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取決於晚餐:平凡食物背後的奇聞軼事

一切取決於晚餐:平凡食物背後的奇聞軼事
定價:330
NT $ 330
 

內容簡介

從歷史的角度看,我們花費絕大部分時間為食物奔波,每道食物不免要經過一番發現、懷疑、追求、推崇與節制,這是認識世界的必經過程,也反映了人類各時期的處境與心理變化。

從文化層面來看,選擇什麽樣的食物,如何烹煮它,如何吃掉它,和誰一起吃,則體現了一個社會的傳統與特征,顯示了各民族的差異。

本書以人類與平凡事物的互動這一獨特視角,構思了一部”日常生活人類學」佳作,帶領讀者以最熟悉的食物為線索,縱觀人類飲食歷史,橫看各地民族文化。

瑪格麗特•維薩,出生於南非,現與丈夫居住在巴塞羅納,是一位古典文學學者、廣受贊譽的美食專欄作家,自稱「在日常生活人類學」方面善於講故事的人,充分運用敏銳的眼光和橫溢的才華,將人們從對所吃食物的注意力,成功地轉移到吃食物的方式上。除本書外,還著有《飲食行為學:文明舉止的起源、發展與含義》等。
 

目錄

Part 1 玉米:我們的母親,我們的生活
玉米的生長
玉米的起源
如何食用玉米
玉米片
玉米和遺傳學
壞消息


Part 2 鹽:可吃的石頭
鹽礦
鹽園
鹽之謎
保存與運輸
鹽稅
鹽的象征
鹽與現代科技

Part 3 黃油與一些「好的東西」
制造黃油
不受歡迎的,化妝品與醫用黃油
黃油的秘密名字
黃油文化
一些黃油信仰與表達方式
人造黃油:劇間的情節劇

Part 4 雞:從原雞到小餡餅
原雞
斗雞
雞媽媽
人類的觀點
養雞和殺雞的現代方法
誰在乎呢?
柔韌的雞
吃白色的,吃金色的

Part 5 大米:有靈魂的暴君
水稻
水稻與文明
水稻的靈魂
水稻與現代奇跡
稻米的起源與傳播
疾病與健康
天真與實驗

Part 6 萵苣:沙拉的興衰與變遷
性的贊同與反對
沙拉
萵苣與勞動
新鮮與綠色

Part 7 橄欖油:一棵樹與它的果實
培植出來的樹
采摘橄欖
榨橄欖油
健康、治療、啟發
橄欖枝
塗油禮
從油脂到單一不飽和脂肪

Part 8 檸檬汁:酸的特性
種植與傳播檸檬和檸檬家族
檸檬的一生
檸檬、汽水與果汁
答案是檸檬

Part 9 冰淇淋:冰冷的安慰物
冰的歷史
制冷
冰淇淋的起源
現在:我們都在尖叫
冰淇淋神話
 

日常生活中,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東西,統治着我們並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齊膝高的椅子,四個尖兒的餐叉,讓我們不需要穿過其他房間就能來到某一個房間的走廊或通道,這些東西決定着我們怎樣坐下、坐在哪里;決定着我們對待食物的態度;決定着我們離群獨居,並對他人生活當中的隱私與自主權保持尊重。這些東西沒有哪樣是必不可少的,許多文化都對這些東西敬而遠之,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們的祖先在沒有它們的情形下生活得相當愜意。然而,為了滿足我們的需要,我們發明了它們:椅子、餐叉和走廊被我們當中的某些人需要,而這些人阻止我們變得與他們不同。

椅子的形狀幾個世紀以來不斷地發生着變化,餐叉的叉尖數目與形狀也不停地在改變,此外,走廊的寬度、長度和裝飾也一直進行着調整。這些東西的形狀或者偶然的變化,是一種語言,訴說着我們的文化理念,同時記錄着生活的歷史。二十世紀一個令人恍然大悟的事情(就像每一個發現一樣,它從我們的需求當中脫穎而出),就是意識到對日常那些粗陋物體的使用,不僅是出於習慣——就是說我們不能離開它們——而且也因為那些東西是最早期的充滿涵義的「普通」語言,它們物化了我們最難以表述的思想,不僅構成了我們的文化,還決定着我們文化的發展方向。

