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必知的120條養生老經驗

中國人必知的120條養生老經驗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趙一 魏清素 @編/著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1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8053443
  • ISBN13:9787508053448
  • 裝訂:243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掌握身體調養妙法,人人都能活到天年,調養身體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是掌握中國人代代相傳的養生老經驗,用這些百試不爽的絕妙手法,永保我們身心安康幸福無邊。

為每一個中國人量身定做的身體調養方案。

永不生病的第一智慧是懂得調理和養護自己的身體,長命百歲的根本途徑是掌握流千年的生老經驗。

本書集傳統中醫養生保健經驗之大威,薈萃了《黃帝內經》《本草綱目》《傷寒論》等中醫經典的養生精華,凝聚了李時珍、孫思邈、華佗、朱丹溪等古代名醫的養生智慧,是每一個中國人健身養生、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身體調養寶典。

練鳥功、學蛙泳能輕松防治頸椎病「睡前一盆湯」,熱水泡腳有講究養肺有訣竅,《黃帝內經》教您閉氣法呵護膀胱,男士排尿時的小動作有大功效滋肝補腎去火氣,枸杞自有神力排毒大戰,從清除體內「三濁」開始每天敲膽經300下,憂慮、恐嗅覺沒了老年人的無價之寶,金雞獨立防治老寒腿,就從干洗腿、揉腿肚開始┅┅
 

目錄

前言 學會調養,人人都能活到天年
第一章 健康一線牽,從頭到腳的養生智慧
1. 頭部常見病症的自我防治
2. 五官保養——五官清明,身體康健
3. 頸部保養,養好人體最脆弱的交通要道
4. 擁有健康雙肩的幾個好辦法
5. 呵護乳房,享受專屬於女人的性感美麗
6. 安撫腹部,撫慰五臟六腑之宮城
7. 腎在腰,健腰就是在養腎
8. 手的智慧:知健康,善養生
9. 擁有結實的雙腿才是長壽的必要保證
10. 養腳,養護人體的「第二心臟」
第二章 調理臟腑,讓我們的身體固若金湯
1. 心為君王,君安人體才健康
2. 保證肝功能正常是重中之重
3. 糖尿病、啤酒肚是脾臟功能變弱的重要信號
4. 「命懸於天」,就是命懸於肺
5. 少年白發、牙齒松動是腎虧的表現
6. 壯「膽」,保護人體陽氣生發的起點和動力
7. 調攝胃氣,防病治病的根本
8. 大腸為傳道之官,小腸為受盛之官
9. 呵護膀胱,驅除體內之毒
10. 調動運化人體元氣的三焦
第三章 補足氣血,身體自然風平浪靜
1. 「氣」和「血」對人體有什麽意義
2. 我們的氣血,跟自然界的樹是一樣的
3. 病痛是血氣水平升降的結果
4. 氣血淤滯是人體衰老的主要原因
5. 十招教你測試自己的氣血是否充足
6. 讓氣血暢行無阻的養生方式:導引
7. 養生的根本就是常留一份氣血能量給自己
8. 越細碎的食物越補氣血
9. 山藥薏米芡實粥:養好脾胃才能為氣血開路
10. 補氣養血的十全大補湯
11. 氣虛體質者宜重「五養」
12. 血虛調養「五部曲」
13. 遠離氣血養生的四個誤區
第四章 滋陰補陽,保持陰陽平衡最長壽
1. 陰陽不平衡,人就會生病
2. 出汗,幫你檢測自己是否陰陽平衡
3. 運動可以生陽,靜坐可以生陰
4. 讓陰陽平衡的補排方案
5. 拐好中年陰陽失衡這道彎
6. 滋陰就是滋養身體里的陰液
7. 熟知食物的四氣五味是養陰的關鍵
8. 掌握陰不足的警訊,及時阻止疾病的入侵
9. 補陰,吃早飯就像沐浴貴如油的春雨
10. 控制性生活,減少對元精的損耗
11. 我們的生命依賴於陽氣的溫煦
12. 曬太陽就是最好的養陽方式
第五章 排除毒素,享受清福一身輕松
1. 腫、熱、痛、煩,都是上火的表現
2. 祛除體內虛火,泥鰍是不錯的選擇
3. 消胃火滅口臭,試試蘿i、和生姜
4. 郁悶、煩躁,去心火苦瓜是味良藥
5. 內分泌失調,找五谷雜糧來解決
6. 牙疼有何難,花椒立刻緩
7. 滋肝補腎去火氣,枸杞自有神力
8. 銀耳勝燕窩,對付火氣還得要靠它
9. 三招讓你清爽享受炎炎夏日
10. 毒素積累的過程就是人衰老的過程
11. 排毒大戰,從清除體內「三濁」開始
12. 全身排毒保健的三大方式
13. 膳食、飲水、運動:清腸通便三重奏
14. 居家簡易運動,輕松排出毒素
15. 早鹽晚蜜,最適合女性的排毒養生法
16. 腹式呼吸法,調動身體能量排毒的效果最好
17. 郁就大聲喊,悲就放聲哭,排出心理毒素
第六章 疏通經絡,保持健康就在彈指問
1. 經絡是人體的醫魂,可決生死,處百病
2. 經絡是臟腑和五官的鏡子
3. 經絡是預測疾病的最佳選擇
4. 認識你身上的經絡地圖
5. 按摩經絡時一定要「因時之序」
6. 經絡養生常用的三大方法
7. 祛病養身的十大名穴
8. 十種常見疾病的經穴療法
9. 與人體生命息息相關的涌泉穴
10. 人中:救治暈倒的英雄
11. 百會穴:調節大腦功能的要穴
12. 氣海穴:人體性命之祖
13. 不同季節有不同的保健穴位
14. 經穴療法注意事項
15. 讓經絡正常工作,就要讓胃腸時刻保持清潔
第七章 暖體妙法,必能行動輕便、耳聰目明
1. 溫度決定人體的健康
2. 讓血液流動起來的是溫度
3. 體內寒濕重,人就容易上火
4. 動脈硬化,是體溫降低的結果
5. 體溫降低要為抑郁症負責
6. 阻斷寒氣入侵的五條通路
7. 按摩是祛除體內寒氣的有效方法
8. 讓身體快速變暖的靈丹——姜紅茶
9. 減少寒氣入侵,五項必修
10. 老年人疾病的克星——金雞獨立
11. 警惕早醒、避免過早鍛煉
12. 好好養育我們的根——腿腳
13. 懷揣「九心」益健康
14. 暖背,冬天將不再難熬
15. 老年人睡眠有學問,掌握好睡眠方法可益壽
16. 動起來才能離疾病遠一點兒
第八章 駐顏真經,從內到外魅力永不減
1. 讓頸部只展示魅力,不泄露年齡
第九章 益心寧神,不生病的情緒調節法
第十章 藥食同源,食物是最好的靈丹妙藥
第十一章 水是良藥,學會喝水健康有保證
第十二章 四季養生,調養體內的「生、長、收、藏」
第十三章 長壽有道,像名醫、名人那樣養生
 

