生的聲援與衝擊,連帶刺激出第三篇側寫的一九九○年野百合學生運動。第四篇則以一九九四年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預示某種新的民主作風與文化生態的轉型。第五篇則是一九九六年無視對岸導彈威脅,台灣人民高票將李登輝送上首位民選總統的寶座,展現台灣人當家作主的意志。
    
  如果第一組小說描述的是萌發的力量與快樂希望的契機,第二組的三篇就是期待的落空與改革的挫敗。〈台北的滋味〉藉由一九九八年陳水扁落選台北市長,探索族群階級與世代間的矛盾隔閡。〈暮色將至〉則是以二○○八年綠色執政的腐敗,敲響反對運動的喪鐘。〈後四日〉則是馬英九連任成功,寫出在野力量的持續低迷。 
    
  前兩組小說以政經樞紐的台北觀點紀年,第三組加入了地理元素,將敘事空間轉移到台南。〈島〉與〈熱蘭遮〉的時間座標為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二○○○年,〈雨豆樹〉則在民進黨再次贏回政權的二○一六年。假使說二○○○年第一次政黨輪替象徵台灣本土性的確立以及國族敘事的再建構,因此將代表文化古都的台南作為尋根預言的原點,合理性說得過去,何況陳水扁出生台南。屏東出身的蔡英文寫下的傳奇固然可以設置在台南,代表南部意識與本土文化的再抬頭,此舉不無作家對自己故鄉厚愛(或抬愛)的私心。其中,〈雨豆樹〉是理解這一組、甚至全書關注的樞紐,作家對於歷史、地誌、政治、再現與翻譯的思辨在本篇中有非常精微的組合。特別是對喜愛賴香吟文學的研究者,絕不能錯過此篇夫子自道的論寫作。

  第四組只有單獨一篇,照說應該排列的是更新近的文本。作家卻反倒以成書於一九九五年、也是本書中寫作年代最早的〈翻譯者〉壓軸,並作為提綱契領的書名,此間自然饒有深意。延續〈雨豆樹〉的主旨,〈翻譯者〉這篇中篇少作似乎早早預告了作家始終掛懷著關於溝通的可能與局限。有志「紀實」卻又深知所謂現實的不明確性,作家動用文學理論中關於語言和書寫的辯證,為這本政治小說作後設性反思。不過,歷史興趣大於文學趣味的讀者也不妨採取古典的史學閱讀法,將此篇視同傳統史家在文末使用的「贊曰」,為三十年來台灣民主運動的論述下一個後現代歷史觀的總結。

  不忍青史盡成灰,或許是作家選擇將部分舊作與新作混合編輯出版的原因,或許也解釋了向來低調消極的她為何一反常態地推出生涯中最有主題企劃的小說集。只不過逕以史料檢索或是政治批判這類文學反映論的心態來讀這本書,恐怕得要費一番功夫才能自重重文字迷障中解碼文本的現實座標。解嚴這個歷史分水嶺,她簡短的以一句文學性修辭標示,「我的一九八七年,開始於一個傳言中的喪禮。」一九八八年的農民運動,她好歹明白寫出五二○這個關鍵字和流血衝突的段落,對照的野百合學運卻要挪到後一年杜鵑花開的時節。諷喻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後帶動一批學運青年執政,只用了在異國酒後的牢騷,「他們這批年輕幕僚搞得好便能出頭,學運、助理一路跑,如今總算等到時機了,選舉過後,他們將是解嚴後第一批搶上灘頭的人。」蔡英文落選與當選的紀年則僅摘取一小段她的敗選與勝選感言。間接隱晦若斯,莫說年紀尚輕的讀者,就連身歷大小選戰的選民們隔著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對於指涉的究竟是何年何事都難免感到陳舊而迷糊。

  迂迴、抒情、生活化與大量留白幾乎是賴香吟所有小說的特色。是類美學特徵常見於日本文學,近年來王定國也以類似的小說美學在台灣文壇聲名鵠起。然而,王定國即使在敘述布局中藏鋒留白,依舊拋出明顯的故事軸線引誘讀者揭曉情節懸念,賴香吟卻連這種比較傳統的敘事甜頭都吝於給予讀者。作為一個資深小說家、尤其是龜毛的小說家,賴香吟多年來顯得踽踽獨行,並不只是因為她的產量不多且非時下熱議的題材,最關鍵的因素或許肇因於她作品中刻意營造的隔閡感。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主張,寫情寫景若讓讀者霧裡看花就是「隔」,得要語語都在目前方有「不隔」的感染力,詞家以「不隔」為尚。彷彿要跟大師唱反調似的,賴香吟的文學風格偏好的就是隔,她的小說就像跟她的書名《霧中風景》一樣,沒有細心和耐性解讀的話,往往如墬五里之中。不容諱言,如此的寫作策略不免使有些作品流於晦澀。特別是描寫個人化題材時,取消故事情節和事件細節的後果輒被人物的情緒取代,欲言又止的空白反而須仰賴大量文化符碼填補表述。但是當她處理公共性議題時,隔的美學恰恰是最適當的書寫距離,使得賴香吟的政治小說獨樹一幟。

