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中國的地方政府你追我趕、各出奇招,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城市面貌因此日 新月異。但在「硬幣」的另一面。地方政府行為的負面效應也不斷顯現:產業結構雷同,市場分割嚴重。招商引資競爭混 亂,基礎設施建設重復,群體性事件頻發,等等。李猛所*的《地方政府行為與中國經濟波動》透過政府間的「父子博弈」 和
「兄弟相爭」,剖析了中國地方政府的利益訴求、約束條件和行動指南,以及其對經濟運行的影響,為新形勢下促進經 濟穩定和持續繁榮的宏觀政策提供理論支撐。
-
工會工作實務培訓速成教材
$288 -
富國陷阱:發達國家為何踢開梯子?
$275 -
城市權利:公共治理的歷史演進與角色回歸
$334 -
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英文版)
$773 -
跨越(1949-2019):理性的選擇
$251 -
托克維爾之鑰
$251 -
新中國財稅發展70年
$324 -
制度自信:歷史與現實的理性形塑
$183 -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 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
$42 -
黨政領導幹部考核工作條例
$26 -
君主論
$189 -
政府論(英文)
$668 -
理論自信:紮根中國沃土的思維之花
$198 -
共和國之路
$408 -
近代中國政制史通識:1906-1948
$271 -
唐代兩浙州縣職官考--歷代方志所載唐職官新考補正
$616 -
跨越(1949-2019):不懈的奮鬥
$251 -
西方政治思想的社會史:自由與財產
$355 -
民主的未來
$339 -
故土的陌生人:美國保守派的憤怒與哀痛
$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