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中醫養生:醫易心法

周易與中醫養生:醫易心法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成鐵智
  • 出版社:華齡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9-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1785096
  • ISBN13:9787801785091
  • 裝訂:214頁 / 25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作者在大學所學的專業為中醫,於是從那時起便開始收集有關醫學與周易的病例。在臨床上通過中醫四診(望、聞、問、切)、手面診、周易預測相結合的方法診治疾病,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手術的病人,根據個人和天時相合一的信息分析可以選擇手術的最佳時間。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在不利的時間進行手術,往往療效不好或手術不順利;而在有利的時間進行手術,效果往往較為理想。服藥治療如果也與時間相配和,則可以加強療效。

在臨床上作者還發現一些得了「怪病」(不明病因或病情反反復復,難以治愈)的病人,借助醫易合診可以發現病因,從而為治療提供依據。由此可見,時間醫學與醫易預測在診治疾病方面的確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中醫是信息科學
第一節 中醫的思想
一 天人合一,整體觀思想
二 五行生克制化思想
三 河圖、洛書的思想
四 未病無防思想
五 易、醫不分家的思想
六 五運六氣思想
七 藥食同源調理的思想
八 給病菌以出路的思想
第二節 中醫之未病先防的特色
一 平衡的價值
二 潛能的激發
三 養生應從幼年開始
四 孩子早熟不利健康
五 吃過多高熱量食物的小孩最鬧人
六 人活到一百二十歲的方法
七 通達恬淡有利養生
第二章 中醫之獨特斷疾術
第一節 中醫望診
一 望舌
二 望耳
三 望色
四 行、立、坐、卧、視的五行望珍
五 喜、怒、憂、思、悲、恐、驚的五行望診
六 地理方位因素的五行望診
七 風、寒、璁、濕、燥、火的五行望診
八 五實死、五虛死的五行望診
九 五大體質的五行望診
十 五大體質的調養法
十一 色、受、想、行、識的五行望診
第二節 中醫聞診
聲音
語言
呼吸
嘔吐
腸鳴
第三節 中醫切診
一 切診
二 八卦與脈診
第三章 中醫之五行辨證
第一節 中醫五行辨證
一 五臟所司的五行辨證
二 飲食的五行辨證
三 口味與出生體重關系的五行辨證
四 五味所禁之五行辨證
五 疾病傳變五行辨證
六 腑臟內病外治的體表五行辨證
七 周易九宮八卦辨證
八 寒、熱、虛、實、平的五行辨證
九 《易經》中陰陽消息卦的五行辨證
十 十二經絡的五行辨證
十一 奇經八脈之五行辨證
十二 子午流注的五行辨證
十三 天干地支的五行辨證
第二節 干支的起源
一 干支的起源
二 天干地支訣
三 干支流注的時間調理
四 子午流注的時間調理
五 節氣是月令的准繩
六 超時間如何理解
八 天人合一之時輪天文
第三節 以簡雙繁自驗方
第四章 幾種特殊的治療方式
第五章 中醫健康長壽養生術
第一節 中醫健身長壽養生術
第二節 養生的基礎
第六章 中醫養生啟蒙
┅┅
訣氣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衛氣
天年
五味
五味論
 

成君鐵智者,余之愛生也。君尊余良師,余稱君益友。君之幸也,亦余之幸也。余執教甘肅中醫學院二十余載,受業學生以數干計,然愛生如鐵智者寥然。何也?同途而殊歸!與君則不然,同途而同歸!

余,幼承家學,基因一脈。尊孔子為至聖先師,膺服膜拜。暮年壯心不已,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道德為己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惶惶然游說於大河上下,或苦口婆心於隴原,或循循善誘於中州。每於金城宣講《論語》之時,君莫不跟隨左右,在蘭州大學,在執教學院,無一例外。講「中庸之道」為最高尚之道德,君解頤而笑;講至聖學習《周易》「韋編三絕」,君心花怒放。一講一應,口心一致,心領神會,未有勝於此者也。

其後,君南下羊城,以今日最新通訊方式傳遞最新信息,與時俱進,尊孔聖《論語》為世界級文化,於1988年1月諾貝爾獎金獲得者集會巴黎時宣稱「人類要想在21世紀繼續生存下去,就必須從中國2500年前孔子《論語》中汲取智慧」之高見遙相呼應。當人類物質文明飛速前進、精神文明日益墮落之時,成君幼而多謀,所思者深所慮者遠也。

君,尤所喜者《周易》也,肆力於此者多年矣。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篇第六》)喜愛為成功之基礎,有如此心境,斷無不成功之理,何況以鋼鐵般百折不撓之意志成就智慧,更是如此。成鐵智,名如其人,人如其名。

《周易》一書,托名周公所撰,周公乃中國歷史上孔子之前智慧之化身,功績顯赫。《周易》包括《易經》、《易傳》。《易傳》即《系辭》,為孔子所作。既然出自上古時中國兩位智星之聖手,其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絕無出其右者。《易》為六經之首,毋庸置疑也。考「易」字,古文作「易」,本蜥蜴之象形。蜥蜴之一種,即變色龍。《周易》之「易」,取其變化之意。天下萬事萬物,皆本乎變,「變則通」。白晝變黑夜,黑夜變白晝;酷璁變嚴冬,嚴冬變酷璁;男性變女性(父生女),女性變男性(母生子);貧賤變富貴,富貴變貧賤;干戈化玉帛,玉帛化干戈┅┅白晝黑夜、春夏秋冬之自然現象,其變化非人力昕為;性別差異、貧賤富貴、戰爭和平之生理、社會現象,其變化盡在人為。《周易》研究者,一則以天人合一之思想,指點人們順乎自然: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一則以修身養性之觀點,教導人們安身立命:見賢思齊,從善如流。所謂「大道法自然,小我宗中庸」者是也。

孔聖《論語·雍也篇第六》日:「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謂中庸之道德至高無上,然今人少有能為此者。所謂「中庸」,即人生修行之最高標准——中正平和之人生坐標:縱坐標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橫坐標不左不右,不偏不倚。達此境界,則其行「可以無大過矣」。

據《史記·孔孑·世家》雲:聖人一生勤奮好學,於整理古籍貢獻尤著,諸如《書經》(《尚書》)、《詩經》、《禮經》(《禮記》)、《易經》、《春秋》等。50歲始學《周易》,《述而篇第七》中言:「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足見其對《周易》評價之高,且邊學邊傳,完成千古絕唱之《系辭》。《為政篇第二》中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篇第七》)之至聖,於「知天命」之年,始學《周易》,「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周易》),以至「韋編三絕」。所謂「韋編三絕」,系古代書冊由簡牘而成,先師多年揣摩,其連綴之牛皮繩數次斷絕。偉乎哉,聖人也!惟其如此,方有「可以無大過矣」之行與古稀之年「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之高尚境界。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