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人之(辶多)譯西學典籍,如果自1862年京師同文館設立算起,已逾一百二十余年。其問規模較大者,解放前有商務印書館、國立編譯館及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等的工作,解放後則先有50年代中擬定的編譯出版世界名著十二年規划,至「文革」後而有商務印書館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所有這些,對於造就中國的現代學術人材、促進中國學術文化乃至中國社會歷史的進步,都起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文化:中國與世界系列叢書」編委會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之音的支持下,創辦「現代西方學術文庫」,意在繼承前人的工作,擴大文化的積累,使我國學術譯著更具規模、更見系統。文庫所選,以今已公認的現代名著及影響較廣的當世重要著作為主,旨在拓展中國學術思想的資源。

粱啟超曾言:「今日之中國欲自強,第一策,當以譯書為第一事。」此語今日或仍未過時。但我們深信,隨著中國學人對世界學術文化進展的了解日益深入,當代中國學術文化的創造性大發展當不會為期太遠了。是所望焉。謹序。

本書是《現代西方學術文庫》叢書中的《文化與無政府狀態(修訂譯本)》。
 

目錄

譯本序
附:關鍵詞
引言
第一章 美好與光明
第二章 隨心所欲,各行其是
第三章 野蠻人、非利士人和群氓
第四章 希伯來精神和希臘精神
第五章 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
第六章 自由黨的實干家
結論
序言
修訂譯本後記
 

中國讀者可能聽說過大名鼎鼎的英國批評家馬修·阿諾德(1822—1888),也聽說過其代表作、在英語世界廣為人知的《文化與無政府狀態》(1869),但是有興趣翻開這部譯著的讀者可能會感到迷惑。首先,作品的副標題為《政治與社會批評》,可是它不像當今的社會科學著作那樣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沒有對「理論體系」的界定和闡述,甚至一再聲明自己不講體系;與此相關的是,行文的語言風格和現在我們通常讀到的社會學、政治學或史學的著作也很不一樣,幾乎從頭到尾用一種譏嘲、挖苦的口吻,時而也帶著自嘲,況且將「文化」、「意識」等當作人那樣對待的修辭手段(如「文化說」,「文化要求我們」,「我們深入意識,意識就會告訴我們」等等),也不大合乎現在人們對政治批評的期待。另一個可能的閱讀障礙是,這部著作似乎沉浸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社會具體問題的爭執之中,它大量地應答報刊雜志的報道和評論,其中將近一半的篇幅同當時的宗教紛爭有關;這些具體問題似乎與我們沒有多大關系,更不用說當時的許多具體爭端和具體看法早就過時(就像任何涉及時下熱門話題的內容、見解都會過時一樣)。對此,阿諾德自己早就有言在先。關於他所經常引用的18世文化與無政府狀態紀英國神學家威爾遜主教的語錄,他說,「我們應該像於貝爾所建議的、用讀尼科爾的方法那樣來讀這些格言,即學以致用。由於時世變遷及因此必然引起的觀念變化,其中有些內容已不再適用,讀者可以將這些擱置一邊。」

阿諾德去世時,已被公認為維多利亞英國的文化主將;《文化與無政府狀態》成為傳世之作,是因為阿諾德在介入具體論爭時所表現的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蘊,因為他在英國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所提出的問題至今仍是無法繞過去的重大問題,也因為他發明的不少標語式詞語早已進入核心英語,成為英語世界受教育者的常識性認識。例如,在英語中,阿諾德對英國中產階級多少帶有貶義的指稱「非利士人」,大約就像中文中魯迅筆下的「阿Q」或「阿Q精神」一樣,已成為一個豐富的語義場。

有意思的是,從阿諾德寫作的時代至今,一百多年來,他的巨大影響往往以同他的爭論體現出來,例如,《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就對後來有關文化與政治的關系的論辯產生了持久的影響。說到文化與政治的關系,我們中國人當然不會感到陌生。我們的許多政治運動,包括現在稱為「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就是從一部京劇《海瑞罷官》開始的;大到文學巨著《紅樓夢》,小到普通電影《武訓傳》或《苦斗》,都可引發政治運動或成為運動的焦點;整個20世紀,我們感受政治風雲、路線斗爭、風雲突變的神經已修煉得無比發達。但是,阿諾德所說的「文化」及其同政治的關系,完全不同於上述情況。「文化」應是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人類一切最優秀的思想、文化之積淀,這種寬闊的、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應成為變革時代凝聚人心的力量;它在承認變革的同時講究權威性和秩序,「文化」應體現出超越階級、宗派、個人小利益的力量,其化身應是能夠傳承人類優秀思想遺產、整合社會的文化價值體系之「權威」或「中心」。阿諾德的「文化」所提倡的,是一種「學習」文明(而非頤指氣使的「教導」文明),它講究慢功夫,講究沉下心來學習、思考,而且強調全社會、全民性的啟蒙益智教育。阿諾德所說的文化的「敵人」,恰恰是埋頭苦干,只管低頭拉車、不管抬頭問路,只講實踐出真知的實干家。可以說,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阿諾德一直被視為英美知識思想傳統、或日其「主流文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有「保守」的一面,但他所堅持的理想具有文化守成的積極意義。還可以想一想,我們總是如此黑白奇明地定義和區分「保守」與「進步」,乃至「保守」總帶著貶義.成為抱殘守缺、進步的絆腳石的同義詞,這其中的一個原因或許就是我們一向較多地引進、吸收了啟蒙運動以來具有革命性能量的思想和著作,而對阿諾德這樣的思想家卻知之甚少。即使不談我國的近現代史與吸收外來文化時的偏頗之問微妙的互動關系,就以我們處在日益向西方和全世界開放、經濟實力飛速增長的時代而言,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價值理想,耐心地聽一聽我們所不習慣的話,或許會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和社會穩定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