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政治結構研究(繁體版)

宋代政治結構研究(繁體版)
定價:228
NT $ 198
 

內容簡介

平田茂樹(Hirata Shigeki),1961年生,日本靜岡縣人。1985年畢業於東北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前期課程東洋史專業,獲文學碩士。2009年獲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以宋代為中心的中國近世政治史。主要學術論著有《科學和官僚制》(東京,山川出版社,1997年),共同主編有《宋代社會的聯系網絡》(東京,汲古書院,1998年),《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人際交流》(東京,汲古書院,2006年)《宋代社會的空間與交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中國宋史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東京,汲古書院,2010年)。
 

目錄

前言 王水照

日本宋代政治制度研究述評(陳力譯)
日本宋代政治研究的現狀與課題(林松濤 譯)
書評:王瑞來著《宋代皇帝權力和士大夫政治》(宋姍姍 譯)
宋代的言路(林松濤 譯)
宋代朋黨形成之契機(林松濤 譯)
從劉摯《忠肅集》墓志銘看元(礻右)黨人之關系(顧國玉 譯)
宋代政治結構試論——以「對」和「議」為線索(施愛軍 譯)
宋代政治史料解析法——以「時政記」與「日記」為線索(施愛軍 譯)
從周必大《思陵錄》、《奉詔錄》考察南宋初期的政治結構(朱剛 譯)
從《歐陽修弘記》考察宋代的政治結構(朱剛 譯)
解讀宋代的政治空間(林松濤 譯)
宋代地方政治管見——以扎子、帖、牒、申狀為線索(林松濤 譯)
宋代表彰列是女的結構——以《宋史無前例·列女傳》為線索(林松濤 譯)
 

自筆者有志於宋史研究,至今已二十余年,其間一直不斷探究「何謂政治」這一問題。在此過程中得出的結論極為簡單。

H. D.Lasswell在其所着Politics: Who Gets What,When and How中,將行使權力的社會關系稱作政治,認為從動態的觀點來把握政治的話,其無非意味着「誰,何時,怎樣,做成什麼」。至今為止的政治史研究,以制度史或政治事件史為中心,很難說對於實際產生出政治的復雜機制給予了充分的探討。本書倒是試圖通過將焦點置於具體的政治過程得以產生出來的、存在於其背后的政治結構上,來揭示H.D.Lasswell試圖說明的「誰,何時,怎樣,做成什麼?」這一極為簡單的政治原理。本書中出現了政治過程論、政治空間論、政治溝通論等不免有標新立異之嫌的表達方式,這些都不過是體現了盡量簡明地理解政治的一種嘗試而已,對於政治是在怎樣的時間與場所中,如何通過人與人的關系而產生出來的,從多種角度進行了探討。

不過在此必須說明的是,本書並非系統性研究着作。而主要是匯集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以及韓國等海外學術會議上使用中文發表的文稿而成的論文集,因此內容中重復之處甚多。另外附帶指出,還有諸多日文論文未收入,故導致此中文論文集中存在部分內容說明不夠充分的問題。

本書所收論文的日文標題,以及在海外學術會議上發表的情況如下。

1.《日本宋代政治制度研究述評》(收入《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商務印書館,2004年7月)。該論文原題為《政治の舞台里巹讀む——宋代政治史研究序說》(《知識人諸相——中國宋代を起點としさ》,勉誠出版,2001年)。

2.《日本宋代政治研究的現狀與課題》(《史學月刊》308,2006年6月)。該論文原題為《宋代政治構造研究序說》(《人文研究》57,2006年3月)。

3.書評《王瑞來〈宋代の皇帝權力の士大夫政治〉》(《史學雜志》112—6,2003年6月)。

4.該論文原題為《宋代の書路官につぃて》(《史學雜志》101—6,1992年6月)。

5.《宋代の朋黨形成の契機につぃて》(《宋代社會の木ットタ一タ》,汲古書院,1998年),其中的一部分以《從小說史料看宋代科舉社會的結合》(《科舉制的終結與科舉學的興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為題發表。

6.《從劉摯(忠肅集)墓志銘看元佑黨人之關系》(《東昊歷史學報》11,2004年6月)。其后以《劉摯〈忠肅集〉墓志銘かち見た元佑黨人の關系》(《宋一明宗族の研究》,汲古書院,2005年3月)為題在日本發表。

7.該論文原題為《宋代政治構造試論一對と議を手掛かヮとして》(《東洋史研究》52—4,1994年)。

8.《宋代政治史料解析法——(時政記)と〈日記〉毫手掛かヮとして》(《柬洋史研究》59—4,2001年)。

9.《周必大(思陵錄)、〈奉詔錄〉かさ見に南宋初期の政治構造》(《人文研究》55—2,2004年3月)。定於近期在中國的雜志上發表。

10.《從〈歐陽修私記〉考察宋代的政治結構》(《歐陽修與宋代士大夫》,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該論文原題為《〈歐陽修私記〉かさ見に宋代の政治構造》(《大坂市立大學東洋史論叢》別冊專輯,2006年5月)。

11.《解讀宋代的政治空間》(2007年9月5日,在召開於台灣政治大學的,第三屆中國史學會「基調與變奏:7—20世紀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該論文其后以《宋代の政治空間を如何に讀むか》(《大坂市立大學東洋史論叢》專輯《文獻資料學の新にな可能性(3)》,2007年12月)為題發表。

12.《宋代地方政治管見——以剳子、帖、牒、申狀為線索》(2006年9月25日,在召開於上海師范大學的「唐宋時期的法律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該論文曾以《宋代地方政治管見——剖子、帖、牒、申狀を手掛かかヮとして 》(《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第11號,2007年12月)為題發表。

13.《宋代の列女顯彰の構造-{宋史,列女傳)毫手掛かヮとして》(《ァシァ游學》91,2006年9月)。該論文曾於2007年9月7日,在召開於韓國慶北大學的中國史學會第八屈國際學術大會上進行了報告。

論文翻譯得到陳力、林松濤、宋姍姍、施愛軍、顧國玉、朱副諸位的協助。並且在編輯論文過程中,大坂市立大學的諸位研究生給予了協助。而且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以及韓國的學術會議上發表,在各專業雜志上刊登之際,承蒙包偉民、昊松弟、劉海峰、劉靜貞、朱剛、戴建國、任大熙諸位教授的關照。在此論文集幾經波折而得以問世之際,謹向給予筆者幫助的諸位同仁致以深切的謝意。

平田茂樹 記於2007年12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