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榮獲2011英國庫柏獎
愛爾蘭時報2011年度暢銷書
圖書館學刊2011年度最佳圖書
新政治家雜誌2011年度暢銷書
紐約時報書評2011編輯年度選書
週日泰晤士報2011最佳圖書
英國電訊報2011最佳圖書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2011最佳圖書
華爾街日報2011年度最佳圖書

  一個野心勃勃的倫敦青年如何成為英國最偉大的小說家?

  狄更斯在被認定為「天才」之前,人生經歷波折不斷。這階段很容易被大家漠視,因為我們不是假設偉大的小說家全都是天生英才,就是認定了偉大的小說家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寫作這條路。作者認為狄更斯在成名之前是他的轉型過程:他再造了自己,也再造了小說的形式。

  狄更斯一生中沒有碰過能與他匹敵的對手,他的風格「模仿不得」,卻對自己的文壇地位沒有信心。作者從他創傷的童年談起,第一個合夥人自殺,摯愛的女性猝死,使得狄更斯心力交瘁。在下定決心專職寫小說前,狄更斯曾在法界工作,擔任過新聞記者,也曾考慮去當演員,甚至想移民到西印度群島。隨著《匹克威克外傳》、《孤雛淚》,以及一連串突破性的戲劇、小品、文章發表,狄更斯突破障礙一飛沖天。成為一名小說家的歷程,對狄更斯而言也是一趟自我發掘之旅。

  這本狄更斯傳記聚焦在一八三〇年代,描繪出一個在茫茫前途中浮沉,不安且優柔寡斷的狄更斯。

名人推薦

  選擇以寫作為生,捨棄去當演員或舞台經理或辦事員是他最大的賭局,當他把自己創造成一個叫做狄更斯的小說家時,同時也賦予了小說不同於以往的全新風貌。——《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生動而詳盡的作品……羅勃.道格拉斯-菲爾赫斯特扮演了一個洞察力銳利、思緒機敏,卻又將心比心的導遊,帶領讀者探訪年輕狄更斯的奇異世界,以及他那同樣奇異的感受與情感。——《紐約時報書評專欄》

  不僅僅是一本傳記;還寫了一種特有生活方式的誕生,這種生活方式為藝術的勝利提供了一片發展沃土,直到今天仍繼續在產生共鳴。這本書也是一個提醒,提醒著大家不論多偉大的天才,都無法在一個只允許權貴成長的世界中茁壯。——《波士頓環球報》

  即使我們對狄更斯或許已經太耳熟能詳,這本書仍能以清新之姿出現,彷彿狄更斯真的就只是一個剛開始因才名初綻而邁入文藝殿堂的年輕作家,而我們也是第一次與他相遇。——《劍橋季刊》

  饒富創意、趣味,處處可見精采分析與生動的描述。——《經濟學人》

  這本書證實了狄更斯的作品其實可以當作「假設如何,可能會如何」的可能性探討作品閱讀,狄更斯在作品中探索自己生命中沒有選擇的道路,在虛構的世界中走來會是怎麼樣的情況。我們雖然不需要新的理由說服自己重讀這些永垂不朽的小說,但是現在,我們的確有了重讀這些小說的動機。——《蒙特婁憲報》

  幫助我們瞭解十九世紀,特別是狄更斯的生活概貌是如何重組在他的藝術創作裡,兩百年後還能夠繼續引起讀者共鳴……提供了適量的歷史背景,讓我們足以瞭解狄更斯活躍的環境……這本書之所以如此珍貴,關鍵在於對心理層面敏銳而深入的見解。——《觀察者》

  經常有人形容狄更斯為我們最偉大的小說家──然而(這本)重量級的著作卻設立了非常高的標準。《青年狄更斯》有高原創性的深刻見解與觀察,讓我們對這位「舉世無雙的偉大作家」有了更多的認識。——《論壇》雜誌

  一本探討狄更斯技藝的高水準評論研究。——《華爾街日報》

  讓我們看到孤獨卻擁有強大驅動力的青年狄更斯,浮躁不安,反覆無常,這個時候的他還沒有能力選擇將來自己撰寫小說時的慣常型態。我大力推薦這本書。——文學評論家哈洛德.布魯姆(Harold Bloom)