食物是「每天」都要吃的——必須如此,否則我們將活不了多久。但是食物從來不僅僅只是一些吃的東西。首先它是要去尋找、狩獵或耕種的東西。在人類歷史的絕大多數時間里,我們花費了生命中絕大部分的時間為食物而奔波,為了得到食物,我們開墾土地,辛勤勞作,艱苦戰斗,此外沒有其他的辦法。當我們能保障食物的供應時(將食物當成一種理所當然的東西),我們立刻開始使自己變得文明起來。文明社會需要具體的形態,需要管理與調控,需要限制與約束,還需要表現自我,我們通過對待食物的方式,來反映我們文化的偏好與原則。一個精美的冰凍餐后甜點做成了坍塌的古典廟宇形狀,生動地表現了一個社會自身的觀念和它的理想;夾在兩片圓形面包中間的圓圓的漢堡餡餅,也具有這樣的功能。食物——選擇什麼樣的食物,將它做成什麼樣的菜餚,如何吃掉它,同誰在一起吃,在什麼時候吃,烹飪和用餐需要多長時間——是一種手段,通過它,一個社會創建了自身,並將它的目標與理想付諸實踐。對食物的選擇以及食物的表現方式,體現出每一個社會的傳統和特征,食物塑造着我們,比我們的家具、房屋或者用具更能明確地表達我們的思想。

當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一點時(在當今,這是一個普通的發現),我正在廚房中切着洋蔥,准備做蘇比斯調味汁,這個菜譜是我與我的丈夫在十五年前的某一天,從伊麗莎白•大衛的《法國鄉村烹飪》一書中學來的。切洋蔥並不是一個讓人高興的事情,它惹人煩惱,令人厭倦,至少在切洋蔥時要保持高度的警戒。我的注意力溜了號,但我卻開始思考起洋蔥來,每一次,當需要做一道美味可口的菜餚時,看起來似乎都要用到洋蔥。洋蔥聞起來味道很強烈,我的眼睛經常被它刺痛(為什麼?);有些洋蔥皮很難剝,有些卻非常容易(為什麼?);還有一些洋蔥是紅色的(為什麼?它們產自哪里?)。我模模糊糊地記得好像有人(是誰?)說過,洋蔥是建造埃及金字塔的那些人的主要食物(這是真的嗎?那些洋蔥與我們今天食用的洋蔥是相同的嗎?);我還知道洋蔥在民間藥方中有各種各樣的使用方法(是什麼樣的方法?有效果嗎?)。

第二天,我來到圖書館,想要寫一篇研究阿吉諾塞之戰起因與結局的論文,以此作為阿里斯托芬的散文《蛙》的背景。由於沒有找到靈感,我心不在焉地在加拿大這座最大的圖書館中隨意地瀏覽着書目。我的目光落到了標題為「洋蔥」的書目上,上面有三本書,分別是:T•格瑞納的《新洋蔥文化》(1911年);H•H•拉芙林的《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幾個階段》(1919年);還有H•A•瓊斯與L•K•曼恩合著的《洋蔥與它的同伴》(1963年)。這三本書收藏在校園的別館——科學與醫學圖書館中,顯而易見,洋蔥無論如何不會在「藝術」或者「社會科學」領域里引起人的興趣。(我再次查閱了一下書目,確定這三本書是多倫多大學圖書館所收藏僅有的關於洋蔥的三本書)

一周以后,我穿過校園,去借閱《洋蔥與它的同伴》(自從上次瀏覽過那些書目之后,我又吃了幾次洋蔥,大概是為了重溫記憶中的那些菜餚吧)。這本以一句幽默的雙關語起名的書,寫得非常精彩,並且非常實用;書中關於繁殖、種植、貯存、分類方面的敘述,不僅適用於洋蔥,也適用於大蒜、韭菜、小蔥及「其他蔥屬植物」。在1963年,關於洋蔥為什麼會使眼睛流淚的現象,科學界還沒有統一的解釋。(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這個現象當中復雜的化學原理被揭示出來,並解釋給那些擁有足夠多的化學知識,能夠理解這些解釋的人)《洋蔥與它的同伴》這本書中提供了一些信息,但在「同伴們的氣味」方面,資料卻遠遠少於我想要知道的;至於對洋蔥的喜好與偏見,不論是在我們的文化當中,還是在其他文化當中,一句都沒有提及;關於洋蔥的歷史與社會神話,在這本書的第二章中只占了三頁,其中有兩段提到古代埃及,有兩段提到意大利,還有兩段提到希臘的草藥醫生。

我很快發現,為了解答我對洋蔥所抱有的疑問,為了清除所有隨后會產生的半信半疑,我必須查閱至少十一種不同種類的書籍,閱讀科學雜志和人類學、社會學、民間傳說、宗教歷史的期刊,還有商業與貿易等方面的文章。如果我繼續寫那篇阿吉諾塞之戰的論文,我就不會遇到這些問題,我可以坐在圖書館的一個角落里,花上一兩天的時間,幾乎不用費什麼力氣就將那篇論文寫出來。我有一本寫滿筆記的便箋簿,一大堆參考書目,還有最近兩個世紀以來以法語、意大利語、德語與英語所寫成的參考文章,所有這些資料足可以令一位盡職的學者花上幾年的時間來搜集。我不是看不起對古代戰爭的研究,但我是一個二十世紀的孩子,我當然有權利知道這種麻煩但自古以來就非常有用的蔬菜的歷史,畢竟每周我都要有幾次需要親手切開並且油炸它。

