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之道

佛教養生之道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任修瑾/主/編
  • 出版社:甘肅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3-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7141506
  • ISBN13:9787807141501
  • 裝訂:平裝 / 23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反本求宗,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塵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則生可滅;不以生累其神,則神可冥,冥神絕境,故謂之泥洹。]近兩千年來,具有博大精深之科學內涵的禪宗理論在世間廣為傳揚、遞代繼承,業已具有十分深厚而悠久的民眾淵源。佛教的養生文化與中國傳統養生文化巧妙的結合,聞聲以入道,舍念而達梵。

佛教養生分修心、修性、居食養生三部分。修心術主講慈悲、博愛;修身術主講禪定,又分為內修身與外修身兩部分,內修身就是坐禪形定,外修身就是對筋骨肉的鍛煉;居食養生主講生活起居長壽活人之法。這三部分又是一個整體,是故,本書循序漸進,從入門的《因是子靜坐法》而至外修身功夫《達摩易筋經》,再至內修身之典籍《洗髓經》,逐步闡述佛教養生的理論和方法,讓初學者也可循序修煉。《六妙法門》與《小止觀》是佛教養生不可不讀的典籍,故本書亦收錄之。
 

目錄

第一章 佛教養生之道綜述
一、佛教養生要義
二、禪定概論
三、煉心修性術
第二章 佛教養生入門
一、因是子靜坐法
二、因是子靜坐法續編
第三章 佛教養生修心法門
一、六妙法門
二、小止觀
三、始終心要
四、止觀坐禪法要記
五、天台止觀統例
第四章 佛教養生修身法門
一、外修極身︰《易筋經》
二、佛教內修進階︰《洗髓經》
第五章 佛教養生靜坐法問答
第六章 佛教修禪疑難解答
 

佛說“人身難得”,因此,關愛生命成為佛修者人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這不僅僅表現在關愛一切眾生上,而且佛教的最終目的是要普度一切眾生,使其開啟智慧,明心見性,得證佛道。

養生的目的應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這兩個方面,而佛教的一切修證行為恰恰就包涵了這兩點。基于此,我們從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中,甄選出簡單易行且又不會出現不良後果的佛教修身養性方法,期望對身處激烈競爭的現代人在養生方面有一定的幫助和啟迪。

佛教養生重在修禪,對初學者而言,修禪典籍莫過于民國年間蔣維喬先生所著《因是子靜坐法》,其中不但有詳細的修性修心術,更有詳盡的入禪方法和作者的親身體驗。可謂熟讀《因是子靜坐法》即可登堂入室,入于佛家養生長壽之門。然尚有不足爾!

佛教養生分修心、修性、居食養生三部分。修心術主講慈悲、博愛;修身術主講禪定,又分為內修身與外修身兩部分,內修身就是坐禪形定,外修身就是對筋骨肉的鍛煉;居食養生主講生活起居長壽活人之法。這三部分又是一個整體,是故,本書循序漸進,從入門的《因是子靜坐法》而至外修身功夫《達摩易筋經》,再至內修身之典籍《洗髓經》,逐步闡述佛教養生的理論和方法,讓初學者也可循序修煉。《六妙法門》與《小止觀》是佛教養生不可不讀的典籍,故本書亦收錄之。

古人之典籍,余不敢有絲毫篡改,只根據從醫之經驗,略作解釋,能有益于初學修煉養生者,則余額首稱慶,不勝欣慰。佛教養生著作不乏濫竽充數者。本稿余斟酌校對再三沒有謬誤,不欲誤人爾!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