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世界轉型期間,世界各國青年都遇到了新問題和新挑戰,各國青年問題專家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這些問題和挑戰既有共性,也有各國的特色,本書稿所重點關注的國家主要來自東歐和北歐,伊斯蘭國家和亞洲國家尤其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其中,青年就業與教育的矛盾,青年與社會解構和重構的關系,青年在社會中的地位以及自身的定位是每位學者幾乎都要討論的話題。

作者簡介:

讓一查爾斯·拉葛雷(Jean-CharIes Lagr6e)社會學博士,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Laboratoire Printemps)研究員,歐盟和歐洲議會青年政策問題專家,歐洲青年與代際研究網(ESA)協調人,2001~2005年間任歐洲社會學會秘書長。出版論著多種,廣泛涉及邊緣化、青少年犯罪、勞動力市場、社會排斥與社會底層、青年文化等問題,近期更多地關注青年與歐洲認同以及全球化問題。
 

目錄

中文版序
導言
第一部分 動盪社會中的年輕一代:青年與全球化的後現代探討
青年與後現代性:一個政治問題
西班牙社會學中的青年問題:作為政治投資的一代年輕人
代際視角下的中國青年問題理解:通向美好未來的源泉
20世紀90年代的台灣青年
後共產主義時期的青年社會建構
現代化與轉型過程中的斯洛伐克青年
芬蘭青年及青年政策
葡萄牙青年危機及其社會建構
第二部分 青年與全球化
全球化:新一代面臨的挑戰
全球文化:夢想還是夢魘?
在伊斯蘭教話語與全球化制約下的馬格里布青年
青年與全球化: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青年
加泰羅尼亞地方認同的文化再生產
什麽是印度洋青年的文化認同?
青年與全球化:代理人與犧牲者
全球還是地方?歐洲統一後的新認同
全球化與文化參與
全球化對教育的作用
第三部分 青年與新現代性
信息社會的挑戰
青年一代:從工業社會到後現代社會
全球化挑戰下的青年社會學
多元文化社會中的青年
 

古希臘神話中,斯芬克斯通過難解的謎語向路人展示了自己的智慧。當我們翻開此書時,也會在看似清晰明了的標題中感受到其間蘊涵着的無限謎團。

讓我們在眾多的謎團中選取一個最為簡單的線索,或者至少是人們經常會思考的一個問題:青年人直接指向的是一個年齡群體,一個有別於成年人的社會范疇。然而,諸位是否會有這樣的感受:當你向你的聽眾介紹你的研究工作是所謂的「青年人」或「青年」時,一個最直接的問題是:多大年齡的人可以算是青年?事實上,如果青年是一個年齡群體,那麼真正的問題,也是最基本的、唯一的問題(如果我可以這麼說)是:如何對年齡進行界定?區分這一群體的邊界該在哪里?這也是我們的調查直接指向一個目標人群時必須涉及的一個基本問題,無論針對哪一群體,都是如此。假如那樣的話,青年人的年齡界定就可能是15~20歲,或是14~18歲,諸如法國二戰后的人口調查便是如此界定的。到了20世紀60年代,青年人的年齡界定進一步擴展,涵蓋了那些年齡在20~25歲的亞群體,因此,青年人也可被定義為是年齡在15~25歲的群體。類似的年齡定義也同樣被應用到許多國際調查當中。但是,隨着教育的發展、在校時間的延長,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大學學習,一些學者認為應該把青年人的年齡段擴展到25~30歲,甚至是35歲。為什麼不呢?但是我們不應忽視,對年齡的計算僅僅是一種計算。無論采取怎樣的划分方法,都應該與隱藏在調查背后的那些問題相關。然而無論從哪一方面說,這都不意味着對某一群體的年齡定義具有特定的社會意義,也不意味着因此就是社會學的建構。年齡范疇的或多或少只是個統計學意義上的工具,而不是社會學的工具。任何年齡群所具有的社會意義都遠遠超過了統計學上把年齡作為最終參照指標的認識。任何年齡群體的社會意義都是社會結構的產物,並作為一種社會事實在個體成長的初期構成特定的含義。對於青年男女來說,在今天這樣一個社會發展的特定階段中,年齡又意味着什麼?這是我們在開始青年話題探討時的第一個問題,即年齡對於青年個體來說意味着什麼?這對於那些與青年人發生互動關系的成年人、青少年來說又將意味着什麼?

青年不是一系列生硬的統計數據。對於學科界限嚴格的生物學或心理學,也無法概括青年人的全部存在狀態,即使的確有人堅持生物決定論的立場。我們必須承認,心理上的變化標志着個體發展的不同階段,這也是一個終生持續的過程。但幾十年來,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一直通過他們的研究,證明生命歷程是一個社會的建構,並與特定的時空關系聯系在一起。作為一種社會事實,青年是相對於特定社會中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因素而言的,並在這一變化過程中進行關系的重新組合。這里有必要提及阿利斯(Philippe Aries)的那本關於歐洲「青年的創造性」問題的巨著。現代青年是隱私權和衛生學發展的結果,和「中產階級家庭」的崛起有關,但更為重要的是,青年之所以成為一個群體被關注,也是這樣一個事實的結果,即青年人為了獲得教育、得到某種知識和資格證書而普遍脫離了社會。不管怎樣,他們正處於進入社會前的准備階段。這一問題沒有必要再深入探討。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正如我們所知,現代青年是新近的一個創造,是源於社會結構的社會建構和歷史產物。美國學者吉利斯(Gillis,J.R.)對20世紀北歐的幾個國家中的青年演變歷史進行了清晰的描述。1980年,斯梅爾瑟(srrmlser)在《美國社會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發表的一篇關於「個體生命歷程轉折點」的文章中,列舉了三組影響現代青年變化過程的因素:經濟的變化:包括貧窮或富裕,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變化;家庭的變化:以文化、傳統和地域為基礎的宗族關系或血緣關系逐漸縮減為由父母和直系子女構成的核心家庭;③制度的變化:包括作為社會設置之一的學校,在極大程度上把兒童和青年群體與社會分離開來。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