  清新而見解深入的研究,流暢、文筆絕佳……各類型讀者皆應珍惜此書,這本書絕對經得起時間考驗。——麻塞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教授大衛.派洛伊西恩(David Paroissien)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勃.道格拉斯—菲爾赫斯特(Robert Douglas-Fairhurst)


  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研究員與導師,定期在《每日電訊報》、《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新政客》以及《藝術報》上發表文章。並且在廣播電視節目中作客,如《Start the Week》和《文化脫口秀》。他還是BBC電視台劇集《簡愛》、《艾瑪》與《遠大前程》的歷史顧問。目前定居於牛津。

譯者簡介

林婉婷


  英國巴斯大學口筆譯碩士。電影閱讀成迷、自助旅行成狂、啤酒咖啡成癮、TED翻譯成痴。

麥慧芬

  奧勒崗大學比較文學碩士,譯有《涅盤之前》、《醫生請你一定要幫幫我》等書。

陳逸軒

  高雄人。接生過許多流離失所的文字。專長是成為陌生人。
 

目錄

狄更斯作品列表
作者注
序:知名之士與無名小卒
第1章:迷途與重逢
第2章:平凡小職員記事
第3章:議院樓廂不勝寒
第4章:狄金先生
第5章:我們來啦!
第6章:博茲誕生
第7章:瞬息萬變的時代
第8章:匹克威克,大獲全勝
第9章: 小說家 作家
第10章:一家之主
第11章:誰才是賢內助?
第12章:成為狄更斯
附記:道別
致謝
附錄:狄更斯角色人物姓名中英對照表
 

內容連載

「天才」或許是個被濫用的讚美之詞,但這兩個字卻是最初評論狄更斯作品的評論者,在狄更斯寫作生涯開始滿足所有人對於「天才」這個詞彙的所有想像時,所越來越倚賴的兩個字——換言之,狄更斯不僅僅才華洋溢,也具體呈現出當代定義的價值:那時代抑制不住的精力、那時代的自成一格與自我質疑,以及那時代對於某種超越現實之物的迫切需要。儘管評論家定期會將他邊緣化或給他敷衍的誇讚,但無數讀者卻已經開始瞭解該用什麼樣的標準去評斷其他小說家。安.瑞奇想起自己的小妹有次正津津有味讀著一本書時突然抬頭,然後「用她軟軟嫩嫩的童音說,『爸爸,你為什麼不寫一些像《少爺返鄉》這樣的書?』」她爸爸名叫威廉.梅克皮斯.薩克萊。我們並不清楚薩克萊怎麼回答這個天真可愛的問題,不過他卻很痛苦地領悟到,嘗試寫出類似那個男人自稱「天下無雙」的作品完全沒有意義。狄更斯立刻成為他那個時代的核心文學人物,也是他那個時代最特立獨行的文學人物。沒有人可以寫出狄更斯那樣的作品。有時候連狄更斯自己都覺得無法複製出早期的風格:每一本小說都是一種小說型態的實驗,每一個句子都是一種句型的探索,執意找出所謂渾然天成是什麼意思。
 
我們需要記得他在贏得大家尊敬而僅用姓氏稱呼他之前,他的名字是查爾斯.約翰.赫芬姆.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曾是數百名野心勃勃想要成為作家,卻被一八三〇年代不穩定的潮流捲走並隨波逐流的年輕人之一,他們載浮載沉,有些飄進大家的視線,有些沉入海底,完全找不到當初錯判情勢的痕跡。狄更斯之所以能如此精闢地描述倫敦的芸芸眾生,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他用的是圈內人的認知。在狄更斯有成就,或者更廣義來說,在他發明新類型的文學「名流」之前,他也曾是無名小卒兵團的一員。「名流」這兩個字在一八四九年首次納入今日習以為常的定義,他繞著親身經歷為重心所撰寫的連載小說《塊肉餘生記》也在這一年刊出第一集;只不過狄更斯的大名早在一八三八年出現於《孤雛淚》的書名扉頁開始,就已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商標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1
    $45
  2. 二手書
    48
    $190
  3. 新書
    48
    $190
  4. 新書
    79
    $316
  5. 新書
    79
    $316
  6. 新書
    9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