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家的自我毀滅》是美國著名的軍備控制專家、美國國防部前副部長、軍控和裁軍總署前主任弗萊德·查爾斯·依克萊博士的一部驚世之作。「9·11」事件以后,美國的精英戰略家們開始進行反思,國會和白宮聯手,對美國的國家安全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成果是在情報和國土安全方面集中權力,進行了「大部制」改造。

作者語出驚人:在21世紀,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並非來自境外,而是本國內部……無論什麼樣的政治體制都會面臨同樣一個「終極威脅」,即現存體制和政權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恐怖主義面前不得不俯首就范的可能。依克萊的這個觀點對那些鼓吹「民主萬能」的體制決定論者不啻是當頭棒喝。

依克萊博士最有資格提出這種似乎有點聳人聽聞的觀點。依克萊從來就不是書生論政,他是名符其實的「華盛頓內圈」人物,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就在國防和軍控體制內拼打,是美國國家安全領域中的主要思想家和實踐家。

本書的視野既是歷史的也是前瞻性的。向前看,我們面臨着一個革命性的新的威脅,它不但威脅國家安全,而且能夠毀滅現存的世界秩序。向后看,我們將意識到,面前的威脅有着深刻的歷史背景,有着幾個世紀的演化過程。今日的威脅——伊斯蘭聖戰式的恐怖主義以及生產核武器的「流氓」政權——也許應當被看作是這些歷史趨勢的外部特征,就像暴雨到來之前的疾風一樣。軍事戰略家和政治專家中很少有人對即將到來的暴雨有着全面的理解,而理解它的歷史意義的人就更是少得可憐了。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譯者序言
前言
第一章 人類的文化大分裂
兩個靈魂的世界
鐵路是建造國家的原動力
文化分裂的加劇
第二章 科學將我們推入深淵
解構死亡
誰將控制人的大腦?
生物武器和「政治上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的幻想
第三章 核時代的五種教訓
教訓之一:單靠仁慈是不夠的
教訓之二:「威懾」的作用被誇大
教訓之三:我們的運氣太好——至少到目前為止
教訓之四:里根的遺訓
教訓之五:警惕「和平使用核能」
第四章 內部毀滅之路
被忽略的防衛措施
可怕的警告
無政府主義分子的東山再起
一場「核奪權競爭」
海嘯
第五章 認真思考的時機到來
問題的核心
1.及時偵察核炸彈
2.確保美國政府在核襲擊之后能夠繼續運作
3.戰爭動員法令
4.捍衛領土主權
5.國民的團結
第六章 恢復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所有民族國家的生存都帶來威脅。政府領導人和他們的智囊應當理解這種威脅的歷史根源。他們必須設法捍衛自己的國家,避免新技術帶來的危險。本書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解釋這種日益增長的威脅,並提出防范的措施。

全球化並沒有降低民族國家維持世界政治秩序的關鍵作用。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為了防止國際秩序失控的狀態,大國的作用仍然是必要的。我們目前所處的時期同歷史上所有的時期有根本的不同,因為,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世界范圍內唾手可得。大規模殺傷的科學技術很容易被恐怖組織、邪教團體和其他的暴力犯罪團伙所獲得,所以國家安全日益受到威脅。

為什麼人類能夠在新科學技術上取得如此驕人的進展,卻反而不能維持政治秩序?對於中國這樣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家來講,新科學技術在全球的蔓延只能算是近期出現的新事物。這種蔓延源於18世紀的歐洲,也就是后來稱之為「現代」的那個新歷史的開端。當時歐洲的哲學家們宣布,人類思維的基礎應當是理性,科學必須要突破宗教信仰約束。這個針對宗教的哲學新思路使科學活動更加自由,並讓科學成為工業革命的主導力量。

從那以后,科學技術的新觀念開始向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傳播,即使在穆斯林世界也有一定的影響。今天,歐洲國家在科技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很多重要的領域,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和美國,處於領先地位。