  粗具對作家整體文學風格的認識,應該有助於理解為什麼她的政治小說刻意把歷史事件藏在後場。不僅如此,小說家還採用非直接關係人的敘述視角加大距離。一般的政治小說即使不是選擇用參與者或受害者,也是相關的家屬親友,敘述大時代下小老百姓的動盪悲歡。賴香吟偏愛的卻是路人型的敘述者。這些路人,可能是上街遊行、露宿街頭的反對運動分子,熱血應援卻不是核心角色;可能是路過或聽過某些聚會演講,算是見證歷史現場卻又證詞模糊;連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於她描寫中也會在隨著光陰流變的家鄉地景中迷失所向路,陌生隔閡之感猶如觀光過客。由這些遠端的在場者轉述串聯成的時代故事,與其說是政治小說,不如說是跌宕三十年來台灣政治生態、經濟型態、人際關係與世代文化生活的變化軌跡。大多數的台灣人,就像文本中的路人們,置身其中亦像局外之人,有介入有波及,皆難以從眾多分割畫面拼湊出歷史全景,清楚的只有喧擾躁動後漸次冷怠淡泊的情緒。

  在長年講究的隔的美學中,自傳性質濃厚的《其後》應是唯一的特例。這本散文袒露不少幽密的心情,但最令我震驚的莫過於讀到作者談論到創作生涯上的陰影,「文學上,我失去了自己的角色,成了一個關係人」。為了判斷這句話的對錯,我還認真地思索了一陣子,確認大錯特錯。就奉行文本中心而非作者中心的批評家而言,作家傳記與文友網絡並非考慮的重點。印象中我和學院同儕們在研究賴香吟的文本時,常見的關鍵詞至少有女性、政治、歷史、空間、翻譯、跨界、後設、後現代、後殖民等等。上述學術討論無一不是純就作者之書寫而論。賴香吟實在應該對自己作家的身分多些自信。否則,對為數不少的賴香吟的長期讀者們,說句重一點的話,可就失禮了。最有力的證明之一就是這本新作。《翻譯者》是賴香吟目前為止最好、最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選集。慶幸台灣挺過驚滔駭浪的時代變革。慶賀賴香吟從迢遙曲徑裡踐證出自己獨到的美學路數。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內容連載

後四日

選後星期一,杜先生去醫院。

他猶豫要不要帶份報紙進去,選舉已經結束,該知道的都知道了,那些觀點、評論,無論正反,使他驚奇的不多,有所啟發的更少。他熟門熟路走到洗腎室—─現在多半改稱血液透析中心,感覺中性一點,精確一點,可杜先生覺得沒什麼好閃躲的,洗腎就洗腎吧—─熟門熟路躺上病床,把預計用上的雜誌、眼鏡、耳機、手機,全都妥當就位。洗腎室好幾位和他一樣是熟面孔,但每天總也會有幾個因為重症臨時送進來的患者,或是,偶爾,有幾張臉,年輕到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電視機恆常開著,杜先生常常得為了抵抗電視聲響而戴上耳機聽音樂。選舉後的第一個上班日,新聞節目看起來很有精神,故作理性,主持人反覆講著什麼回歸常軌、消弭衝突之類的話,杜先生覺得廉價極了。選前耗費那麼多資源翻弄起來的不同陣營之間的尖銳對立,那些多暴力、齷齪、骯髒的事,怎麼可能簡簡單單、說清就清,人心又不是狂歡之後留下來的垃圾,掃一掃就好了?杜先生看著護理人員開始設定儀器,心裡哼哼想,就說他這身體裡的髒血吧,每週清,每次清,至少也得花上四個小時呢。一次一次選舉的操練,使他情緒難以平靜的不完全是勝敗,而是人性的扭曲,是的,人性,這種詞之所以存在,不就代表身而為人必然有些性質是自然而共通嗎?

何以一旦身處不同陣營,政治便凌駕人性,只能勢不兩立,不能有一點共感,不能有一點誠信,就算光天化日的說謊,也要說得理直氣壯。

是這樣的扭曲,一年一年地,讓杜先生說不出話來了。

他戴上耳機,今天,他要聽兒童合唱團,這幾個月,懷疑、否定、尖酸刻薄的大人的髒話,他聽多了。人們愈來愈不肯相信,站在對立面的,和自己一樣,也是個人,一個無意挑起事端、追求更好生活的人。杜先生聽膩了暴民與鄉親這類標籤。他愈來愈認為,政治與人性有關,政治根本就是人性,什麼樣的人性,決定了你同意什麼樣的政治。與其清理政治,不如清理人性吧,讓人們先回到一個乾乾淨淨的人,啊,此刻我的血何等乾淨,杜先生調侃自己,這可是經過理性醫療、精密檢測、層層析濾保證的呢。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2
    $275
  2. 新書
    7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