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迄今,人類生活即分公域、私域兩途。古典中國以皇權國家為公域,以家族社會為私域;近代西方以政治國家為公域,以市民社會為私域。公、私域之間划界,造成人類行為規范——法律之分類。眾所周知,公、私法之划分,源自古代羅馬法學家。首倡此說之烏爾比安氏認為:公法系以保護國家公益為目的,與此相對,私法則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自此以后,盡管公、私法划界之標准多變,然公、私法之分類理論大體得以堅持並流傳。特別近世以來,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之分野日顯,故公、私法划分理論在法律和法制建設中之作用亦愈重。至於我國,雖曾因意識形態影響,反對公、私法划界,但改革實踐之現實,總在證明「形勢比人強」,「私法」不存之牢籠亦就不攻自破。
本書內容涉及了戰後歐洲憲法史及經濟法史起點的背景,也涉及了共同體現存的和正在變化中的諸多許可權和各執行機制。
-
多層治理理論與實踐
$390 -
共和國識別碼
$468 -
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408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自由與財產
$355 -
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271 -
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英文版)
$773 -
公共基礎知識(綜合基礎知識)(全新升級版)
$303 -
理論自信:紮根中國沃土的思維之花
$198 -
新中國財稅發展70年
$324 -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360 -
政府論(英文)
$668 -
有限自由論
$312 -
2019政策熱點面對面
$251 -
引領與成長:低齡觸法未成年人教育矯正研究
$360 -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案例與啟示
$251 -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大學生讀本
$198 -
跨越(1949-2019):不懈的奮鬥
$251 -
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
$26 -
民主的未來
$339 -
托克維爾之鑰
$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