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

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
定價:294
NT $ 256
 

內容簡介

本書以作者所譯、楊祖陶先生校的《判斷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初版,2005年第4次印刷)為讀本、采取逐節講解的方法,盡量追蹤和重現出康德本人在寫作該書時的思路;而在某些困難的地方則根據需要進行逐句講解,特別是最困難的序言和導言部分,全部都作了逐字逐句的解讀。作者相信經過這樣的解讀,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難點已基本上掃除了。這些講解大都由作者在課堂上講演的錄音整理而成,保持了課堂講課的現場感和生動感,同時配有一些學生在課堂上的提問和作者的即席回答,少數沒有錄上音的部分由作者補寫完備。本書的這種講法和寫法,在國內還是第一次。

康德是人類有史以來少數幾個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康德哲學兩百多年來一直是國際學術界長盛不衰的話題,不僅在純粹哲學的領域,而且在自然哲學,道德哲學、美學、宗教學、心理學、歷史哲學、法哲學、文化哲學,人類學,邏輯學等領域,康德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與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和《實踐理性批判》比起來,《判斷力批判》廣泛地涉及了上述所有這些領域,視野更加開闊,而且構成了他整個批判哲學建築的最後一塊「拱頂石」。因此,不讀懂「第三批判」,就不能說真正讀懂了康德。但第三批判比起前兩個批判來在某種意義上更難讀懂,它不僅要求有前兩個批判作為閱讀的前提,而且本身也是對一些更深層次的原理的探討。所以長期以來、對康德哲學的研究在第三批判方面是最為薄弱的、也是最為混亂的。作者從80年代初以康德《判斷力批判》做碩士論文以來、二十多年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深感康德這部著作的重要性非同一般。尤其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它的意義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目錄

序言
第一講 康德哲學體系簡介
1 《純粹理性批判》
2 《實踐理性批判》
3 《判斷力批判》
提問和回答
第二講 序言和導言(一)
第三講 序言和導言(二)
提問和回答
第四講 序言和導言(三)
提問和回答
第五講 審美判斷力批判(一):分析論
1 美的分析論
2 崇高的分析論
第六講 審美判斷力批判(二):演繹及其他
1 純粹審美判斷的演繹
2 藝術論
3 辯證論和方法論
第七講 目的論判斷力批判(一)
1 目的論判斷力批判的導言
2 目的論判斷力批判的分析論
3 目的論判斷力批判的辯證論
第八講 目的論判斷力批判(二)
1 附錄:目的論判斷力的方法論
2 對目的論的總注釋
3 對「目的論判斷力批判」的通俗串講
提問和回答
 

2004年是「康德年」。這一年是康德逝世200周年.誕生280周年,也是我和楊祖陶先生合作翻譯的康德「三大批判」一全部出齊的一年。這一年的冬天,陝西師范大學的尤西林教授邀請我去他們1人文學院開一個關於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的系列講座。這個講座共講了丸講.其中專門講《判斷力批判》這本書的有六講,其他三講涉及康德思想的其縫方面:這些講座每場都將近三個小時,而且往往是對著康德那深奧晦澀的書本逐字講解,長達九天、每天一次的講座,一百多人的教室居然從頭至尾座.無虛席,氣氛專注而熱烈,令我十分感動。我覺得在今天市場經濟籠罩下的中國,並不是沒有人熱心於學問,問題在於我們是不是能夠抓住人們最關切而又最能夠心領神會的學術話題。代表西方最具特色的理性精神的康德哲學就是這樣的話題。而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則是康德哲學中涉及面最廣、思維層次最深、影響力最久遠的一部經典名著。這也許就是我這次系列講座能夠獲得青年學子們如此高的期望的根本原因。

我本人研究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從我1982年提交的碩士論文《康德人類學的核心——〈判斷力批判〉》算起,已有二十多年了。1997年,以我的碩士論文為基礎的研究性著作《冥河的擺渡者——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本書由於叢書的字數限制,只是一本十一萬字的小冊子,印了六千冊,但在學術界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成為國內學人研究《判斷力批判》必讀的參考書。究其原因,我想是由於當時國內還沒有一本系統介紹康德《判斷力批判》的書,而這本書篇幅雖小,卻是從序言、導言到後面的每一章、每一小節都作了緊扣主題的疏導,言簡而意賅,對於初學者極為便利。它的短小的篇幅反而成為了它的優勢。該書最近已由武漢大學出版社修訂再版,除增加了一個《判斷力批判》的「第一導言」的譯文作為附錄,使字數達到了十六萬字以外,其余基本維持原樣,仍然是一本對於理解康德這部名著相當有用的小冊子。當然,很早就有人建議我不妨將這本小書擴充為一本大型研究專著,以便引導讀者能夠更全面系統地進入到康德的思想深處,我也時常有此想法。但沒有這次陝西師大之行,這一想法也許至今還只是一個想法而已。這次系列講座成了目前出版這本書的一個最重要的誘因。