然后,在對所尋求的答案經過多年愉快地挖掘之后,我准備寫這本書了。在我看來,那些五花八門的材料應該如何組織,已經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了。我將描述一頓晚餐,將菜譜上的每一種材料編入到一個章節當中,我所選擇的這一餐是世界上最簡單、最普通的一餐,沒有什麼「美味佳餚」混在里面。

開胃菜:玉米、鹽與黃油
主菜:雞肉與米飯
沙拉:苣萵、橄欖油與檸檬汁
甜點:冰淇淋

也許很快就會有人發現,我省略了面包、奶酪、葡萄酒或啤酒、咖啡或茶、牛奶與糖果;並且我的雞肉與米飯里沒有調味汁,我希望我的客人們能滿足於簡單的黃油、鹽,可能還有從雞肉上滴下來的油汁。如果我把曾經提到過的「額外的」一些東西與酒水飲料都形諸文字,那它們足可以寫成一部比這本書要厚上一倍的書。當然,每種食物都值得為它寫一本書。即使如我所做的將每一種食材濃縮進一個單獨的章節中,若是一場現代婚宴或者聖誕節晚餐的話,也需要寫上很多卷才算完整。

一頓飯就是一次社會藝術創作,編排食物的次序,將它們恰如其分地穿插進一個復雜的充滿戲劇色彩的宴會之中,就如同組織一場戲劇演出,將語言和行動與幕景、場面、獨白、對話、開場、結局等戲劇成分水乳交融在一起。即便是粗茶淡飯,每一頓飯也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就是引起興趣、刺激食欲、令客人們滿意。讓我們簡要地分析一下擺在我們面前的簡單一餐吧。
  
首先,這一餐是正餐,不是快餐,也不是下酒用的小菜;同時,它是家庭料理,為應邀而來的客人們所准備,因此,不像餐館飯店提供的菜餚那樣有多種選擇。它有一個無規律可循的靈活的序幕,一個熱騰騰的中心情節,一份盛在碟子當中的甜點而不是蛋卷冰淇淋(我們在家里吃冰淇淋時,很少將它們弄成蛋卷形狀),這些食物充足豐盛,接近於一頓正餐的標准。德•昆塞在《羅馬膳食當中的詭辯》一書中寫道,正餐「概念的真正要素:一、正餐就是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頓飯,不管什麼時候吃,也就是說,它是為日常活動提供能量的飲食;二、因此,這一頓飯要體現出熱情好客的精神來;三、在這頓飯(參考第一條與第二條)中占主導地位的應該是肉類;四、這頓飯就是這頓飯,它舍棄了其他必要的東西,自然而然地使自己成為這頓飯。」
  
我選擇了一頓能提供給並非親密朋友關系的客人最基本的飯菜,而這些容易滿足的客人們甚至說他們樂於接受一頓「家常便飯」。這頓飯,對那些仍屬於陌生人的朋友們來說是彬彬有禮的一餐,它是預先安排好的,有着某種禮儀的傾向。沒有人會鉤織東西、看電視或者讀報紙;任何形式的身體暴力行為的念頭,都不會出現在在座客人的腦海里;在所有人結束用餐、一致同意起身之前,獨自離開餐桌這種粗魯的舉止,也不會發生。在用餐過程中,每個人都嚴格恪守着被稱為「餐桌禮儀」的那些舉止規則——餐桌禮儀的體系過於復雜,我無法在這里進行細節性的討論。
  
構成我們一餐的那些食物,在許多不同的文化當中也為不同的人們所選擇。然而,這頓飯有着寬泛的英式結構——盡管是一個現代版本,也就是說,是經過簡化的。正如大衛•坡考克在介紹阿諾德•帕爾梅《移動的筵席》一書時所說的那樣,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完整的英式宴會,需要提供開胃菜、湯、魚、主菜、烤肉、野味、甜品、糖果等等。一座有代表性的現代英國旅館一般提供柚子或湯,雞肉或其他肉食,馬鈴薯或米飯,蔬菜(通常兩種),還有燉煮過的水果或冰淇淋或布丁或甜瓜。我們的菜單顯然是遵循着英國旅館一餐的模式,即使后者是為隆重的禮儀性的場面而准備的。最近,我在加拿大應邀參加的一次會議午宴提供了如下菜譜:高腳杯中的水果球(大多數是甜瓜),一盤由雞肉、米飯、椰菜與小胡蘿卜組成並澆上薄薄一層肉汁的開胃菜,和烤阿拉斯加魚。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330