18世紀以前,科學技術同宗教、政治哲學和意識形態和諧相處。今天,人類文化已經分裂成兩個領域:科技領域以經驗積累的方式不斷取得突破,而社會一政治一宗教領域則在傳統的禁錮之下以向后看的方式得以維持。不幸的是,科技進步的速度大大快於社會政治的進步。於是,科技領域就漸漸與社會、政治和宗教秩序分道揚鑣。兩個文化領域之間的鴻溝是對人類世界造成日益增長的威脅的根本原因。這個文化大分裂影響到所有的國家:無論是中國和美國,歐洲和日本,印度和穆斯林國家以及拉丁美洲。宗教的作用在每個國家都不同。有些社會里,宗教的地位舉足輕重——比如伊斯蘭社會——政治秩序卻跟不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即使是那些基本上世俗的國家,也不存在靈活的、有創意的政治秩序,能夠保證既從科技進步中獲取利益,也能控制大規模殺傷性的技術所帶來的危險。今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特別是核武器,對任何國家的生存都是威脅。

本書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對這種威脅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里,美國和蘇聯擁有成干上萬的核武器,但從1945年到現在,一枚核武器也沒有被用於毀滅的目的。這個成就可以歸功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相互威懾」戰略,還要歸功於有核大國的政府的謹慎小心的政策取向。今天,我們必須擔憂的是,恐怖組織或無政府組織也許能夠獲取幾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用這些武器來摧毀某個民族國家的政府。這個想法並不是標新立異。1995年,日本邪教領袖麻原彰晃對東京地鐵站發動了毒氣襲擊,目的是從國家內部摧毀日本政府,並以他的「真理教」的統治取而代之。毒氣的殺傷力還不夠大,但核武器就不同了。一旦宗教和其他暴力組織有能力獲取核武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面臨本書所提出的「從國家內部毀滅」的威脅。

所有大國的領導人都有防止「從國家內部毀滅」的共同利益。在不少國家里,大大小小的恐怖組織和邪教組織也許有一天會使用核武器陰謀奪權。所幸的是,我們應付這種危機還是有辦法的。我在第五章中為政府防止「核奪權」提出了很多具體的建議。其中有些措施在各國都適用,包括中國在內。比如:

·研制和發展針對走私核武器的偵測系統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能否將民用工業生產迅速轉移到應對危機的軌道上去。

·國家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在從內部發動的毀滅性打擊中喪生之后,法律和行政上的人員替補措施是否有效。

國際間的合作也至關重要。⒛06年7月在聖彼得堡宣布的「應對核恐怖主義的全球動議」便是一個范例。在此基礎上,美國和俄國已經開始合作,中國也有意參加。如果強國之間共同聯手,它們能夠在世界和平與安全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為了防止全球的核失控,它們的合作既要有技術層面的內容,也要有政治內容。這些國家之間時而發生的爭議和意見不合,不應當中斷這方面的合作。審慎的政治家都會發現,在這方面的合作所取得的成果要超越其他的政治目標。說實話,合作的目的恰恰是為了保證自己國家的生存。

中文版的讀者將十分幸運,因為此書的譯者是相藍欣。

相教授對英語的掌握完全到位,明白如何將這些最微妙的、復雜的概念用中文加以表達,並在兩種語言之間游刃有余。當然,相藍欣對尊貴的中文讀者的貢獻遠遠不限於他的語言才能。他對今日的美國社會和華盛頓的政治生活有全面的、及時的了解。這一點很重要,因為我的書中提及的社會政治問題采用的很多都是美國的例子。

藍欣常去美國首都,在我的辦公室和家中曾多次見面♂記得某日,他和白邦瑞1 Michael Pillsbury——國防部長中國問題主要顧問,譯注)一起在我的家中度過一個營快的黃昏,面對夕陽而坐,手執白蘭地一杯,從中國和美國的藝術談到哲學。我十分渴望在華盛頓更多地見到他,也許在上海更好。我曾去上海造訪多次,但下一次去那里與藍欣見面,豈非不亦樂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3
    $130
  2.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