按照我最初的設想,我打算將這次系列講座的現場錄音加以整理,作為一部講演錄性質的書出版。然而不幸的是,錄音的很大一部分,即關於審美判斷力的分析論的最重要的部分,從§1一§40,由於技術原因完全丟失了。我曾試圖利用到其他院校講學的機會再講一遍「康德的美學」,將這一部分補上來,但一直沒有找到這種機會。事情就這麽拖了下來。直到今年秋天,我接到香港道風山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邀請到該所做三個月的訪問學者,才想到利用這段時間把我的錄音資料整理成一本書,該修改的修改,該補寫的補寫。於是,從9月底到12月底,我在香港這三個月里,除了完成了我的《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句讀》這本180萬字的大書(即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整理和定稿工作外,主要就是在原有錄音資料的基礎上將這本《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建構成形。不幸中萬幸的是,錄音的前面部分,主要是對《判斷力批判》的序言和導言進行逐句解讀和分析的部分,也就是全書最困難的部分.全部都保存下來了,這次整理對這部分只作了很少的一些修改。「審美判斷力的分析論」的全部、「純粹審美判斷的演繹」的大部分以及藝術論的一部分.都是這次重新補寫的。而在整理到「目的論判斷力批判」部分的時候,我發現除了第61節導言比較詳細、是逐句講解外.其他地方的解說都過於粗糙,沒有逐節講解,有的甚至不如《冥河的擺渡者》那麽貼近原文.於是在許多地方進行了全面改寫和增補,以和審美判斷力的部分相稱。這種情況可能與當初去陝西師大時的目的主要是對中文系的研究生講康德《判斷力批判》中的美學思想有關,由於偏重於審美判斷力批判.後面的目的論判斷力就從略了。這次改寫則把關注點轉移到全面疏通康德在這本書中的整體思路上來了,並且在寫法上貫徹了《冥河的擺渡者》中的原則.即螢照原書的結構次序逐節講解,不漏掉任何一個小節。特別是對書中的那些難點,本書不惜篇幅,作了大量的鋪陳,這是《冥河的擺渡者》所不可能做到的。當然,本書在寫作過程中也參考了《冥河的擺渡者》,有幾處地方不得不全文照錄了後者中的語句,因為我覺得有些句子十分精煉,實在不可取代。但本書並不能完全看作前一本書的擴充本,有大量的新發現、新提法是原先沒有的,並且許多地方比原先的提法更准確了。

由於上述原因,所以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既不是純粹的講演錄,也不完全是嚴格的學術論著,而是有一段講演錄,中間又夾雜一些研究性、解釋性的文字,然後又是講演錄的風格,交錯進行。我自己並沒有刻意使這兩種風格統一起來,因為我覺得實際上它們各有自己的長處。講演風格的優點就是通俗易懂,長於總體性、形象性的把握;而學術研究風格則是嚴謹、細致、簡明,條理清晰。這種交錯也許對讀者來說並不是什麽壞事,他們可以在緊張的思索間隙中稍事休整,換一種方式思考。富有特色的是中間還插有不少學生的當場提問和我的即席回答,更有利於開拓思路,深入問題。不過相比之下,我對講演風格中的那些模糊和疏漏之處加以補足的工作做得更多一些,力求使它更加邏輯嚴密,概念清晰,所以有的地方似乎也不太像是講演了,因此總體上看,本書恐怕更接近於一本研究性的學術著作。所以我把書名定為《康德〈判斷力批判〉釋義》,應該說還是比較貼切的。我真正看重的並不是文章的風格,而是要把問題講清楚,把康德的文本解釋透徹,怎麽方便,就怎麽做。

康德這本書後面幾節有大量論述宗教和神學的文字,應該說,這些文字對於理解康德的神學思想的重要性不亞於他的宗教學著作《單純理性界限內的宗教》,但長期以來似乎並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本書這次把較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一部分上面,盡可能對其思路作了全面的清理,也算是對「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盡一點綿薄之力吧。當然,我自己意識到由於在這方面功力有限,未能把里面的思想全部闡發出來,有些地方顯得模糊不清,只好以待來日了。在這里,我謹向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楊熙楠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沒有他的熱情相邀,我恐怕至今還找不到時間來整理我的思路,完成這一頗為困難的工作。

我還要感謝我的朋友王里先生,他不辭勞苦為我整理了全部錄音,相當准確地將它們轉換為文字資料,體現了專業人士的敬業精神。

當然,最後還要感謝西林兄,畢竟是他最初邀請我赴陝西師大講學,才使我有機會開始這一橫跨數年的工程。

由於研究對象的難度,本書仍然有一些地方沒有充分的把握,只是我的一孔之見,謬誤和不妥之處,尚望有識者不吝指正。

鄧曉芒
2007年12月12日,於香港道風山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