中醫養生文化歷史悠久。「養生」一詞最早見於《庄子》,所謂「生」,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總體上說,一是如何延長生命的時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

在漫長的歷史傳承中,中醫養生形成了一些基本原則,比如,協調陰陽原則,暢通經絡原則,葆精裕氣原則,綜合調養原則等。其中,「上工治未病」是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一條重要治療原則。古代人們把醫生分為止、中、下三等,「上工」就是高明的醫生;「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剛剛萌發的疾病。「治未病」實際上是中國自古一直堅持的以預防為主的養生原則。

對於老百姓來說,防病優於治病,在日常生活中懂得養護、調理自已的身體,是最高的生活智慧。而中醫養生幾千年的發展為今人積累、保留了大量非常珍貴、實用、有效的養生方法和技巧,這些老經驗是我們日常調養身心最好的醫師。

西漢產生的養生著作《黃帝內經》首次專門從醫學角度探討了養生問題。其中就「無病早防」就記述有「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等養生防病的要訣。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則「合於道」,「合於道"的人活到100歲還「動作不衰」。可見,病魔對於無病早防者來說,也就無可奈何了。

東漢時期張仲景和華佗都長於養生。張仲景提出「導引、吐納」、「房室勿令竭之,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飲食禁忌」等重要養生方法。華佗認為運動是卻病延年的重要途徑,並創立「五禽戲」,還身體力行,長年堅持「五禽戲」鍛煉,以至「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養生代表人物有葛洪和陶弘景。葛洪主張恬愉淡泊,滌除各種嗜欲;提倡寶精行氣,創立胎丿恝功法;強調房事養生,「得其節宣之和」。陶弘景由於養生得法,終年81歲。他主張清心寡欲以養神,導引運動以養形;認為人的壽命長短固然與先天因素有關,但後天的調養更為重要等。

唐代孫思邈既主張靜養,又強調運動;既強調食療,又主張藥補;既強調節欲,又反對絕欲。他不但分析了衣、食、住、行與養生的關系,而且專門探討了老年保健問題。他還總結出了「養生十三法」——發常梳、日常運、漱玉津、耳常鼓、面常洗、頭常搖、齒常叩、腰常擺、腹常揉、攝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腳常搓,被後世廣為流傳。

元代名醫朱丹溪強調陰精對人體的重要作用,認為人的一生「陽常有余,陰常不足」,因而在治病和養生方面都主張以滋陰為主。

明代養生大家李誕創立了避風寒、節勞逸、戒色欲、薄滋味、寡言語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而李時珍則在《本草綱目》中提供了有關飲食營養的豐富資料,僅谷、菜、果三部就有300余種,魚、蟲、禽、獸有400余種,還收集了很多食療方法,對中醫營養學的發展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

這些養生名家、中醫名著為後世提供了不計其數的養生老經驗,是我們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護身法寶」。

本書根據現代人的養生需求和習慣,濃縮了眾多中醫名家、養生名人的養生精華,收錄了大量廣為流傳、便於操作、效果顯著的養生老經驗,是中國人日常身心調養的必各手冊。願本書能為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生命質量貢獻一份力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